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立功,首曝美航母“挨打”后画面,美军被迫解释越描越黑

天下战史事 2024-06-06 08:40:34

在5月底的一次例行军事发布会上突如其来的一个声明:

胡塞武装发言人宣布,他们在红海海域对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进行了攻打,并取得了精准打击的战果。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这言论犹如一颗炸弹,顿时在全球军事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向自诩拥有"海上无敌舰队"的美国,旗舰级的超级航母就这么被一支地区性武装分子打了吗?

紧接着叶海亚的爆炸性声明,世人迅速将目光聚焦到了红海,等待来自美国海军官方的回应和解释。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美军方面对于航母是否遭袭击的问题竟然直接选择了缄默不语,连个正面回应都没有,让这场风波愈演愈烈,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没过多久,美军终于无法置身事外。此前一直在红海海域活动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舰长,突然在自己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段视频。

只见视频中的航母一切正常,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有条不紊地起降。显然,舰长是想以此证明航母毫发无损,并未遭到任何袭击。

舰长的这个动作似乎也没太大用处,反而适得其反。因为不少粉丝很快就发现,舰长所发布的这段视频居然是今年3月就已经在网上流传的旧视频。

这就引发了更大的猜疑。舰长为什么要拿一段旧视频来充数?

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和非议,舰长只能手忙脚乱地连发数条最新视频,试图证明航母的确一切正常。

然而这招并未奏效,反而进一步坐实了掩耳盗铃的嫌疑。基于此前那段旧视频,外界普遍认为舰长是打的一手漂亮的"迷魂阵"。

有人调侃称:“这位舰长真是看穿一切啊,航母还没被导弹击中,他就发布旧视频哄骗大家了。”

无奈之下,舰长只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下,对那些质疑和追问视频真伪的评论语气生硬地做出否认和回应。

但依然难以扭转已经失去公信力的窘境。

«——·航母遭袭迹象·——»

面对美军官方对于胡塞武装报复性袭击一事的讳莫如深,更多的质疑和猜测接踵而至。

航母到底有没有被击中?这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关于这一问题,或许可以从最新解密的情况说起。

就在胡塞武装声称成功打击"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当天,中国一家名为"觅熵"的航天科技公司,连续发布了数张拍摄于当日的卫星遥感照片。

从卫星照片的俯视角度可以清晰看到,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舰载机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机队编队并未出现过火爆炸后的混乱撤离迹象,说明航母的甲板和航空设施均未遭重创。

在航母的右舷侧,有一艘通体灰白色的辅助补给舰缓缓驶来,并已伸出了橙黄色的补给臂与航母舰体对接。这种橙黄色的加油臂管线,通常是用于向航母输送燃油的。

同时,在补给舰的后部甲板上,可以看到有数个巨大的矮箱形集装箱式设备,应该是携带了大量固体物资,准备通过补给臂输送至航母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航母甲板的左侧区域,似乎被卫星拍摄给遮挡住了。从这个角度仅能看到右侧,无法判断航母左舷是否有破损。

不过,结合航母仍在正常作业的状态来看,即便左舷确实受创,那伤害也应该不会太严重,不足以影响航母的整体正常运转。

总的来说,这组卫星照片确实佐证了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至少未遭重创的事实。

不过,从遥感照片上只能看到航母的右舷甲板部分情况,左舷区域则被挡住看不见实际情况如何。于是有人就猜测说,或许左舷区域才是被导弹击中的部位?

可就在这个时候,评论家们似乎也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

那就是在遥感卫星拍摄到的这张照片中,有一个微妙的背景细节——"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正全速向东北方向航行,并且离开了之前的袭击海域向红海北部驶去。

对此,军事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猜测:这会不会正是美国为了远离危险区域,确保航母的安全,而进行战略调遣?

如果真是这样,那美国海军不就等于是默默承认了,航母曾遭到袭击的威胁和打击,只是官方出于种种原因而选择了缄默?

