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恐惧症”越来越严重,我想问三个问题
校长会
2024年12月31日 06:30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王福强的小院 ,作者海城浮尘
王福强的小院.
自家小院,栽点诗意的美,种点教育的梦,欢迎作客,喝喝茶,聊聊天,各取所需,不必客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让学生“怕不怕”,成为了某些教师自我评价和某些管理者评判教师的标准之一。
我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这个老师太爱笑、太温柔,学生不怕,那怎么行?
于是,安排班主任的时候,那些最严肃、最严厉的人便往往成为首选。
久而久之,一种基于“害怕”的管理文化便在某些学校流行起来了。这些学校的学生,通常表现出胆怯、逃避、退缩、沉默、“乖巧”,而教师和管理者,则欣欣然于这样“风平浪静”的“和谐”局面。
然而,看起来波澜不惊的学校画面真的是办学成功的标志吗?我们不妨把三个问题抛给自己的内心,也许就可以看到表面现象背后的“端倪”。
▶▷第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学生,还是伪装的学生?
满足于简单粗暴的震慑、控制,以高压政策寻求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往往造成学生虽然并不认同教师的规矩,但为了自身“安全”,而选择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即“双面人”——老师一来“乖巧安静”,老师一走“地覆天翻”。
▶▷第二个问题:我们是把学生当成了不断发展的个体,还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工具?
我们追求“万马齐喑”的“良好”局面,是真正为了学生的成长,还是为了自己的荣誉和利益?许多学校评教最重要的指标,是教师任课班级的成绩,这让学生“听话”就成为理所当然的追求。
▶▷第三个问题:我们是希望树立令学生恐惧的权威,还是让学生打心底里认同自己?
扪心自问,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是否过于粗浅地考虑“权威”“震慑”对学生的影响?是否过于急切、不假思索地寻求制度、管理的力量,把太多的“不许”强加到学生头上?当我们不以自身为人、为学、为师的水准作为影响学生的最大力量而去提升自己的魅力时,剩下的就只能依靠“师道尊严”的教条来维护自己的“面子”了。
简单粗暴的方式几乎随处可见,不仅家庭教育中存在这些问题,身为教育机构的学校,本应该有更高的教育专业水准,但此类方式仍然屡见不鲜。
比如学生犯错了,老师动辄就是把学生叫到办公室,一顿呵斥:
“怎么又是你,你是不是不想念了?”
“你再这样屡教不改,小心我收拾你!”
“你给我站好,看我怎么处罚你!”
“叫你父母来,不信治不服你!”
这样的语言威胁随处可见。更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屡禁不止。
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期待学生畏惧老师,以便令行禁止,说一不二。
有些老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他们渴望着一种速成式的“德育模式”,希望通过简单的制定标准和严厉的惩罚措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们善于在班级里制造紧张压抑的气氛,以至于一些学生“谈虎色变”,把上学当作一种煎熬。这样充满恐怖的气氛,给学生心灵带来严重摧残,也影响着学生的处世方式。
跟老师们心平气和聊起来,大家似乎都懂得教育是唤醒、激励、鼓舞,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就变了味道。
当然,这也跟学校过于注重“管理”而缺少“教育”有关。
比如很多学校都在采取量化评比的管理模式,班级卫生、纪律、跑操、住宿,甚至吃饭都在量化,这些细化的规定严格约束着学生的行为,但却缺少对制度背后承载的教育希望的解读,学生不明所以,只知道中规中矩,否则就会被“扣分”,遭到老师的批评与训斥。
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失去监管,学生就闹得不亦乐乎。他们平时之所以看起来“乖巧”,只是在处罚大棒威逼下的“迫不得已”罢了。
让学生深陷于恐惧中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学校把成绩刻意描绘成未来身份分配的唯一依据。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几乎统一口径,用一种可怕的身份前景来恐吓学生。
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说自己的儿子上小学时,某老师对他儿子班上的一位学生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长大了吃屎都接不着热的!”
