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大唐中兴第一名臣”,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郭子仪,但要讲战功的话,李光弼可比郭子仪厉害多了。
邺城之战失败后,郭子仪所有的军职都被撤掉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后半段他没参加,主角变成了李光弼。
挺可惜的,李光弼没得到最终获胜的鲜花和掌声,毕竟收官战的主角是仆固怀恩,并非李光弼。这时候他不再是朔方节度使,而是变成了河南副元帅,去镇守临淮,离主战场远了。
大唐军界那最厉害的两把利刃,郭子仪半途就撤了,李光弼也没撑到最后,这朝廷难道真是“人才济济”?
当然不是啦,要是这样的话,郭老都八十多岁了,咋还能在沙场上征战呢?
不过呢,朝廷对这俩大佬的态度可不同,郭子仪老是被打压,中途退场也不稀奇。李光弼倒是被朝廷寄予厚望,那他咋也隐退了?
李光弼的退出那完全是没办法的事儿。
这是咋回事呢?其实啊,李光弼管不住手下人了,要是再不把他调走,估摸他极有可能变成第二个李国贞,被手下给收拾了。
李光弼一直都是以治军严厉出名的,咋就连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住呢?咱们先从河阳之战讲起。
【?河阳之战,李光弼的首要敌人是部下】
郭子仪遭罢职后,李光弼接掌了天下兵马副元帅和朔方军节度使一职,实际上成了平叛的总指挥。
因为邺城之战失败了,史思明再次把河北占了,还亲自带着大军冲向河南。这下唐军只得从进攻变成防守,黄河两岸又变成了打仗的前沿。
没跑儿,叛军肯定盯着东都洛阳。为护好洛阳,李光弼弄出了对应的办法,把防御的重点搁在了北面的黄河要塞那儿。
没成想史思明这家伙太狡猾,居然暗地使招,把主攻的地儿定在了滑州和汴州。在史思明的强力攻击下,汴滑节度使许叔冀很快就投了降。
这两个州丢了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叛军分成了两拨,一拨 向南冲着临淮去了,另一拨向西逼近洛阳。
实在没办法了,李光弼铤而走险,他让放弃守卫洛阳,给史思明留下一座空的城。与此同时,唐军向北渡过黄河,把河阳三城当作中心,牢牢守住怀州。
李光弼的想法挺清楚的,洛阳肯定守不住啦,可河南这块地也不能就这么白送给敌人,得在被占的地方插进一颗钉子。一方面能给反攻留个根据地,另一方面能牵制住敌方的兵力,不让他们往西去威胁长安。
河阳就好比这颗钉子,李光弼说,它“北边连着泽潞,形势有利就能进攻,不利就能退守,里外相互呼应,让贼寇不敢向西侵犯,这是像猿臂一样的态势” 。
于是河阳那场仗打起来了。
这场战斗是赢了,可赢得特别艰难,李光弼不仅得应对叛军的正面攻击,还得提防手下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干活不卖力,甚至给自己使绊子。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早在李光弼刚上任那会,迹象就冒出来了。
头一个“磨刀客”是张用济,这主儿对李光弼太严苛不满意,在军队里到处拉拢人:“李光弼老是大晚上突然就来,咱们朔方军难道是叛军吗?干脆咱派精兵去突袭洛阳,把他给办了。”
张用济的提议居然让不少将士响应了,他们“全都身披铠甲骑上马,嘴里衔着枚等待着”。
还好这件事让节度副使仆固怀恩晓得了,他赶忙阻拦道:“咱们这么干不就是造反吗?朝廷肯定会觉得郭老是背后主谋,这不是把他老人家给坑了嘛。”
多亏仆固怀恩及时劝阻,才没让一场内讧发生。可这事儿还是让李光弼晓得了,他以张用济移防河阳动作慢为借口,下令把张用济给杀了。
张用济刚被砍了脑袋,仆固怀恩就来了,还带着 500 名胡骑一同前来,那架势凶巴巴的,像是来兴师问罪。
李光弼被吓得脸色都变了,要是真打起来,自己可就成第二个李国贞啦。
还好仆固怀恩不想把事儿闹大,就只是想给李光弼来个下马威。他装模作样地训斥胡骑将领:“我不是不让你们跟着我嘛,咋敢不听我的命令?”
