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曾说自己的丈夫钱钟书读书,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两遍,还会读三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书虽多,也不易遗忘。
读书,边读边做笔记,无疑是一种好的读书方式。钱钟书先生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常去学校图书馆看书。图书馆有一个规定: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深谙读书之道的钱钟书先生,就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
钱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于是,有书的时候就赶紧读,读完总做许多的笔记。在“五七”干校的日子,钱先生最难以接受的是没有书。一次,路过一处菜园,杨绛先生指着不远处的一个窝棚,对钱钟书说;假如咱们有这样一个窝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钟书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杨绛先生认同,什么物质享受,全部舍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
钱钟书病逝以后,杨绛先生负责整理他的手稿,无论是小小的笔记本,还是一张16开的纸张上,有用毛笔、有用铅笔做的笔记,也有用打字机打出的文字,密密麻麻,而文字有中文,有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拉丁文,一处写不下,就用一个线条拉至另外一处,或圈或点,有的地方还来一幅简笔画,让笔记变得生动有趣。
老话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记住的东西也会遗忘,弥补遗忘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需要的东西记下来。况且,边读边记,还会让学习更有趣,不至于那么枯燥、乏味。
备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