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痛恨高考,为了考大学,我们把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浪费在日复一日的练习做题技巧上,简直不可理喻。问题是,学会的答题技巧,也没什么用,唯一的用处就是提高考试成绩。
多么荒谬!
但为什么这么荒谬的事,还一直存在呢?它的合理性在哪里?
其实,教育专家早就知道应试教育的弊端,但他们更关心的是:公平性。
高考要面对上千万的学生,有数万阅卷老师。如果答案是主观的,那么有的老师认真负责,该扣分就扣分;有的老师心情不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能会多给两分;还有的老师若有私心,说不定会动营私舞弊的念头。
要想公平,就必须有客观的标准,明确的答案,尽量少给阅卷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
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注定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必须刻板。
我们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一直都雷声大雨点小,就是因为素质教育有公平性的问题。
比如高考题目设置灵活,你怎么能保证阅卷老师也一样有创造性呢?如果阅卷老师是个照本宣科的笨蛋呢?再比如课外特长加分,但穷人上不起奥数辅导班,家里没地方学钢琴,请不起美术老师,这不是一种不公平吗?更重要的是,课外特长证书造假容易,会不会让人钻空子呢?
以前有句话叫“穷文富武”,学武的门槛很高,首先营养得跟得上,要买一堆刀枪棍棒,还要找武术老师手把手教,学兵法的话,还得去部队历练。就像冬奥会的冰雪运动,穷人的孩子都玩不起。
相比而言,读书的门槛就低多了。考试书籍就是四书五经,如果请不起老师,靠自己死记硬背也行。家里没灯,凿壁偷光也能看。
科举和高考一样,主要拼的是能不能下苦功夫,跟你家有几套房的关系不大。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关键的是,有个独木桥在那。若像汉朝那样举孝廉,就连独木桥都没有了。
一个穷人的孩子,不需要多聪明,只要刻苦刷题,是可以靠高考改变命运的。但如果拼素质教育,比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穷人的孩子一点机会都没有。因为素质教育,最终拼的是钱,是课外艺术班,是眼界和见识,是上一辈的资源。
总之,应试教育的难点在于公平性和灵活性的两难。当灵活性越多时,公平性就会越少。
不管怎样,高考都是目前最公平的一个考试。但从教育来说,有个不公平的因素很难消除,那就是贫富差距造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这是比考试要复杂得多的问题。
比如,我努力工作,起早贪黑,熬夜加班,奋斗半生,就是为了孩子能赢在起跑线,就是想让孩子能“拼爹”,这不是很正常的吗?我给孩子多买几本书,请个好的家教,甚至亲自去言传身教,让孩子变得更优秀,难道不对吗?
但从社会来说,这就会造成寒门难出贵子,精英的孩子更容易考上好大学,底层想往上跨越变得更难。
怎么办呢?
一个办法是,国家花力气投入,建设完善、平等的公立教育体系。别让孩子下午三点就放学,要尽可能多待在学校。富人和穷人的孩子都在学校享受一样的教育,而一旦回到家,他们享受的教育资源就跟家庭的财富、父母的文化水平密切相关了。
这些年的一大问题是,学校打着减负的口号,越来越不愿或者说不敢承担学生课余时间的责任。这个话题我最近在星球中都详细聊过,咱们群友可以去看看。
当然,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照顾穷人,如果你是中产,可能再想跨越阶层,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般来说,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型的,越往上,人越少;各国的理想是,把社会结构变成橄榄型,让中产占比最大。
下面是16年某省高考题的配图:
不管是哪种社会结构,只要你从低产跨越到中产,还想往上走,都是最难的,因为上面人很少,哪怕给你机会,跨越的概率也很低。
比如,上面的精英都是企业家,但一个公司只有那么几个高管,大多数人都是白领。这就注定了,高收入人群的数量就是少的。
能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的人,几乎都属于中产。他们在抱怨阶层固化,可见也是很正常的。不管哪个国家,中产要想再往上,都是很难的。
国家关心的是,如何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让他能在城市生活,把他变成中产。这才是阶层跨越。
今天就聊到这里,晚安~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