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一个人活得太累的根源,不是没钱,而是这3个字

谢安迪说情感 2025-01-27 08:24:40

最近和朋友聊天,他说自己每天就像一台机器,拼命工作、攒钱、还房贷。

虽然现在有了不错的收入和存款,可是内心仍然焦虑不安,总觉得自己不够好、钱不够多、房子不够大。

明明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人却比从前更累了。

我想起《次第花开》中说的一句话:“每个人其实都很富有,只是我们被'贫乏感'遮住了眼睛。”

有时候一个人活得太累的根源,不是没钱,而是内心的“贫乏感”作祟。

01

内心永远无法满足

有个做服装生意的男孩,一开始租了个小店面卖衣服。生意慢慢做起来后,他觉得店面太小,就换了个大店面。

可是换了大店面后,他又觉得一个店太少,非要开连锁店。开了连锁店后,又觉得只在本地发展太慢,要去外地开分店。

明明每家店都赚钱,可他内心的贫乏感越来越强,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规模不够大。

最后因为扩张太快,资金链断裂,十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还有个做律师的姐姐,年薪百万,住别墅、开豪车,在外人眼里是人生赢家。

可是她每天凌晨才睡,周末也不休息,拼命接案子赚钱。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拼?

她说现在的收入还不够让她有安全感。这种永远填不满的贫乏感,让她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也错过了孩子的成长。

02

贫乏感更多是精神层面

有一位大学老师,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家庭和睦。但她总觉得自己学历不够高、论文发表得不够多、职称评得不够快。

这种对自我的苛责让她无法享受现有的生活,整天焦虑不安。

03

贫乏感也来自于不必要的攀比

我有个邻居,家境殷实,但总是盯着别人家的生活。

看别人换新车了就觉得自己的车太旧,看别人装修了就觉得自己家太简陋,看别人孩子上补习班就觉得自己孩子落后。

这种永无止境的比较,让她活得特别累。

如果你明明嫁入中产家庭,却因为攀比心作祟,整天和婆婆斗气,跟老公说谁谁有钱,最后肯定会影响到婚姻。

04

要摆脱贫乏感,需要学会知足和欣赏

《窗边的小豆豆》里小林校长,他对每个孩子都充满了爱。

他不会拿别的孩子来比较小豆豆,而是帮她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没必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当学会欣赏自己拥有的,而不是抱怨所缺少的,生活就会轻松很多。

有句话说:“人心本自足,患在未知本体。”

真正的富足不在于外在的拥有多少,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平安。

当放下攀比和欲望,学会知足和感恩,就能摆脱贫乏感的束缚。

0 阅读:17
谢安迪说情感

谢安迪说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