李光弼这人聪明,听明白了,他装得挺轻松,说道:“哎呀,将士们不就得跟着头儿嘛,哪有罪啊,来,一块儿喝酒吃肉!”
要不是仆固怀恩在中间协调,李光弼能不能活着从军营出来都是个问题,足见这河阳之战是多么艰难啊。
李光弼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异常顽强的意志,凭借“三刀”把全军都给震住了。
第一招,先对自己下手。他从靴子里抽出一把利刃说道:这场战斗要是我往后退了半步,你们谁都能用这把刀把我杀了。
第二招,拿亲信下手。他让心腹大将郝廷玉去打头阵,要是败退下来就立刻杀了。战斗的时候郝廷玉顶着箭雨艰难往前冲,没想到马被射伤了,只能退回来。
李光弼脸一下变了,马上就下令要杀郝廷玉。郝廷玉赶忙解释:“我不是逃跑,是换匹马接着打。”随后他换了匹马,又冲上去打仗了。
第三招,拿仆固玚下手。仆固玚是仆固怀恩的儿子,在战斗中他也撑不住了,刚一退缩,李光弼马上就让监军拿刀去砍仆固玚的脑袋,把仆固父子吓得转身又冲进敌阵。
还有谁能比这三个人更厉害?应该没了,那就拼命干吧。
就这么着,唐军总算击退了叛军的攻击,把河阳之战打赢了。可这胜利没法遮住李光弼跟部下的矛盾,更大的冲突又出现了。
【?邙山之败,李光弼被朔方军集体做掉】
河阳之战结束,李光弼打算坚守怀州,然而监军鱼朝恩却出来捣乱,硬要赶快夺回洛阳。
仆固怀恩到底现了原形,他顺着鱼朝恩,给朝廷上书讲:别听李光弼瞎嚷嚷,叛军没多可怕,收复洛阳轻松得很。
有鱼朝恩这么个捣乱的家伙在,李光弼就算浑身长满嘴也没辙,没办法,他只能更改计划,让李抱玉守着河阳,自己和仆固怀恩带着军队渡过河去,展开收复洛阳的战斗。
大军在洛阳城北的邙山扎营,李光弼吩咐,营寨得扎在险要的山地,不许随便出战。
但是,仆固怀恩非要在平原安营扎寨。凭仆固怀恩的本事,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错,估计是故意给李光弼使绊子。
史思明瞅见唐军来挑战,故意装作失败,把各种物资扔得满地都是。唐军的将士们眼都急红了,一个个扔了武器就去抢那些战利品。哪知道,叛军忽然从山上冲下来,一通猛砍。
唐军一看情况不对,转身就溜。这一跑可远了去了,您猜怎么着,一直跑到三百多里外的山西闻喜那旮旯去了。
这也太邪乎了,虽说遭到叛军袭击有不小损失,也就几千人的伤亡而已,根本算不上元气大伤,咋就败得如此彻底?连远在战场之外的李抱玉都跟着跑了,连河阳都不要啦。
谁都能看得明白,李光弼被仆固怀恩等那些朔方军的将士们合伙给坑了。反正就是不听你的,非要让你打了败仗,故意给你使绊子,就是想让你走人。
鱼朝恩简直就是个大笨蛋,压根不懂这里面的情况,迷迷糊糊就成了朔方军的帮凶。为了给自己脱罪,他把失利的责任一股脑都赖到了李光弼身上。
李光弼心里有苦却没法讲,只能给朝廷上书承认过错。
唐肃宗可不傻,这一开始就是他设的局,可他没料到李光弼连朔方军都搞不定。没办法,他只好给李光弼换个地方,调到临淮去了。
【?郭李矛盾,朔方军是朝廷的一把双刃剑】
您可能会觉着挺奇怪的,李光弼跟朔方军能有啥纠葛呢?为啥朝廷非得把朔方军交给李光弼,而不是郭子仪呢?
