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土壤结构非常复杂,由于是地势迥异、气候各异的地方,所以不同区域的虫害问题也相差很大。
我国北方十分干旱,只有一些耐旱的作物才能顺应这个环境生存,而南方湿润肥沃,所以这里主要盛产水稻和一些高湿高温才能生长好的作物。
种植花生就是这个湿润肥沃的南方,花生喜欢生长在温暖适度的环境中,虫害是种植花生时遇到的最大问题。
种植花生时,主要有两种虫害,这些虫害大多会在地下滋生,于是被称为地下害虫,他们对花生日常生长影响很大,想要有效防治它们就要了解它们。
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其实种类繁多,他们生活在土壤中,能够有效防止鸟类以及其他大型捕食者捕食,但这也使得人类难以用人工手段防治,从而影响地下害虫的防治。
在我国种植花生时,主要要防止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三种幼虫对花生造成伤害。
蛴螬其实是一种甲虫的颠季幼虫,在蛴螬孵化后,它们就会钻入土壤,将作物的根茎部分作为食物。
蛴螬孵化后就会尽量减小活动范围,以免暴露在外部危险下,但也正是这样,它们会尽量靠近作物进行觅食,这样容易造成作物缺苗断垄的问题。
而蛴螬一般是在春季时孵化的,所以在夏秋季节时蛴螬就会大量出现。
金针虫稍微不同,它是金针虫一种甲虫的幼虫,它们会以作物的种子为食,在种子周围咀嚼破坏,严重时甚至连作物都不会长出。
如果花生种植后出苗率不高,那么仔细检查下就会发现大部分种子和蛴螬都有关系,由于蛴螬喜欢生活在潮湿土壤中,所以其发现基本都是在潮湿土壤中。
其实,蛴螬并不只爱吃花生种子,玉米、黄豆等种子它们也会去吃,但由于其习惯于夜间活动,所以白天时人们能看到的蛴螬并不少。
地老虎是地下最凶险的幼虫,由于其生活周期长,当成虫后,会大量产卵,这个时候就会孵化出许多地老虎。
这些地老虎一般都是夜间活动的,所以人们很少可以能看到它们,但一旦出现,不仅有数量庞大的问题,还有嗜血的问题。

地老虎是杂食性的,可以吃任何植物,所以一旦生长密集,会导致大量花生种子消失,甚至影响出苗。
而且其生活周期长,生态适应能力强,习惯于夜间活动,致使人类很难发现它们。
地下害虫危害原因。地下害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导致危害增大。
第一,连年种植花生。
因为花生对土壤要求苛刻,一般粘性较大的土壤不适合种植花生,这样一来,选址的时候,许多地方往往选择离河流等水资源比较近的地方进行選址。
这样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进入水系统,就会污染水源。
所以为了保护水源,在选址的时候都尽量将耕地离水源一定距离,以便合理施肥。
但潮湿的土壤是蛴螬孵化和滋生的重要特色。
蛴螬往往会随着植物生长所需而忙碌,也就是说,什么地方植物多,它们就会滋生在哪里。
当地种植环境条件一好,无论什么植物,都有可能成为其食物。

而花生田地离水边较近,可以保证充足的水分,这些条件无疑给蛴螬创造了极佳的生活环境。
第二,由于大部分有机肥料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腐熟,所以农户采购肥料时往往都比较提前,这样在施这一季肥之后,还有可能留一点到下次施肥的时候继续用,这样一来无意间就给虫卵提供了很好的“温床”。
农民除草也比较勤快,这样被滑落在地上的瓜果等植物也会被及时清理吹去,这样就没有为它们留下适合莳芽的环境。
危害后果。地下害虫对种子和幼苗的咬食上位危害最大。
蛴螬对种子的侵害会使出苗不齐或者出现缺苗断垄的问题,而地老虎卵孵化出现后,对植物产生荫蔽的时候很快造成植物长势衰弱甚至死亡,对这个问题务必要重视起来及时治理。
地老虎具有极强的藏匿性,一旦出现就很难解决掉,而且因其数量过多,很难有效清理干净出现出足够多损伤,会导致后期采收的时候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发生大量烂秧烂虾问题,对农户经济收益影响巨大。

但同时地下害虫对幼苗根茎的危害也非常严重,会导致出苗率降低或者长势衰弱,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由于工具问题难以调查障碍,所以目前无法明确了解地下害虫对植物造成了多少影响,但这并不妨碍地下害虫带来的总影响非常重大。

农户曾经使用高毒性的农药来治理地下害虫,由于其具有高效低漂移性已被禁用,致使农户无法治疗地下害虫问题。
实际上,高毒性农药也不是必杀品,由于地下害虫隐蔽性极强,就算施入高毒性也很难达到治疗目的,并且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自然选择机制将使其变得耐药性极强。
蓟农户只能寻找替代性产品进行替代治疗,但是目前替代产品使用效果不显著,并且随着使用次数增多,其耐药性逐渐加强,很快变得没用,为此农户非常困扰。
目前有效且省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点:深翻土壤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深翻土壤每年春季开始,并且每年深翻一次,每次将土壤翻动30-40cm,可以将做虫卵翻到表面,使其被紫外线照射到或者被鸟类等捕食者捕食到,从而消失,这样可以减少数量十分可观,同时还可以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有利于作物吸收养分。
药剂防治可以分为拌种和喷雾多种形式,拌种其实就是将一定剂量的药剂均匀涂抹在种子上,促进降解时和作物养分一起吸收。
喷雾就是将药剂溶于水中喷到土壤表面,以便让其渗透到土壤中并起效。
使用药剂时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高浓度高剂量使用造成药物污染或浪费药剂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