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在肺用白芥子,痰在脾用苍术,痰在肾用泽泻!

饮食养护说 2025-03-29 04:18:35

痰在肺用白芥子,痰在脾可以用苍术,痰在肾可以用泽泻。

中医名家原大夫。

如果嗓子里的痰只是有形之痰,对于中医来讲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而更加难缠的其实是五脏里的无形之痰。怎么样来应对?中医是有妙招的。

·首先痰如果在肺可以用白芥子。如果是无形之痰堆积在了肺经,就容易出现胸闷、痰多、呼吸不畅、咳嗽、气短之类的问题。如果无形之痰堆积太久了,还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出现抵抗力差、频繁感冒的这些后果。

·而对于肺部之痰,《本草经》当中多以白芥子主之。因为白芥子专入肺经,具有豁痰温肺之效,相对于化痰来说豁痰更猛一些。

·痰在脾可以选择使用苍术。痰在脾胃,这个时候最先出现的问题就是消化方面的问题,比如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甚至反酸、呕吐等等。这个时候痰湿堆积,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受到阻碍。而对于这样的情况往往会考虑以苍术来入手。因为苍术不仅入脾经,同时药效温燥,助力脾胃运化之功,能够达到燥痰健脾的效果。

·痰在肾选择用泽泻。等到痰湿已经入了肾经,就容易引发腰膝酸软、下肢沉重无力甚至水肿的问题,小便也会明显的增多,整个人精神状态都是萎靡不振的。因为肾主水,本身就是水湿的调节之脏。如果有痰湿堆积,必定是肾脏利水之力不足了。而以泽泻主之,能够借助泽泻利水渗湿的功能,帮助肾脏代谢水液,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体外。

2 阅读:59
饮食养护说

饮食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