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硕博新手|如何快速入门科研和读好文献?

协凝蝶 2024-03-26 04:11:44
新晋医学研究生们总是对如何读论文、入门科研有着无数茫然,特别是脱离了固定的课堂教学环境,大部分知识都得靠自学和请教时,就更让人无从下手了。

医学论文最难看懂的地方就是疾病知识广阔、研究设计复杂、结果解读艰难。要看懂临床研究,就少不了要对疾病的诊断、分型、分类、治疗等等,具有很深的了解,才能知道这些论文是从哪点入手,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基础医学研究,又过于前沿,更多是一种尝试。

里面涉及大量的分子机制和通路,彷佛重温生理生化的痛苦。大部分人一开始面对浩瀚无涯的论文,一头扎进去,就如同海底捞针、盲人摸象,找不到方向。其实,找准读论文的方法,快速入门科研和读论文并不是妄想。

读论文最重要的两个维度,一个是精,一个是广。也就是说,在读论文时,要先进行筛选,哪些论文该精读,哪些论文只需要泛读就好了。这篇文章将从如何选择精读和泛读文献,如何进行精读和泛读,给大家介绍常用的论文阅读方法。

如何选择精读文献?

精读文献一定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之一,公认度高和发现新颖。

第一类:

领域Top期刊的高质量论文。

以干细胞治疗为例,《cell stem cell》是该领域的Top期刊,那我们首先应以关注的研究领域的关键词,搜索该期刊内高质量的论文。Pubmed检索“干细胞治疗”示例:

我们轻而易举就找到了题为“Human Stem Cell-Derived Neurons Repair Circuits and Restore Neural Function”以及“A First-in-Human, Phase I Study of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两篇,符合“干细胞治疗神经疾病”的需求。一般来说,这类热点话题,在领域Top期刊被找到的可能性非常大。各位医学生可以多挑一挑研究的内容,偏向于选择临床医学研究还是基础医学研究进行阅读,更有利于后续课题的模仿学习。

第二类:

发表时间近的高质量论文。

直接在Pubmed里检索关注领域的关键词,设定检索范围为近5年内。Pubmed检索5年内的“干细胞治疗神经疾病”文献示例:

检索到363篇符合要求的论文,用期刊影响因子判断论文质量高不高,对于新手来说,是一个简单又方便的选择,如选择IF大于10分的期刊论文。医学论文往往数量庞大,同一个疾病的切入方向也各又不同,这时我们选择研究方向更切合和IF更高的论文进行精读,准不出错。

如何选择泛读文献呢?

泛读文献最方便的方式是找高质量的综述来读。选择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且发表年份较近的综述,可以让你快速了解这个领域的最新发展。当然,不排除感兴趣的领域没有高质量综述,这时IF 5分以上的5年内相关文献可以作为泛读文献的选择范围。当然,再寻找泛读的医学论文时,可以多换一换关键词进行,以“神经疾病”为例,单纯检索神经疾病的符合率远不及细化到某一类疾病,比如重症肌无力、急性脊髓炎等等,更能帮助我们选择精确地泛读文献范围。

如何进行文献精读呢?

首先,医学论文往往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精读需要用大量时间学习这篇文献的内容,最好一次只专注于一篇文献。其次,精读文献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这篇文献的每一个细节,用于以后我们设计相类似的医学探究。毕竟,医学课题不同于其他学科,每一个疾病的不同研究方向,设计实验的方法和目的都不一样,模仿优秀的论文是最好的办法。精读好一篇高质量论文,是收获最多,能让你快速入门医学科研的第一步。下面从论文构成的几个部分来说一说,如何精读文献:

Part.1

Introduction

这部分是论文的背景和立意,建议先读。对于菜鸟来说,背景中每一句引用的文献,都可以再去看看原文。因为新手对于这一疾病的了解往往最多限于落后的课本,而对这个疾病的最新认知还不够了解。这一部分会充分解释目前该领域发展的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从这个角度解决问题。小小一段话,涵盖了领域前沿和重点难点。

Part.2

Methods

方法学对于新手来说是可以暂时忽略,最后来读的部分。因为大部分新手都还未亲自设计和做过实验,只需积累方法的名字,使用的目的,等到需要用于实际了,再专门学习也不迟。

Part.3

Results

医学论文的结果对于大多数新手来说都显得极为晦涩,因为涉及的图表类型和评价指标在不同领域具有很大差异。但高质量论文的结果书写都极为逻辑,只要把握好叙述脉络,就很容易读懂了。

首先,切忌一头扎进图表,而是要从整体来看,先看结果标题,弄清作者的叙述是按什么逻辑层层递进的,每一小部分想说什么。

其次,一般每个小结果都是总分总的格式,第一句表明要做什么,最后一句表明得到了什么结论。中间对图表的解释,都是支持性的证据。

最后,弄清每个小结果之间的联系。很多医学论文,前后从患者到动物再到细胞,结果之间不一定是递进的,而是并列在一起。

很多新手常常看不懂前后小结果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要着重去看作者连接句,其中解释了为什么接下来需要这样做,要引出什么。

Part.4

Disscussion

这一部分一般是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研究优点和不足的阐述,读懂Results部分后,再与之相对应地看,往往能看懂更多在结果部分出现的疑问。很多医学生对如何找到一个研究方向缺乏方法,多看看讨论部分,也许就会发现很多新的研究灵感的来源。

如果进行文献泛读呢?

泛读应该在精读之后进行。因为泛读对读论文能力的要求比精读更大,新手应该精读多篇论文,对读论文更加得心应手后,再进行泛读。泛读时,基本上先看摘要,对文章要讲的内容进行大体的掌握,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大致的阅读。即使是一个小的医学领域,由于涉及的分子机制、信号通路等等,具有很多不同发现,很难让人在读完后完全记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时候,你可以用写综述的方式记录泛读过的文献,或者将文章标题摘要截图粘贴于PPT内,进行一个汇总。这样才能更好地反过来,看看这个领域内有目前哪些发现,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部分等等。众所周知,医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科研挑战,疾病知识广阔、研究设计复杂、结果解读艰难……而我们的公益讲座“意得辑公开课”大课堂针对医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超干货讲座,从研究课题撰写,SCI撰写,到选刊投稿,职业发展……为医学生在发表和发展道路上指明方向。意得辑自与“协和八”合作以来,为广大科研粉丝提供课论文服务专享优惠:

下单输入代码【XIEHE】享全场润色、翻译9折特惠!

0 阅读:0
协凝蝶

协凝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