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丰收季节,我们种下的萝卜也该差不多能够收获了。
但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萝卜有一个较为高产的收成呢?
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技巧,才能让自己丰收,一般说来我们只要做到六个步骤。
这六个步骤又是什么,下面就来详细告诉你们。
土壤选择。我们种植萝卜,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其土壤中应当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且无同种病虫害的出现。
并且前茬作物不能是萝卜。
推荐大家前茬作物为瓜类、茄果类或者是水稻,这都是比较合适的。
并且土壤要相对比较松软,使萝卜主根能够在土壤中生长发育,而不是止步于土层较浅的地方。
这样就容易导致萝卜出现变形,导致不能很好的满足我们食用需求,从而降低了萝卜的价值。
所以我们要将土壤翻耕一遍,翻耕的深度一般是在25-30厘米左右。
整地。整地主要分为耕整和落整两种方式。
耕整主要是将表层15—20厘米深进行翻耕,并且等离去农家肥分解之后再进行播种,并且要隔段时间翻耕一次。
而落整是在播种之前,将表层12.5cm—20cm深的土地进行翻耕,让有机物混合在土壤中,这样可以避免土壤板结。
一般说来我们使用大棚育苗的话,在控温2天左右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落整作业了,同时对于菌肥使用量也会有所减少,这样降低了落整作业中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播种后萌芽率,避免了因冷害造成的损失,提高作物产量。

种子粒径大小,以及种子的发芽率等,都会对我们的产量产生影响,如果你的种子非常小,并且量较多,还不利于出苗,这都会影响到产量。
种子的发芽率一般是在95%—98%之间,而如果发芽率在80%-90%之间,就说明你的种子质量一般,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建议大家购买去年的种子。
同时要定期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这样能很好地杀灭细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通常来说我们浸泡6个小时之后,再在60°高温水中放入1分钟,再用凉开水过冲,按压水分,将其放到布袋或者塑料袋中,使其保持潮湿状态,这样就能保证良好的发芽率。

行距和株距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行距不仅要考虑施肥方式,还需配合耕作方式来确定,传统的大棚育苗其行距一般是在24—30厘米之间,而机械化育苗控制在30—50厘米之间。
株距一般来说在6—7cm,不能过于密植,因为密植会导致幼苗徒长,从而影响产量,一般6万—7万株一亩地比较合理。

施肥是确保植物生长的重要环节,我们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两种情况,其中基肥是指在播种之前就开始施用的肥料,一般在播种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施用。
而追肥则是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分多次进行少量施用。
基肥主要是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这些都是萝卜非常需要的营养,主要有氮、磷、钾,其中氮主要是促进萝卜旺长期生长发育。
磷则是促进根系生长,是萝卜生长后期非常需要的营养。
钾主要是促进萝卜结根,让萝卜的根部发达,提高萝卜的品质以及耐贮存性。
所以氮、磷、钾对于萝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往往需要在定植时施入腐熟好的固态粪肥,比如说羊粪、鸡粪、牛粪等,这些都没有问题。
每亩地建议施用3000-4000公斤,并且额外增加有机高效矿质肥100公斤左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养分充足。

浇水的时期不同,浇水原则也会有所不同,在播种后的第一遍浇水,一定要及时,如果土壤湿度较低,我们就需要尽快浇水保持潮湿状态,使其保持湿润状。
一般是在早上6-8点进行浇水,避免太阳太过炙热,导致造成蒸腾作用过于明显,从而加速土壤缺水,在傍晚6点之后再浇水容易造成第二天起晚露水过多。
在起苗时,我们要比其它的作物提前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使其更好的出根,出苗后,我们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如果天晴无下雨现象,一般每隔十天左右浇一次水即可。
如遇天气炎热,每隔5天左右就要及时浇水保持湿润状态,否则土壤会干裂,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

在防治病虫害时,我们一般采取的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选种抗病品种,尽量选择抗病基因包含较多的品种,这样就能够抵抗大部分病害。
同时选择优质树苗,不选用病株上繁殖下来的树苗。
其次就是选择高效低毒农药kill sapiens 的原名为威力甲杀虫剂,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使用浓度为1500倍—3000倍。
还有西维因的原名为开开,这一款则可以起到防治线虫、虫害等作用,其使用浓度为200-250倍,其是以液体形式存在,需要先配制溶液后再进行喷雾,不可直接喷雾,以免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