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你狠,敢做“亚熟男”

人之情长 2025-01-21 09:55:49

一个老“80后”男人突然有一天说他完了,他的精神完全破产了。说了半天,我听得脑袋有点交通堵塞,原来他被一个“白衫少年”打败了,一败涂地。那个“白衫少年”抢了他的女朋友。她女朋友也是“80后”的,比他小两岁。我说原来你女朋友喜欢搞姐弟恋啊?他瞪眼:哪儿跟哪儿,那个男的也是“80后”的,只是,是个小80后罢了,喜欢穿白衫,俗称“亚熟男”。他把头低下,低沉着声音说,算他狠,敢做亚熟男。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多年来一直潜伏着大批量的“亚熟男”。你要是问我什么是“亚熟男”,我一时半会真没法把这一群体的外貌及内心特征一言以概之,如果非要说,那只有一句,这个群体,青春逼人。

当然,青春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因此,亚熟男的“性特征”表现有两个类型,一种是外表招摇型的;另一种是内心澎湃型的。如果细分,这类型就多了。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亚熟男”有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他们是男人进化到一定阶段的“非主流”,是没有成熟的准成熟男人。说得再通俗一点,他们有点像“夹生米”。

到底“亚熟男”有没有市场?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大众对“亚熟男”这一群体的支持和反对程度。笔者一时好奇难耐,对身边的亲朋死党们做了个调查,得出的结论让人叹为观止。

支持方以女性居多,伊们一致认为“亚熟男”身上有很多优点,归纳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懂得爱、有活力、听话。反对方基本上男女各半。男人对“亚熟男”的批评有点枪林弹雨横扫一片的气势,总的来说是觉得这类男人不像男人,希望对他们进行“头悬梁,锥刺骨”再教育一番。另一半反对的女性富有仁慈宽容之心,总算愿意给些善意的缺点总结,大体有这样几点:1、外在太新鲜没内容,行为夸张不稳重;2、情绪过于难以把握,内心漂浮不定;3、对爱过于轻浮,甚至霸道,自私,喜欢左拥右抱;4、嫩的也就罢了,最怕老不喀嚓的还装嫩。

群众的意见是冰火两重天,看来“亚熟男”到底好不好,其实真可以用一句广告语来说,谁用谁知道。

亚熟男是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过渡期,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欠点火候;但在行动上却往往以“过火”为标志。过火也可以理解成青春的砝码,那可真是“咱们青春有力量”。

他们不但在语言上喜欢“超前语感”,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哇塞”外,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知啥时他就突然来这么一句:在你的屁股和乳房还没有臣服于地球引力之前,嫁给我吧!他大胆奔放,他超前火热,他像个大孩子时时给你惊喜刻刻让你意外,一边让你感觉生命的活力,一边让你饱受矛盾之折磨。你答应他不是,不答应也不是。他会在你矛盾之际,再来一句:你好心,肯定会遭到好报应的。你这刚刚还在他上句话里迷失了方向,又措手不及地在他这一句里迷惑,还没等你的脑筋急转弯,他又充满自信地握着你的手深情地说:让我用余生的爱甜死你,就是你好心的“报应”。这哪一出跟哪一出的戏啊,你是彻彻底底没招了。

这种“过火”是“亚熟男”自信、肯定、不屈不挠等一干优点的表现。我们可以详细地来分析分析,还可以公正地邀请两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出场。这两个人物都是搞文学事业的,一个嘴巧一个嘴笨,一个张扬一个内敛,一个最后成了悲剧角色,一个最后功德圆满幸福一生。

让我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第一位……就是大观园的宝玉哥哥,一句话,是个活宝。当然更是“亚熟男”中的活宝。他的一生,就是一场红楼梦,他在几位女性之间如鱼得水轰轰烈烈地发扬“亚熟男”的优良传统,所以才让“红学”红极大江南北。

女人最经不住“亚熟男”自信而肯定式的讨好。《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史湘云和袭人当着宝玉的面聊天,刚好说到宝钗和黛玉谁更好这样的敏感话题。这时贾政要宝玉去会贾雨村,宝玉大不自在。湘云劝他去,引起宝玉极大反感。袭人说:“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咳的一声拿腿就走了。”并说:“幸而是宝姑娘,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接着便大赞宝钗。

宝玉听不下去了,说道:“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

他们的聊天恰好被黛玉全听到,书中用了一大段来写此时黛玉内心的化学反应,有喜有惊,有悲有叹。但总算令黛玉欣慰,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接着黛玉和宝玉便在门外碰到一起,两个人经过很长时间的儿女情长彼此诉肺腑。这个过程也是很微妙,宝玉基本上是运用了“亚熟男”的杀手锏,将黛玉稳实得妥妥贴贴。两个人彼此心灵相通,从此以后争吵也不多了。宝玉是真心喜欢黛玉,说的一切倒是真的,不信接着看红楼。黛玉走了以后,宝玉还站在那里发呆,袭人来送扇子,他并未看出是谁,拉住就诉说:“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心甘!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拖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这就是“亚熟男”最致命的武器,人前人后,他都是那么热烈地爱着。他的一个自信而肯定的深情便能换来她的花好月圆。

另一位请出的人物是我们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提起沈从文先生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他那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沈从文真的是个幸福的男人,他自己也说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把沈从文归结到“亚熟男”的群体,不是无凭无据的,而且可以说,从古至今也没几个人物能跟沈先生“过火”求爱还抱得美人归这样结局让人大生羡慕的。

20岁那年,沈从文从湖南湘西凤凰来到北京,他想当一个作家。初来北京时,他无处谋生,幸好碰上了丁玲的丈夫胡也频。他们两个人一起创办文学杂志,一起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后来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然而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结发妻子的张兆和。张兆和出身于江南名门世家。她的父亲,是江南有名的财主。张兆和的美丽和高雅气质让沈从文一见钟情,使这个草莽书生开始了漫长的求爱历程。

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而张兆和只是沉默。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点点滴滴滋润着对方的心。女学生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沈从文的信并不是一味铺张浓烈感情,他只是娓娓道来,像是与张兆和讲道理。但从平淡的文字中,读者分明感觉到那种“舍你其谁”的韧劲和自信。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已任。他说,多数人愿意匍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有人说沈张之恋:爱情使男人变成傻子的同时,也变成了奴隶!大凡热恋中的男人都是小孩子,更何况是痴情书生沈从文呢?不过,我们现在可以知道,正是沈从文一系列“过火”的情书,才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其实,“亚熟男”的历史真的是太悠久了,只是前人没有大张旗鼓地总结过。上面出场的人物都是大有来头的,平常生活中,这样过火的“亚熟男”遍地皆是。在当今这样浮躁的社会,“亚熟男”渐成大气候,有天赋者无师自通成了精,后来者后天努力也都自学成材,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倒也自得其乐。用一句很俗的话来结尾,“亚熟男”成了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0 阅读:1
人之情长

人之情长

每天送你一个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