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关税叠加至245%,数字游戏已失去意义,特朗普为何要这么干?

林骁明 2025-04-19 00:13:14

乱套了,兄弟们!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加到 245%,245% 是什么概念?大家自己琢磨一下 ——100 块钱的东西出厂运到美国,光是关税就要交 245 元,这还不算海运成本、经销商利润、中间环节流通费用,以及在美国销售的各类成本。照这样下去,美国的通胀会涨到什么地步,我都不敢想象!

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动真格的吗?他这么做目的何在?中国又会以什么态度回应?自关税战开打,中国态度十分明确:奉陪到底!你加多少,我们就应对多少,绝不会像越南那样迅速妥协。越南选择妥协后,并没有得到好处,而且特朗普已经放话,目前 90 天的缓冲期只是推迟,最终关税还是会加上去。事实证明,向美国妥协换不来和平,和平是靠实力打出来的,而非妥协得来。

让人费解的是,特朗普肯定清楚中国的态度和底线,可他还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不断加关税,这有什么意义?除了让国际社会看笑话,似乎没有其他好处。那他为何还要这么做?关键在于,特朗普发起的这场关税战,重点并非针对中国,而是着眼于国内。一方面,他早知道中国不会轻易妥协;另一方面,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所以我们看到,他折腾一番后又对部分电子产品、芯片等给予关税豁免 —— 因为美国人真的无法脱离中国产品而正常生活。

不过,我们得把产品分类来看。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生活类产品,比如服装、鞋子、保温杯等,加征 245% 的关税影响大吗?其实有限。我有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说,这类产品的关税对他们基本没影响。一方面,他们报关时通常会压低价格;另一方面,这类产品在美国的利润空间极大。最近 TikTok 上,不少中国工厂老板直接和美国网友对账,公开产品出厂价,美国网友看到后都震惊了 —— 原来他们花几百美元买的东西,在中国出厂价可能只有几美元、十几美元。就拿保温杯来说,中国出厂价 2 美元,卖到美国能标价 50 美元,即便关税翻倍,增加的成本也不过几美元,而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依然能覆盖所有成本并获取高额利润。

美国海关难道不清楚这些情况吗?他们当然知道。但这类产品太过零散,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严查,收到的税款有限,反而得不偿失。所以,美国海关对此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么,特朗普重点打击的对象是谁?是那些在美国具有强大影响力、却在海外建厂的高端制造业品牌,比如苹果、通用等,他试图逼迫这些企业将工厂和供应链迁回美国。以苹果为例,作为行业巨头,其在供应链中占据强势地位。一旦苹果要求供应链企业回流美国,上下游众多企业都得被迫配合;而且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即便苹果产品涨价 1000 美元、2000 美元,仍有大批粉丝愿意买单。特朗普正是看中这一点,想通过高关税迫使苹果等企业将中国工厂迁回美国,这样既能增加美国税收,又能解决就业问题,进而缓解美国社会当前的诸多矛盾:政府债台高筑、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高、产业空心化等。

他大幅提高关税,实则是向这些企业表明绝不妥协的态度 —— 不是中国妥协,而是这些企业妥协,重回美国重塑供应链。近期,他不断抛出橄榄枝,承诺给回迁企业各种政策支持,宣称能快速重建供应链。但不管真假,关税已经实实在在加征了。我们必须明确,关税只是博弈和谈判的手段,绝非最终目的。

0 阅读:4
林骁明

林骁明

分享商界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