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骑衙前小桂绿道

声夫评旅游 2024-08-13 15:53:25
再骑衙前小桂绿道

作者 昇夫 字数 1537

这是今年第一次到海边。

衙前小桂绿道以前也来骑行过两三回,总体感觉还不错。人不多,沿海岸“S”形的线条,坚固不失柔美的堤坝,浅滩上凝炼着时间生命的礁石,执著孤独的海钓身影,远处巍峨又渺小的海港,放眼望不到边的水面,构成了绿道风景简单的记忆。

滨海公园

按说乌头山绿道也不错,但乌头山绿道显得冷峻,少了那么点人气,这个人气并非是指人多。乌头山绿道的海岸相对高峭些,没有看见海钓的人。小桂绿道没那么冷峻,有一种平民般的亲和力。绿道的尽头有不大的码头,并不喧嚣的小桂村偎依于此,特别有一种家的闲适安宁,兼有海湾的风情。

那时,小桂绿道也就到红缨帽山的尖角处止,这里有一个驿站,绿道在这里穿断红缨帽山的山脚,山脚继续往海上延伸,成为一个小山。曾沿着那山脚,踩着礁石,站在水边,看他们捉鱼抓蟹,或找一块遮荫的大石块躺睡。耳边海浪逐滩,海风阵阵,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咸腥味,若无挂碍,且得一时山海,也不失适意。

后来有一回,继续往前骑去,于是骑到了小桂码头。翻看照片,是2021年9月的一天,已是秋天了,但惠州9月的天气还是夏天的样子,白昼仍是骄阳,而海边的阳光尤为刚猛。那是一个晴天,到了小桂新码头,没有什么人,只有一个全副武装的青年,独自坐在骄阳下的码头海钓。我也坐了好久,看着那水面上随微波轻轻摇漾的鱼浮,就像躺在摇篮中。青年用一种海虫做饵,一根线上挂着好多个钩子,这是我第一次见海钓。小时候也钓过鱼,在家门口鱼塘,用蚯蚓做饵,只用一个钩子,这显然是很不同的。台阶缝隙脚边,不时有小虫爬,还有小螃蟹。它们是那么小,又那么灵巧,那么自由自在。那次返回时,在绿道一观景台,还有人摆摊“卡拉OK”,五块钱一首,我还点唱了《水手》。

绿道入口前的垂钓场

事隔近二年后,再骑小桂绿道,绿道热闹好多。从进来的衙前村到绿道入口那一处垂钓场路段,多了不少的自行车租赁点。这里的自行车不像红花湖多是单人单车,而多是带方向盘的、可供四五个人一起座驾的电动车。夫妻带着孩子,或和爸妈一家子前来游玩骑行。路面也修整了。海钓的身影总不缺席,无论是中午,还是傍晚,就是天黑了,他们仍然安静地站在那里。

绿道有了延长,一直延伸到了小桂村。原先也是可以骑过去的,现在划了绿道标志,成了绿道的一部分,骑行过来的人也多了。原来的那个驿站倒显得冷静,没有什么人停留,因为前面更热闹。往小桂村那一段路,靠海这一边,原来都是荒草岸,现在新修了一些小径及简单设施,在逐步开发。小桂村也比以前热闹。不过,我还是喜欢以前的安静。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愿想。好在这种热闹并不妨碍村子的闲静。只在村口绿道两边,多了不少饭店,主打海鲜。也有一些三轮小摊,卖各色小吃。我想,海边吃海鲜应是正宗,原汁原味。怕就怕遇到被宰,或不新鲜,如果这样就不愉快了。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开开心心地来,开开心心地离开。也可见,靠海的小桂村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不管是小桂,还是其他的旅游景点,都能做到诚信友好,全国一盘棋,游客饱尝地方美食景点,当地人通过劳动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一个正向文明良好的循环,才是真正文明社会的体现。扯远了,总之,这是我个人的愿想。只有这样,我们到哪里去玩都会开心。

只有“门泊东吴万里船”,不见“窗含西岭千秋雪”

小桂村前的海湾浅滩上有许多嬉戏的人,或捡拾海货,所谓赶海。我也不大认得海货,连名字也叫不上。对于喜欢吃海鲜的人,到海边来,想必是件极快乐的事。我看着倒也能分享一点快乐。暮色降临,之前密麻麻的人影陆续消失了,我像是旁观了一场颇具声势的赶集。

以前到海边,我总会脱去鞋子,踩踩沙滩,在浅水走一走。奇怪的是,这次没有这个欲望,只坐在岸边干望着他们。

原想看看夕阳的,可从淡水过来时,太阳隐于云层,在绿道骑行途中,还下了一阵小雨,没有阳光,倒是很凉快。在小桂新码头直坐到暮色起,灯亮了,才离开。

以上两张拍于2021.9

拍于2024.8.6

0 阅读:4

声夫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