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敬父母是我们流传至今的优良传统,也是考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倾注了所有的心血,满心期盼着孩子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让他们在晚年的时候能感受到儿女承欢膝下的幸福氛围。
而现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名为“新型不孝”的现象,有着隐藏在生活之中的难以辨别的特性,让很多年迈的父母难以察觉,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比啃老还要严重。
这种现象到底有哪些特征呢?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新型不孝”现象2017年5月1日,《信息时报》刊登了则文章提到了一宗案件,该案曾引发互联网热烈的讨论。
一位年近七旬的陈老汉千里迢迢到了广州,以“没有常回家看看”为由起诉了自己的三个子女。
信息时报
文中提到,陈老汉虽然早年和妻子离异,但也尽到了抚养孩子的责任,这些年来他常常到广州看望儿女,却被孩子们拒之门外让他露宿街头。
陈老汉的儿女称父亲并不缺钱,他每个月有退休金,还有不少的积蓄,之前也因为赡养的问题起诉多次。
且不说陈老汉和他三个子女之间的积怨和矛盾,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就陈老汉提出的每年让孩子们回老家看望他一次,这个要求不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从道德层面,都是必须要支持的。
但是引起网友热议的是陈老汉孩子们的一段话,他们说:“父亲有钱有房,晚年生活并不差,兄妹三人收入都不高,几乎没什么积蓄,生活压力特别大,父亲几次三番的诉讼让三人感到十分无奈。”
不少网友觉得陈老汉不心疼孩子,在这样大都市生活孩子们压力可想而知,这样“逼”孩子们似乎有些小题大作,他们之间丝毫没有亲情可言。
而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每年至少回一次家陪父母过个年是应该的,毕竟一年到头在外奔波,家中老人也会思念孩子们,只要回去看看都会让他们高兴好久。
这里就能看到两种不同观念的碰撞,而“新型不孝”的关键就在其中——不懂感恩。
如今有很多年轻人在成年后,随着生活压力的变大,对待父母只一味的要求他们付出并体谅自己,而他们却对父母的生活和情感冷眼旁观。
而这些倾尽所有心血培养出的孩子,虽然成了迈入老年的父母的骄傲,但在尽孝的时候却是有“前提”的。
2023年8月,《澎湃新闻》报道称湖南一位千万富翁罗某在和儿子争执之后,被送到了精神病院,最终在精神病院的厕所自缢身亡。
澎湃新闻
这位早年白手起家挣下千万家财的人,到了晚年希望儿子女儿能陪伴在自己身边,而他的儿女却似乎“拿捏”住了他,不断向他索要钱财。
为了能让儿女尽心照顾自己,他将自己名下的资产过户给了孩子们,谁知拿到钱的他们不但没有承欢膝下,反而对他不闻不问了起来。
心中愤怒的罗某找到儿子理论,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怒火攻心的他打砸了儿子家,而正是他这一砸,让儿子以“父亲有精神病”为由送到了精神病院。
最终万念俱灰的罗某选择结束的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自己和儿女之间的恩怨纠葛,一个原本幸福温馨的三世同堂家庭就此破裂。
正是这个案件让“养儿防老”成了笑话,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现在的儿女并非不孝,而是他们的孝心都是有前提的,这便是不懂感恩的表现。
现在居然出现孝道如同一场“买卖”,通过看彼此的价值来估算自己的付出,这样荒唐的现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二、关键矛盾点其实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他们心中都有无法解开的疑惑和难题,但深究其原因却很简单——生活经验和环境的差异。
如今的年轻人的生活环境节奏太快了,尤其是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们,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等问题本就让他们焦头烂额,父母的期盼如同大山一般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你一个月赚小一万块钱,除了房子和吃饭,怎么都能省下不少钱吧!现在存不下钱就是你花钱太大手大脚了!”
不少网友都吐槽类似的话,认为父母根本不体谅自己,甚至还用上了小时候父母的话术“怼回去”:“你看看人家的父母,要么就是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让孩子不为了钱奔波,要么就是心疼孩子,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情绪价值,你们却哪边都做不到!”
其实这并怪不得老一辈家长们,毕竟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了,在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他们看来,两三千一个月就能生活的很好了。
这种经验和观念上的代沟,让彼此之间的误解和矛盾越来越多,很多孩子甚至产生了“远离家长”的念头,丝毫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不愿意给孩子添麻烦,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打拼的儿女,这些父母看在眼中疼在心里,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根本不和孩子提。
在外也对身边人说自己孩子的好话,觉得孩子在外面出息了,自己只要好好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让孩子操心就是对孩子好。
而每当孩子张口说出自己的难处时,不论嘴上说什么,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帮孩子解决,比如房子首付、育儿、甚至还有生活费等等,就是为了让孩子少受些苦,生活的更轻松一些。
然而就是因为这些家长太过于在意这些,所以孩子们也都习以为常觉得父母并不需要陪伴,甚至有些人在外地生活的年轻人,在过年过节时以“工作太忙”为由,不愿回家看望父母,只想自己悠闲享受假期。
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因为自己身边的社交越来越少,所以晚年生活特别容易感到孤独,只想身边有个人能陪他们多说说话,让他们能感知生活的新鲜感。
但更多的情况是他们的精神需求却不被关心也不被关注,而这才是让老人感到伤心和难过之处。
他们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一个视频电话就能看到彼此,但孩子却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呢?
而为人子女的人们也想不明白,明明自己父母晚年生活有钱有闲,为什么就不能理解自己在外打拼的辛苦呢?他们就不能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少对子女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呢?
对于这样的难题,老年家长们到底要如何解决呢?对于以后可能也要面临此情况的中年家长,要如何未雨绸缪呢?
三、如何解决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最关键的就是活好当下,将生活和关注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与其一味的相信“养儿防老”,不如为自己规划好晚年生活,这样才有对抗孤独的底气。
身体健康是放在第一位的要务,一定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每日都要做适当的运动,定期做身体检查。
这样做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毕竟身体健康是生活幸福的重要前提。
另一个就是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年轻时候因为工作、育儿等因素影响,不少人都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如今已经步入暮年,可以重拾或者培养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以丰富生活,让人精神满满倍感活力。
比如和老伴儿一起旅游、跳广场舞、养花种草等等事情,都能让人忙碌起来,只要忙起来就会觉得日子过得越发充实,孤独感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还有就是一定要学会放宽心态,既不要对过去的往事耿耿于怀,也不要为未知的未来感到焦虑,只要过好当下的生活,乐观宽容的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让烦恼和焦虑入侵自己的生活,这样就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虽然儿女是父母一生的牵挂,但父母也要关注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热闹,这样不但不会成为儿女的“累赘”,反而是在为儿女做榜样。
还是那句话,一家人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把日子过得和美幸福才是彼此都想看到的结果,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新型不孝”在社会中的蔓延!
结语父母儿女之间是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不要让世界上最关心疼爱你的人寒心,让自己的父母体面幸福的老去,这不仅仅是尽孝道,更是让自己余生不留遗憾。
而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一定要警惕“新型不孝”的现象,不要让这种败坏社会道德的现象肆虐横行,这不但是对自己父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广州:一老人诉3名子女“没常回家看看” 法院判每人每年看望一次》2017-05-01信息时报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5_01_406129.shtml
《“新型不孝”火了: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读者2023-11-1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2617756892817785&wfr=spider&for=pc
《千万富翁在精神病院自缢身亡,死者妹妹发声》海峡都市报2023-08-2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26255527832602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