李光弼是契丹族的,看过《神探狄仁杰》这部电视剧的朋友估计能记得里面有个叫“李楷固”的,这人就是李光弼的外公。
李光弼年少时就参了军,很受王忠嗣、安思顺这两任节度使的看重,在天宝十三载还短暂地当了朔方节度副使。
那时候,郭子仪担任九原郡太守和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跟安思顺在一块儿做事。可他俩关系不好,有材料记载,他俩从不搭话,见了面就瞪着眼。
后来郭子仪因丁忧离职了,李光弼却碰上了“幸福的烦恼”,安思顺非要把女儿嫁给他。大概是害怕安思顺和安禄山的关系,所以李光弼没同意,还辞了职,让安思顺特别没面子。
这次辞职,对李光弼来说,有个好事,也有个坏事。
好运气在于,没多久安禄山起兵造反,安思顺被冤枉说和安禄山勾结,结果含冤死去,全家都被流放了。要是他娶了安思顺的女儿,没准儿也得跟着遭殃。
倒霉的是,他辞职的时候,郭子仪被朝廷强行召回任职,成了朔方节度使。要不是李光弼辞职,朔方军节度使本该是他的。
郭子仪推荐之后,李光弼当上了朔方军节度副使,还从朔方分了 5000 人马,新建了河东军,他自己也做了节度使。(原来的河东军都跟着安禄山了)
就这段经历而言,李光弼跟朔方军的关系特别紧密,那恩怨又是打哪儿来的呢?
这和藩镇模式存在的毛病有关系,在唐玄宗开元中期的时候,府兵制没法弄下去了,就变成了募兵制。为能让运行更有效率,藩镇的募兵权、财权、行政权变得越来越大,慢慢有了“私兵”的趋势。在军队里只认自己的头儿,不认朝廷。
郭子仪带军那是相当有法子,他管理宽松,又能恩威并用,部下都特别拥护他,逐渐地,朔方军差不多成了郭家专属的私人地盘,谁也别想插手。
不是郭子仪故意这么弄的,藩镇制度肯定会导致这种情况,要不然安禄山哪有造反的本钱?
这就是郭子仪被免除朔方军节度使一职后,他的那些老部下一心想要干掉李光弼,还打算重新把郭子仪迎回来的缘由。
对于唐肃宗来讲,最让他心烦的就是朔方军势力过大,没有能牵制的力量,特别容易失去控制。之所以挑中李光弼,实际上并非是特别信任李光弼,而是为了拆解郭子仪。
人们老是讲唐肃宗、唐代宗昏庸,觉得他们不信任郭子仪。但实际上这压根不是信不信任的事儿,哪个皇帝敢把兵权交到别人那儿啊?
那些兵哥哥可真难管哟,之前李国贞不是被收拾掉了嘛,现在李光弼也管不了。
后来换成了出身朔方军嫡系的仆固怀恩,这仆固怀恩能把兵哥哥搞定,可搞不定和朝廷的关系,只有郭子仪两边都能处理好。
这就是那老头八十好几了还没法退休,一方面被朝廷压制,另一方面又不停复出的缘由。只要他现身,不管多厉害的人,都得跪下喊爷爷。
想想大唐帝国,由于推行藩镇制度,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可谁能想到,这个看似绝佳的制度暗藏着极大的危机,其伴生的结构性危害就像难以割除的癌细胞,最终把这个强盛的帝国给吞没了。
历史老是这样循环往复,瞅瞅咱们周围,那个独霸全球的超级大国,现今不也让所谓的先进制度给带进泥潭里去了嘛?
我敢说,它肯定会走向衰败,这在历史上都有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