不过,关于航母当日是否真的遭受袭击以及损伤程度如何,最终美军还是一如既往的三缄其口,避而不谈。

«——·胡塞武装的心狠手辣·——»

这一次,胡塞武装又一次以出人意料的行动,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的实力有多么强大。

胡塞武装一直以来都被西方视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他们曾经多次袭击也门政府军和沙特阿拉伯的目标,还曾将俘虏的外国人质展示给全世界看。

而这一次对美国航母的袭击,无疑是胡塞武装在实力和胆量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之所以能不惧强大的美国海军,除了红海地理位置的有利因素外,胡塞武装目前已经拥有了多种反舰导弹武器。

包括最远射程390公里的"胡济斯"系列导弹,以及最远射程700公里的"锆石3"型反舰导弹。后者据说是从伊朗手中获得的,曾被运用在过去多次的航运袭击行动中。

此外,胡塞武装最为人熟知的还有他们大量使用的低成本无人机武器。

这种无人机虽然体型较小,但搭载微型炸药弹头后就可以对舰船造成一定杀伤。胡塞武装曾公开展示过他们拥有"卡斯夫2"无人机等多款自杀式打击武器。

更令人觉得棘手的是,胡塞武装的无人机作战编队往往是密集的蜂群式部署,将大量廉价无人机投送到敌舰周围空域。

面对如此密集的威胁,敌舰是难以对每一枚无人机都及时拦截的,于是就会被迫躲闪和规避,从而失去有利位置和时机。

所以专家认为,即便是排水量10多万吨的大型舰船,遭受无人机群的袭击后也可能面临瘫痪或受损的风险。

实际上,美国在红海盘踞的军舰数月来就遭受过胡塞武装的不断骚扰和袭击。

今年2月,就曾有一枚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差一点击中了美军驱逐舰"格雷夫利"号。据美军汇报,当时那枚导弹突破了防空火力的防护,距离"格雷夫利"号仅1公里就被火控系统拦截了。

足见胡塞武装确实具有打击美舰的实力。只不过他们是否能在这一次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攻击行动中取得实际战果,尚无定论。

不过,当年轰炸日本珍珠港的,也不过只是几架小小的日本航空母舰。

«——·美军大西洋坚壁·——»

尽管在这场"航母风波"中,美国海军一直对外普及极为谨慎,不愿做过多评论和解释。但笔者认为,他们内心应该也是感到相当为难的。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当真发生了胡塞武装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袭击事件,那美军面临的状况就是进退两难,左右为难。

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让航母脱离险境,避免再次遭袭并造成更多损失。

但同时,又难以做出承认被袭击的表态,否则会给美国军方和政府带来无法承受的舆论压力和信誉打击,简直就是万世不孤间。

于是折衷的方案,就是美军默不作声,悄悄将航母调离危险水域,同时死不承认胡塞武装造成了任何损害和伤亡。

事实上,从后期卫星监视画面分析,"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确实一直在远离袭击发生地,朝红海北部航行方向撤离。

甚至连附近海域原本配置的补给舰和护航舰,都做出了同步调动,跟随航母一同离开了原本的打击部署海域,这无疑表明航母确实遭遇了一些突发状况。

一方面需要离开险境,但另一方面不愿承认事实,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军的宣传成为最大输家。

胡塞武装的叫板反倒变得底气十足,而美军舆论部门的解释则变得支支吾吾说不清。

不论官方如何处置,至少在这次风波中,美国政府和军方均展现了明显的弱点。

那就是公关宣传的软实力严重不足,被动挨打之后束手无策。

原本对自己"万无一失、无往不胜"的信心也被打了个粉碎,公信力大跌。

可以说,尽管航母本身究竟有无受损现在还未可知,但反观整个危机应对过程,美国政府和军方的表现已经令世界看清了一些他们从未料想到的软肋。

«——·航母撤离折戟·——»

让航母在红海长期滞留显然是一个错误判断。然而出于以色列外交等方面的考虑,美国当局还是执意将"艾森豪威尔"号航母长期派驻在红海地区,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果。

作为全世界战斗力最强大的海上打击平台,航母的作战价值不仅在于自身火力,更在于其机动能力和投射能力,可以不受制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制约,自由来去。

但一旦被局限在红海这种狭小的内海区域,航母的机动性和打击距离优势就荡然无存,反而落入了被动挨打的被围攻局面。

从地理环境上看,红海本身就狭长曲折,内海 环境加上两岸胡塞武装控制下的也门陆地对开火场无疑形成了绝对的高度优势,极大程度上削弱了航母的相对作战优势。

一艘像"艾森豪威尔"号这样排水量10余万吨的超级航母,缓慢机动性和雄厚体积,如果长期被固化在红海这种有利于对手的战场环境,那无异于把自己暴露在枪口下,将会成为靶子般的存在。

这正是美军现在面临的尴尬处境。留在红海难以对胡塞武装形成压制。但一旦决定撤离,就很可能被外界解读为默认航母遭受了袭击,最终不得不败走麦城。

外交政策与军事部署之间的矛盾对立,造成了美国的进退无路。

0 阅读:1359

天下战史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