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醒悟:慢就是快,少即是多,舍才能得!

玄门论道 2024-12-13 16:26:47

决定我们人生的,不是别人的评价,而是自己的认知。

很多事情,都是反直觉的:慢就是快,少即是多,舍才能得。

放下对速度的盲目追求,舍弃生命中不必要的部分,懂得给予和付出,才能真正看清世界,赢得人生。

一、慢就是快

老子说: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所谓,欲速则不达,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沉淀,想要把事情做好,就不能一味追求速度。

有时候,慢慢来才是最快的。

清代周容在他的《春涵堂集》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周容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洲城去,吩咐书童捆了一大摞书籍跟随。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他们离蛟洲城还有两里多路。

他就问摆渡人:城门关闭前,还来得及吗?

摆渡人打量了一下书童,回答道:慢慢走,可以进去;急忙赶路,城门就关了。

周容听了,认为对方在戏耍他们,便与书童快步前行。

走到半路,书童摔了一跤,绳子断了,书籍也散落一地。等他们重新把书整理好,到达蛟洲城时,城门已经关闭了。

周容自我反省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天下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最终一事无成、穷途末路者,不就是这样吗?

俗话说: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

很多事情,着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人生是长跑,而不是一场限时冲刺,不必心急火燎,事事争先。

慢慢地努力、慢慢地改变、慢慢地成长,你会发现,人生前期的“慢”,终会变成人生后期的“快”。

二、少即是多

《道德经》有言:少则得,多则惑。

意思是说,少取才能得到,贪多只会让人迷惑。

想让人生过得更好,不是画蛇添足,而是删繁就简;不是拥有的越来越多,而是留下来的,都恰如其分。

少即是多, 人生,就是一场化繁为简的智慧之旅。

功夫巨星李小龙说:我不害怕会一千种腿法的人,我害怕把一种腿法练了一千遍的人。

一束光通过平面玻璃,还是一束光;一束光通过聚光镜,聚焦在一个点上,则能点燃枯枝败叶,成为燎原之火。

与其读一百本书,却都流于浅薄,不如专注于一个方面,悟深悟透。

与其挖十口井,都半途而废,不如挖一口井,直达甘泉。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保持聚焦,全心全意地深入研究。

宽视野、窄切口、深钻研,长期保持自己的优势,你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只有自己真正精通的技能,才是有实际价值的,少就是多,多就是少。

放弃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才能事半功倍,有所收获。

三、舍才能得

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那就是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舍得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清醒。

人生路上,只有学会给予,才能拥有更多;只有懂得付出,才能更好的得到。

你对这个世界不贪婪,世界自然不会对你太吝啬。

汉代刘邦,自己不懂后勤粮草,不精通谋略,也不擅长带兵打仗,但却能笼络萧何、陈平、张良、韩信等人,最终打败项羽。

但是这些文臣武将,为什么愿意投奔平民出身、各方面都并不突出的刘邦呢?

韩信和陈平都曾经跟随项羽,后来投奔刘邦,他们的说法很能说明问题。

韩信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

意思是,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破了,也舍不得给人家。

陈平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

陈平则说的更直白:项王表面上恭敬爱人,但是把爵位封地看得很重,不愿意封赏有功之臣;大王(刘邦)正好相反,待人不是很有礼貌,但是封赏有功之臣却很大方。

简单的说,就是刘邦舍得,项羽舍不得,最终陈平、韩信都投奔了刘邦,天下也为刘邦所得。

而力能扛鼎,勇冠三军,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最后只能自刎乌江。

《增广贤文》中说:人无所舍,必无所成。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

不肯吃亏,不懂让利,不愿分享的人,道路必然越走越窄,甚至最后走投无路,什么都舍不得的人,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双手握得太紧,手中什么也没有,只有松开双手,才能握住整个世界。

0 阅读:6
玄门论道

玄门论道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