这样极端恶毒的话在学校当中绝对是偶然的、个别的,绝大多数老师都说不出如此粗俗野蛮的话。但不那么恶毒却表达类似意思的话,比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哭都找不到门!”“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去扫大街!”这样的话相信很多老师都说过。
学校教育充斥这样的话语,传递出去的就是一种为身份而焦虑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不仅在教师的日常言行中自发地流露,还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制度安排之中。在这样的情绪干扰下,学生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因此,恐惧心理油然而生。
有一个概念,应该引起所有教育者的注意,叫“学校恐惧症”。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心神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呕吐、腹疼、尿频、便急等。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学校恐惧症”,和压力大有直接的关系。家长、老师的高期待、高要求,社会就业时对学历的高要求,许多家长为了孩子有更好前途而创造出“极好”的学习条件,教师不断描绘的社会阶层划分带来的可怕结果,都在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
我见过一名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谈起她的高中生涯,心有余悸,她跟我不断描述,班主任老师如何“洗脑”,让她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做都算不上努力,自己学习不好是如何对不起父母,加上她原本就有的完美主义倾向,在这样的心态下,她几乎被压垮,曾不止一次失去生活的勇气,尝试自杀。
除此之外,大量的习题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不能有充足的睡眠,身心疲惫,家长和老师传达的信息就是无条件服从。长期的心理和身体劳累,也会使部分学生焦虑、烦躁、恐惧甚至仇恨学习。有的学生产生撕书、撕作业本的冲动,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
我在学校建设中,一直强调“舒展”这个词。其意大致有二,一是指肢体充分展开,二是指心灵舒畅、无障碍。
生命的成长都有其本性、规律,“舒展”既指身体状态像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样,顺应天性,自然地、自由地张开枝蔓,健康成长,又指内心安静、舒适、愉悦、幸福。
在教育中“舒展”是重要的状态,达此,则师生身心自由、安全、愉悦,充满身体和精神层面双重之美。要想达到舒展状态,教育者以包容之态,秉承“和而不同”、因材施教的理念,打造一个适合师生成长的校园生态系统尤为重要。
这就犹如一个植物园,阳光,雨露,和风徐徐,万物千姿百态,自由生长,自然之美尽在其中。在这样的系统中,教育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孩子自主成长的愿望,遵守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培养人、发展人,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地、自主地、幸福地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舒展”是身心安全的前提,一切与之违背的教育行为都应该摒弃。对一所学校而言,能够让学生“笑着来”(把到学校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哭着走”(把从学校毕业离开当作最遗憾、最不舍的事),是首先应该追求的目标。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跟老师讲,评判大家工作成功与否可能有若干种标准,但在我心里,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放假时间长了的时候,你的学生们就期待着赶紧回到学校来,赶紧见到老师和同学。
回到课堂,这种“舒展”则表现为一名教师敢于真正解放学生的头脑,允许学生独立、自由表达、真诚合作、尽情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不是作为学习机器出现,他们是有生活、有情趣、有热情的人,不会因“统一答案”而遭受批评、冷淡或同伴的嘲笑,课堂自始至终散发着自由、安全、健康、温暖的气息。
当然,欲有“舒展”的学生,必须先有“舒展”的老师。
学校应该建立“教师发展为首”而非“教师奖惩为首”的管理制度。比如,我在学校一直提倡“欣赏+建议”的评课思维和“描述+点评”的评课方式,严格杜绝“鸡蛋里挑骨头”、“全盘否定式”的参与教研的工作模式。
有人说,“缺点不说不得了”,你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会阻碍教师的成长?一个人的成长是个复杂的过程,首先关乎的是心理状态。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家参与研究的热情,建立有效工作的信心,如果每次评课,讲课的人接收到的都是劈头盖脑的一盆盆“冷水”,他参与的积极性又在哪里?没有了积极性,何谈进步和提升?
因此,我主张推行以发现优点为导向的教研文化,目的就是让所有教师“免于恐惧”,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收获相互信赖、支持,收获身心的舒展与平和。
基于恐惧的教育策略、工作制度必须被废弃!
学校中的人,身心舒展,远离恐惧,应该是教育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