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找不到工作归结于就业形势差!

说教讨教呀 2024-10-17 05:04:36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就业人员达到了74041万人,城镇就业人员达到了47032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了63.5%。

尽管我们常听到“就业形势严峻”的论调,但实际上,就业市场一直在扩大,机会也越来越多。

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呢?感觉好像咱们这代人特别倒霉,赶上了就业寒冬似的。

但其实,降薪裁员这事儿,一直都有。

经济总有起起落落,企业经营也有好有坏,这就跟天气一样,不可能总是晴天,偶尔也会有暴风雨,只不过现在信息传播快,一点风吹草动,大家就都紧张起来了。

别忘了,咱们身边还是有不少朋友拿到了不错的offer,有的还跳槽涨了薪。

所以说,就业形势虽然有挑战,但也不至于像大家所想的那么夸张,好像咱们都要失业了一样。

就业市场确实有压力,但这也是个筛选的过程,适应能力强的、技能过硬的,总能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对于普通本科生来说,找不到工作,其实的确存在着两个致命缺陷。

眼高手低

很多普通本科生找工作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看上的岗位够不着,够得着的岗位又看不上。

但其实,在现在的教育体系里,大学生们往往理论知识学了一大堆,但真正能拿来就用的实践技能,可能还真不多。

就像有的调查说的,大学生在观念上认为自己什么都行,但实际上又往往不行。

这种自信,有时候过了头,就变成了自负,事实上,在学校里,大家总是被鼓励要有远大的理想,要做大事,但很少有人教咱们怎么从小事做起,怎么在现实的世界里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尤其是那些来自名校的大学生,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书,总得找个“高大上”的工作才对得起自己,这就是“眼高”。

而“手低”,则是指很多同学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毕竟在学校里,更多的是在书本上学习,真正动手的机会并不多。

而到了职场上,这才突然发现自己学的那些理论知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落差,其实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

但是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哪怕是最基础的岗位,也能学到东西。

比如说,从端茶倒水里,能学到怎么和人打交道,怎么观察别人的需求,从打杂里,能学到怎么高效地处理琐事,怎么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些都是工作生活中非常宝贵的经验。

毫无半点技能

很多同学大学四年,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等到一毕业,发现自己学的这些东西,到了职场上,好像并没有那么吃香。

因为企业要的是能立刻上手的人,而不是需要花大力气培训的小白。

比如说,外语能力,这可是一项实打实的社会技能,不管你是不是外语专业的,掌握了一门外语,那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找工作的时候,同等条件下,你会外语,别人不会,那你的机会肯定比别人大。

但是现在,很多同学大学四年,连英语都说不利索,更别提其他外语了。

除此之外,现在这个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做个PPT,剪辑个视频,或者写几行代码,这些技能,并不用成为专家,但是至少你得会点儿,这样在职场上才能更灵活。

专科生相反更易找到工作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明年,也就是2025年,全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缺口呢?其实,这和我们的教育体系有关。

很多本科生,包括我自己,大学四年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真正能拿出手的技能,还真不多,一张嘴就是“我要改变世界”,结果连基本的职场技能都没有。

而专科生,他们的教育更注重实践和技能培训。或许他们可能没有我们那么多的理论,但他们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这就是他们的优势。

而且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技能,是你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没有人可以只活在理论的世界里,还得有能拿出手的真本事,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所以,真的不要老是把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推给所谓的就业形势差了。

这就像是在玩推卸责任的游戏,把自己的不足藏在后面,是时候面对现实了,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有准备的人。

停止抱怨,开始行动,提升自己,不仅仅是学几门课程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地去掌握那些能让你在职场上立足的技能,改变思维方式,不要总是好高骛远,而是要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说教讨教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