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澎校长:违背基本常识的教育方式,还要伤害孩子多久?
现代与经典
2024年12月22日 12:03 陕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IEIC国际创新视野 ,作者唐江澎
IEIC国际创新视野.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官方订阅号,定期更新教育创新领域新资讯。
看点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教育进入飞速变革时代。但是,巨大“信息差”让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仍然墨守陈规,导致孩子陷入“过度学习”的状态。当一切都与成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当所有的学习都变成负担的时候,难道只有让孩子远离学习才是最终正解吗?
文丨唐江澎 编丨Sherry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教育进入飞速变革时代。但是,巨大“信息差”让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仍然墨守陈规,导致孩子陷入“过度学习”的状态。
在去年的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唐江澎先生以《从小黑板到元宇宙,教育变革中的思考与实践》为题,分析了如何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以及当孩子们被作业围困,将产生哪些负面连锁反应。
伴随数字技术倍增
孩子的作业量无节制地增大
当教育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面临着巨大变革的时候,我时常会逆向地怀念起1980年代每间教室里都普遍使用的、而今天的孩子们不曾见过的小黑板。
为什么在元宇宙教育场景在学校里开始实现的时候,我一次次地怀念“小黑板”,甚至有一种冲动,想把我们学校的现代化设施都暂时停滞一段时间,让小黑板重新回到我们的教育当中?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个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事实:
由于印刷术的不断升级、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迭代,编印作业变得越来越便捷化,与此同时,学生的作业量便在技术倍增的前提下无节制地增大。
许多年轻的家长,应该没有多少人在高中的时候见过老师用过小黑板。所以,我想对小黑板做一个分析,看看它有哪些“功用”。
第一,小黑板的面积严格地限定了作业量。提到作业量,人们会不自觉地想起数学、物理两门学科。其实,在那个年代,即使是数学老师、物理老师,他们用小黑板布置作业的时候,大多也是一个板,个别时候会写上“背面还有”。
标注“背面还有”的老师一般是不太受学生欢迎的,如果有一位数学老师一手提一个小黑板进去,不但他自己觉得作业量过重,恐怕在同学和同事那里也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在此,请记住我这样一个简单质朴的观点,布置作业的“面积”大小严格地限定了作业量。
第二,凡是上小黑板的题都必须经过老师抄写,老师书写的过程就是题目优化的过程。这种书写的繁难性与非便利性导致了作业的精选性与优化。我们今天布置作业是“粘贴”、“扎勾”,有些时候就是点一点鼠标:布置作业越来越便利是作业负担越来越重的重要原因。
第三,学生做作业的时候,首先必须抄作业、抄题目,而抄题目的过程既是审题的过程,又是加深思考的过程。这样一抄、一做,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强化。
很多家长
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常识
我最近在读一本类似莎士比亚关于思考的书籍,它里面说了一句绕口令式的话语:那些需要我们思考的话题,其实早已经被人们思考过,只不过我们今天要从头思考一遍。而且这个时代已经到了把从头思考以后所得到的常识,还必须不厌其烦告诉所有人的程度,因为我们太不重视常识了。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需要体系化的安排。”这便是一个常识。
前几天我从厦门到深圳,在高铁上,我的旁边坐着一位老奶奶,我觉得她真是一位典型的患有教育焦虑症的中国家长:在三个小时的旅程里,她已经把要给孙子们教什么“课表”贴到高铁的椅背上。这让我觉得中国“教书育人”的家长无处不在。
她问孙子:“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孙子说:“叫爷爷。”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
“叫爷爷。”
“不对,不能叫爷爷,叫姥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
孙子非常疑惑地看着她:“那不就是你吗?叫什么?不就是叫奶奶吗?”
“那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
“叫姥姥。”
后来,老奶奶开始打着节奏教孙子背儿歌:“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我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我就知道她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常识。
奥苏贝尔建构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的学习是基于经验的一种建构。
眼前的这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作出判断:应该称呼这位老人为爷爷,称呼那位老人为姥爷,或者称呼这位老婆婆为奶奶,称呼那位老婆婆为姥姥。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出意义,完成学习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一种高级层次的学习。结果你硬要把它变成低级层次的学习,只让他去记忆,这会让他的经验失去价值,思考也失去判断力。
这个孩子第一次说错了一个,75分;第二次说错了两个,50分;第三次又错了一个,25分。
最后,他非常勇敢地做出了一个抗拒性的回答。
当奶奶再跟他说的时候,他管都不管,直接说:“爸爸的爸爸叫哥哥。”
奶奶彻底崩溃了,说:“你怎么这么笨?”
