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说:“大道至简。”
观察身边那些看上去聪明的人,我发现,他们并不是懂得最多的,也不是个个都运气好,而是他们都把最简单的规律践行到了极致。
我曾听过曾仕强教授的一个讲座,他提到过三句话,每句话听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却藏着简单实用的道理。
今天我很想聊聊:一个人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在当下的世界里越活越顺?
心态稳得住
曾仕强教授说:“不要一天到晚抱怨说我不行、我运气这么坏,相反的,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有机会我就能够抓得牢牢的,我就能够很顺当的走出去。”
这句话看似在说“准备”,实则核心是“心态”。
其实很多人不是输在能力不足,而是败在心态不好。抱怨“我不行”,本质是对现状的抗拒;哀叹“运气坏”,实则是逃避责任的借口。
真正聪明的人,早就明白一个道理:机会从不会缺席,但只会留给“准备好了”的人。
什么叫“准备好了”?不是把所有技能练到满分,而是把心态磨到“稳如泰山”。
当别人在担心“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他们在想“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当别人因一次挫折否定自己时,他们在复盘“下次如何调整策略”。
这两者心态的差别,会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
你知道吗,你抱怨十次,就浪费了十次调整方向的机会;你焦虑一天,就错过了一天积累能量的时间。
但是当你把精力全部用在“准备”上,那么无论是学习技能、拓宽认知,还是修炼心性,你会发现,曾被错过的“机会”,其实一直在身边等着你伸手去抓。
意志扛得住
曾仕强教授说:“一个人的意志是不能被打倒,不管什么辛苦,一旦决定要做,我会克服困难我不会逃避,不会退缩,但是我不会死拼。”
总结一下这句话,就9个字:不逃避、不退缩、不死拼。
普通人遇到困难,要么掉头逃跑,要么硬碰硬撞得头破血流;真正聪明的人,则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太多人把“放弃”包装成“及时止损”,把“懦弱”美化成“识时务者为俊杰”。
实际上,真正的止损,是调整方法,而不是放弃目标;真正的识时务,是看清现实,而不是向现实低头。
就像我们平时登山,你可以换条路走,但不能因为走到半路,因为下雨就否认山顶的存在。
曾仕强特意强调“不会死拼”,因为蛮力解决不了问题。
扛不住的时候,退一步是为了看清全局;撑不下去的时候,停一停是为了积蓄能量。我不认为这是妥协,而是“以退为进”。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但也没有走不出去的绝境。你扛住十次风雨,就练出了对抗风雨的肌肉;你跨过百道沟坎,就长出了跨越沟坎的腿脚。
走到最后你会发现:所谓顺遂,就是摔倒了还能爬起来,迷路了还能找方向,绝望了还能再信自己一次。
脚步跟得上
曾仕强教授说:“当你方向定了以后,不要去管有没有机会,你先把自己该做的每一样去做,按部就班,平平稳稳的,一步一步的去发展,等你准备得很充足了,他自然水到渠成。”
有很多人把人生过成了“追机会”的游戏。直播赚钱就去买设备,看到别人炒股赚钱就去开户。结果这也做,那也做,最后什么都没做好。
真正的聪明人,都在“种地”而不是“追风”。
“种地”是什么?是选好一块田,深耕细作,哪怕今年收成不好,明年继续改良土壤。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会焦虑隔壁的田突然种出金子,也不会因为一场冰雹就改种别的。你只关心三件事:种子够不够饱满,施肥够不够量,除虫及不及时。
有时候,人生最大的陷阱,就是高估了“机会”的价值,低估了“积累”的力量。
虽然风口会过去,红利会消失,但我们在专注领域里攒下的经验、能力,永远是自己的护城河。
▽
《论语》有言: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我一直都认为人生的“顺”,从来不是靠急功近利换来的。
心态稳了,就不会被焦虑带偏;意志强了,就不会被困难吓倒;方向定了,就不会被诱惑迷惑。
曾仕强教授这三句话,教会我们一件事:把目光从“外界的不确定”收回来,聚焦在“自身的确定性”上。
当你不再纠结“为什么别人比我幸运”,而是专注“如何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你会发现:所谓开挂的人生,其实都是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