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最近酱油圈又出大事了!一款标着“千禾0”的御藏本酿380天酱油被检出含有微量镉元素,直接冲上热搜。不少网友炸锅:“说好的零添加呢?”“这‘0’到底啥意思?是商标还是承诺?”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个“千禾0”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1. 检测结果曝光,“零添加”酱油翻车了?
这事儿得从一份检测报告说起。3月初,《消费者报道》把市面上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送去做了检测,重点测了总砷和镉这两种可能有害的元素。结果让人大跌眼镜:12款检出镉,7款检出砷。其中,千禾的御藏本酿380天酱油测出镉含量0.011mg/kg,虽然远低于国家标准(0.1mg/kg),但问题来了——它瓶身上明明标着“千禾0”,这“0”到底指啥?
网友直接分成了两派。有人吐槽:“零添加酱油还能有镉?这不是打脸吗!”也有人发现,这款酱油的包装上压根没写“零添加”,只有个醒目的“千禾0”商标。合着这“0”可能只是个商标,和添加剂没关系?
2. 品牌回应含糊,“千禾0”是商标还是套路?
面对质疑,千禾味业的客服回应有点耐人寻味。他们承认,“千禾0”确实是注册商标,用于中高端产品线,“主要是为了知识产权保护”。但被问到“0”是否代表零添加时,客服却打起了太极:“是不是零添加,看配料表就行啦!我们连酵母抽提物都不加。”
可问题在于,同系列的另一款酱油包装上同时标着“千禾0”和“零添加”,而御藏本酿这款却只写了“千禾0”。这操作,难怪消费者犯迷糊。有网友调侃:“这‘0’到底是零添加、零套路,还是零解释?”
3. 律师观点:商标不违法,但容易误导消费者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亮分析,注册“千禾0”商标本身没问题,但如果品牌在宣传中暗示“0=零添加”,就可能涉嫌误导消费者。“比如两款产品包装相似,一款写‘零添加’,另一款只标‘千禾0’,普通人很难分清区别。”他认为,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介入调查,要求企业明确标注,避免玩文字游戏。
4. 行业潜规则:打“擦边球”成风,消费者如何避坑?
其实,酱油行业的“0”营销早就不是新鲜事。比如某品牌标注“0防腐剂”,但可能加了其他添加剂;还有的用“零添加”吸引眼球,实际成分表却藏着小秘密。中国食品科学学会专家王伟曾指出:“‘零添加’不等于更健康,关键要看生产工艺和原料品质。”
对此,不少网友呼吁:“商家能不能少点套路,多点真诚?”“消费者买个酱油还得当侦探,心累!”
5. 结语:食品安全无小事,别让“文字游戏”寒了人心
回到千禾这件事,品牌的商标权当然要保护,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不能忽视。如果“千禾0”和零添加无关,为何不直接标注清楚?企业与其在包装上搞“视觉营销”,不如把产品信息写得明明白白。毕竟,食品安全不是儿戏,信任一旦崩塌,再大的品牌也难挽回口碑。
今天是2025年3月20日,距离事件曝光已过去一天,千禾尚未给出进一步回应。咱们也期待监管部门尽快给出说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我是你最爱的小编,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转发~
(声明:本文素材取材于网络,若有不实之处,请及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