广西南宁市隆安县60年前撤销的小乡,学校停办有街道但不赶集

巧云聊旅游 2024-10-03 18:40:33

游玩镇江老街后路过那元村,印象中的那元村就是个普通的行政村,没有什么可以描述。当看到完整的街道,还有停办的学校以及完善的公共设施而不得不另眼相看。拥有街道,那元村之前极有可能是个乡,查找资料果真是,解放初期至60年代,那元村曾有10多年的时间是乡级建制,至于为何被撤销,想来跟其人口基数和经济总量有关,本文就写一写曾经的那元乡。

那元村,右江边普通的小村,那壮语是田的意思,元则是圆的同音,本村不远处又一片圆形的水田,汉语称为圆田,壮语使用倒字句则是田圆,用壮语说就是那圆。那圆是原地名,统计地方名字时当官的觉得圆字写得太麻烦就用同音简体元来替代。话说当时的差人也真够懒的,用圆字起地名岂不是更有想象力和抽象,改用元字就脱离本意,让人误认为田里有钱,干脆就叫那钱岂不是更富有?

那元村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甘姓人家先落业,所以本村甘姓人家在那元村2200多人口中占有大多数。当然也有其它姓氏,占比非常的少,我接触的那元村除了甘姓还有黄姓,其它姓氏就也有但在那元村绝对是稀有姓氏。那元村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早,所以拥有相对较深厚的历史底蕴,不过遗留下的痕迹非常的少,有的也仅是本村修建于明末清初,民国时期被毁后重修,文革时期再次被毁的老庙。

那元村的码头,据说甘姓落业先祖们就是在右江边上岸,后在森林茂盛、野兽出没、荒无人烟的地方开疆扩土,并用双手开发出一片圆形的水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将几十人的小村发展成上百户,几百人口的大村。民国时期那元村就开始成圩,解放初期还设那元乡。解放初期那元虽然是乡,但不赶集,因为距离那桐圩太近,人们都去那桐圩赶集。设乡不成圩感觉当时的那元乡既尴尬又很无奈。

1958年那元乡撤销改为大队,隶属那桐公社后隶属东风公社,1962年又复置那元乡后改为公社。1969年那元公社撤销降为大队,不过此时就没有那元什么事而是整体并入浪湾大队。当年那元跟浪湾混是因为那元村人口基数少,跟那桐比较近,想跟那桐村混那桐村不愿意接收,最后只能并入右江对岸的浪湾村。

跟浪湾村混那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那元村先祖是浪湾村甘姓人家的分支,当时的那元大队跟浪湾大队混本质上就是认祖归宗的事。并入浪湾大队原本是完美的事情,但时间长后矛盾就开始显现。那元的村民到对浪湾大队去办事要渡江非常的不方便,特别是那元这边生产队的领导到对岸开个会都非常的麻烦,要是开会太晚渡船都没有。好在那元这边的青年给力,不出10年人口就膨胀到1500多的人口正好达到设大队的标准,1980年又恢复那元大队。

那元,让人想到的就是种植冬瓜非常多,是本镇出产冬瓜最大的大队,并被誉为“冬瓜之乡”。那元大队种植冬瓜除了供应本大队以外剩余的还可以提供给别的大队,那元大队也因常年为其它大队供应冬瓜而得到上级的表扬。以当时的情况,想来那元大队被评为模范大队,标兵大队的奖项不在少数,没准现在村委里还保留有大红旗,大队长胸前带的红花还存放在村委的保险柜里。

那元村尽管拥有2200多的户籍人口,但近些年婴儿出生率减少,适龄儿童锐减,当地的小学校生源不足而被停办。不知那元小学哪一年停办,不过我们村相对较好些,起名是今年才停办。婴儿出生率锐减,不知是现在的年轻人能力不足,还是年轻人不愿意生,看着农村学校大多数都闲置着感觉挺可惜的。那元村的适龄儿童只能到那桐中心校就读,好就好在距离那桐近,接送孩子方便,我们村接送孩子每一周就得丧失一个人一个工日,确实挺麻烦的。

几乎每个村都有戏台,路过时还看到戏台上彩排,不知那元村又有什么活动。现在农村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多,唯一的遗憾就是观众群体相对较单一,单一到观众只是老年人。年轻人不是不喜欢看文艺活动,而是根本就没时间看。那元村有2200多的户籍人口,想来常住人口也就一半多一点,为了生活,富裕的那元村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拼,足见当今的生存环境多么的糟糕。

以前修房子时问人家哪里的烧砖,人家说是那元砖厂的烧砖。这里就得更正一下,其实这家砖厂是那桐村古橄屯的村民集资兴办的,只是位与那桐村与那元村的交界处,砖厂更靠近那元一边,让人误认为是那元砖厂。砖厂的经历也挺曲折的,建成后资金不足停产,后有人接手,没过几年就破产,现在基本上闲置。古橄砖厂,或许就是乡镇企业的参照。本文是茶后文,看过就好,专家笔下留情,谢谢。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0

巧云聊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