大家一定要记得,过度学习就是伤学习。
事实上,实我们完全不用着急教这些东西的,请放心,你的孩子一定会知道爷爷叫爷爷、姥爷叫姥爷,不用你教的。
不要用作业
填满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要弱化教书观念,端正、强化育人观念。也就是说,不能什么时候都想着让孩子学习,不能什么时候都想着怎么教育孩子。
扪心自问,我们真的了解今天的孩子吗?
——好不容易晴空万里、心情放飞,想带孩子出去春游,而孩子却说不想去。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吗?因为他们知道回来要写作文的。
——想带孩子一块儿去吃饭,说那个餐厅很好,菜你都没吃过,很新鲜。孩子也不想去。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今天回来要写日记的。
当一切都与成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当所有的学习都变成负担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努力就是使学生远离学习。
大家都读过《水浒传》《三国演义》吧?请问,哪位朋友是把《水浒传》里的字都认全之后才开始读的?我可以保证,所有读过《水浒传》的人,没人能认全书里的字。但这影响人们阅读了吗?
我想再说一个常识:要让学生尽早地阅读,而不是让学生以识字为前提去阅读。那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猜读法、小时候连蒙带猜的方法,也许正是科学的一种方法。
我参加过高考命题,也审查过许许多多的练习册、练习题。我遗憾地发现,小学生如果做大量阅读题可能不利于大脑发育,因为现在的很多阅读题根本不能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按照“标准答案”去“理解”文章。
比如,一位著名的评论家读完一篇小说,评价主人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评论家对主人公性格所作出的判断是基于内容的,根本没有错误。然而,当这篇小说变成阅读题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以上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你读完小说后,发现主人公是个“一条线”的人,却非要答出心地善良才正确,这便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因为它把一个特定的判断变成了全称的判断。
比如,一个小朋友读完了小说,他说主人公是一个男人。这有错吗?难道他不是男人吗?读完小说,他发现主人公是一个上海人,错了吗?凭什么非要答出心地善良不可?因为题目上并没有对性格特征的限定,只是问主人公是一个什么人,凡是回答属于他的特征和特点都应该算对。
高考其实不是这样命题的。
曾有这样一道诗歌理解题。
有人说这是征夫诗,描写了在外地驻守边关的将士对家庭的想念;有人说这是思夫诗,表现家中幽怨的闺妇对远征亲人的一种思念。
高考题要考生分析这首诗歌表达怎样的思念之情。
答案是:表达了相爱的人关山阻隔的思念。无论谁想谁都对,只要学生能看出一方想一方就行。
对于今天的许多阅读题,我想对命题者说:千万不能拿唯一的答案去限定它,而是要求学生有高阶思维。
在ChatGPT时代已经到来的时候,在元宇宙场景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种教育的场景:当脑机接口可以实现,当6G时代实现对人类数据的高度采集,并以高度保密以及数据采集的可信度评鉴为前提,实现互通互联、超越5G时代之后,教育将会迎来另外一场重大的变革。
在ChatGPT时代到来的时候,人类如果有哪个能力不可替代,那一定是思考。
所以,今天的课堂教学上要少一些“记住了没有”的追问,今天的评价检测中要少一些“记牢了没有”的评价。今天我们对学生所有的要求中,不能要求他算得准、算得快,毕竟再厉害也算不过计算机。如果你想让孩子拥有像机器人一样的运算速度,就强化他的运算能力,但如果你不想让他被机器人替代,就强化他的思考能力。
没有人愿意再回到用小黑板布置作业的年代,但不能忽略“小黑板的功用”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在面对未来数字化教育即将到来的时候,我想再次强调:如果人类有一个能力是不可替代的,那一定是思考。而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不能用作业填满他们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