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强:老师,怎么让学生爱上你的“学科”?(二)
原创 海城浮尘 王福强的小院
2025年01月09日 06:30 江西
分解目标: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很多学生从来没有在成功道路上前行过一步,因为他们认定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大任务、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容易实现的任务和目标,并逐一引导学生去完成。一旦学生将一个小成功收入囊中,他就拥有了一个不小的动力,开始相信自己完全能够成功。
教师要试着将某些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让学生从难度较低的问题入手,先由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使他们有较高的成功几率,品尝成功的喜悦。
对于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问题由较好的学生来说明、回答和总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可以围绕九个字做起:
• “低起点”——教学内容设置以“跳一跳,能摘到”为标准,贪多嚼不烂,过分求高、求大、求多,会给学生过多的挫败感,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
• “小坡度”——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过渡,思维跨度不宜过大,应努力体现一环扣一环,保持思维的连续性和流畅性,分散难点,抓住重点,把所学新知识,按学生的认识过程,划分为几个“坡度”,并且坡度要小,“频率”要高;
• “分层次”——对中上生,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小组讨论,质疑问难,以帮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对中下学生主要由教师直接教学,帮助其复习基础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搭桥”,进而引导他们掌握新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不同学生以不同方式获得成功感。
巧妙引导:用好“正强化”的策略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但如何表扬和鼓励,却是个大学问。
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优点上,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特点上,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品质上,而不是眼里只有分数和名次,这样的赏识就会形成正强化。
这样的正强化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肯定自己,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表扬、自我奖赏、自我鼓励,不知不觉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就自然形成了。
正强化最常见的误区是结果强化。学生考得成绩好,就表扬他成绩优秀,很棒;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错,那就表扬作业写得出色。这样做是有问题的。
正强化的目的是要一个好的开始能够坚持下去,或一个闪光点不断地重复带出另外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形成了品质。
学生考得好,除了夸奖考得好之外,更要强调为什么考得好,多赞赏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比如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考试之前踏实复习。如果只是强调分数考得高,学生会觉得老师只是满意自己的分数,如果下次考得不够高呢,是不是就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了?分数的不确定性会让学生没有安全感,学生会觉得自己好不好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而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写作业也同样如此,如果我们把强化点放在学生规划时间的能力比较强,很专注,自控力很棒,那对固化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努力的肯定,会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品质是受人尊重的,是能够让自己更优秀的。
课堂“变脸”:突破固步自封的窠臼
生理学原理启示我们:单一重复的刺激,对被刺激对象将产生抑制反抗。
课堂教学中,任何一种长久、单调的活动,必定束缚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学生厌烦。只有学会不拘一格、不限一法,善于变化,才会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观察我们的课堂,不乏这样的情景:一张“滔滔不绝”的大嘴,一页页呆板机械的PPT,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开场白和结束语,枯燥乏味的练习与测试。一点新鲜感、神秘感都没有,怎么可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因此,提醒老师们,每个新学期开始,我们是否想过:
•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要尝试什么改变?
• 在教材现有的内容基础上,我是否能够增添一点与现实紧密相连的鲜活的案例?
• 我是否争取每一堂课的导入方式、提问手段,每一本作业的批改形式、批语内容,每一次测验的试卷样式、讲评方法,都有那么一点点变化?
喜欢和追求新鲜事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作为教师,千万不能满足于做一头蒙着眼睛的驴子,在苦熬岁月的同时,也被自己的学生所鄙弃。对教师而言,那无疑是最可悲的境地。
列入“目标”:达成目的与手段统一
可以考虑把“兴趣培养”列入教案,作为教学本身的目标之一。
很多老师虽然注重兴趣培养,但往往只是将兴趣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这时候,“兴趣”成为了我们追求教学效益的工具和策略,这使得对“兴趣”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当然,利用兴趣作为提高学生分数的手段并没有错,但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精神,更要把培养兴趣作为教学本身的目的来看待。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学习的路径日益丰富和多元,教师对知识传递的主体地位逐渐下降,这意味着学生要独自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适应这个多变的时代。而想要学生拥有不竭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必须依靠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全面地论述“趣味教育”的人。他从趣味主义人生观的角度来谈论教育,将兴趣置于教学过程的重要位置,将兴趣视为学校教育的目的。这个观点,对我们形成正确的“兴趣教学观”,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培养哪些兴趣?如何培养兴趣?将这些列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与知识教学并重,富有极其现实的价值。
Rainy
学生特点:一学生考试的时候弄出怪声,我问“你干嘛?”答“我活跃一下考场气氛”。很有特点,多多关注![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