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医学研究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听说了国自然基金委的大改革?是的,2024年的国自然基金申请,就像是科研界的“变形金刚”,变身啦!取消了这个限制,放宽了那个规定,简直是给了我们一张全新的作战地图。新的地图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如果还没准备好,别担心,上海交通大学的郑黎强教授将在1月10日晚上7点,为你开启【国自然申报修炼营】的终极关卡——医学国自然申请的准备策略与撰写技巧。

在这场科研竞标前期,需要明确准备工作。你得知道哪些是新颖的,哪些是必需的。评审们一般也会问两个问题:该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和重要性?申请人是否有足够的研究基础来开展该项目的研究?而你,作为申请者需要在课题调研、构思和学术积累上下足功夫,确保你的课题方向能够吸引评审的目光。接下来,就是申报的重中之重——撰写申请书。一份成功的申请书,需要你巧妙地将研究背景、创新性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这些内容搭配得恰到好处。尤其是标书中每个部分的内容如何科学,恰当的撰写都对项目的评审产生关键影响。例如申请书中罗列几个创新之处才是恰到好处的?如果写太少,会让评审专家觉得研究创新性不足;如果陈述太多,又会让人觉得该项目不是创新或者太平淡了。此次,郑黎强教授将在讲座中,教你如何将申请书的每个部分做到精致新颖,如何在写作时抓住重点,避免那些让人脱发的常见误区,让你的申请书在海量申请书中脱颖而出。最后,还有一个超级大惊喜等着你!为了让你在这场科研版的“甄嬛传”中脱颖而出,意得辑特别邀请了郑教授,这位国自然申请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为完成三场讲座学习并打卡的同学们提供1V1特训辅导。完成三场讲座的学习和打卡的同学都有机会获得与大牛教授的独家辅导与交流!
扫码添加公开课班长JOY即可报名参与讲座👇助力国自然成功中标▼
主讲人

郑黎强教授
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附属新华医院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兼职PI,主要从事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神经认知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方法学。2016-2017年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学院流行病学系访问学者。担任多本SCI杂志特约同行评议审稿专家和包括《中国医学临床影像杂志》在内等多本杂志特约编委。长期针对临床医生开展临床研究方法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学培训讲座和咨询工作,现已举办过超过百场讲座,具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