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李银桥被批评后,心里委屈,泪流不止,毛主席:又是江青?

兴衰五千年 2024-09-29 09:25:55

李银桥在毛主席的身边工作了15年,对毛主席很有感情。

然而,在提到江青的时候,李银桥却不愿意多说。似乎,在他的心里,对江青有着许多意见……

1948年3月26日,毛主席和江青一行来到山西兴县蔡家崖。此时,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和政委李井泉等人已经在村口迎候了。

看到毛主席后,贺龙立即上前,向毛主席敬礼,并握了手,说:“主席啊,你可到河东来啦!你来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看到熟悉的老战友,毛主席的心里也十分高兴,便笑着说:“见了你们,我很高兴。”

得知贺龙将自己的窑洞腾出来让他和江青一家居住,毛主席说:“你给我们安排别的房子住就行了,我住你这里,你还得搬走,何必这样麻烦呢!”

听到毛主席如此说,贺龙笑着说:“主席,我们这里的房子都不错,我现在住的房子,也比你在陕北打游击时的房子好得多,主席住在这里便于休息。”

此时,由于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全国规模的进攻,形势明显得到了好转,也能搞到一些鸡鸭鱼肉了。

在见到毛主席的时候,贺龙仔细地打量了毛主席的全身,发现毛主席有些瘦了,便在给毛主席准备精神食粮的同时,也给他送来了一些腊肉和鱼,给毛主席改善生活。

然而,在形势好转的同时,江青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再像困难时期吃黑豆也没有意见了。

此时,江青虽然还按照转战陕北时期,称呼毛主席为“老板”,但在吃饭方面,江青却开始变得有些讲究了。她不但想吃鸡、想吃鱼、想吃肉,而且每天一定要吃一点蔬菜才行。

如果没有蔬菜吃,江青便会按着她的心口窝,说她的胃不舒服。实际上,她就是想吃蔬菜了。对此,曾帮助毛主席和江青带他们的女儿李讷的韩桂馨说:

“困难时,天天吃黑豆她也没意见,现在有米有面偶尔也能吃到肉了,她却意见多起来。咸了淡了,油大油小,总是不对口味。她甚至对毛泽东也挑剔起来,绕山绕水地说毛主席头发蓄得太长,不修边幅,吃东西太辣太咸,不懂饮食卫生,掉到桌上的米粒菜叶不该拾起来往嘴里送。”

毛主席是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虽然条件好了,但毛主席还是非常节俭。他总是说后方不打仗,能省一点是一点,把省下来的东西送到前线去,那里的战士们更加需要。

毛主席虽然不讲究伙食的好坏,但却有喜欢吃的东西。毛主席最喜欢吃的,除了辣椒,就是红烧肉。尤其是连续几天高强度的工作之后,毛主席总是说:“能不能帮我搞碗红烧肉?肥点,我想补补脑子。”

听了毛主席的话,李银桥便会到厨房去,让师傅给毛主席做一碗红烧肉。看着毛主席吃得很香,李银桥的心里也是高兴的。

然而,江青却对此看不惯。她说:“老板岁数已经不小了。吃肥肉多了不好。现在形势好转又不是没条件,多吃点鸡鱼蛋,吃点瘦肉更好。”

事实上,江青是懂得一些营养学的。她的说法,也不能完全说是错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虽然过量不好,但要是完全断绝,那也是不利于精神方面的健康的。

有一次,毛主席在连续工作了三天后,对李银桥说:“银桥,我饿了,你想办法弄碗红烧肉来,还要肥的,我补补脑。”

对于毛主席这段时间的饮食,李银桥是清楚的。那两天,毛主席每天只吃两餐素面或麦片粥。因此,毛主席想吃一点红烧肉也是正常的。

于是,李银桥便按照毛主席的吩咐,让师傅准备红烧肉了。

很快,这件事情被江青知道了。她皱着眉头对李银桥说:“真是改不了的农民习气!你不要弄了,贺老总不是送来腊肉和鱼了吗?给老板做得有滋味些。什么不比那碗红烧肉强?”

在江青的干涉下,红烧肉便没有做成。

那天,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发现没有红烧肉,立即发了脾气,斥责李银桥说:“你怎么回事?交代了的事情为什么不办?是办不了还是不想办?啊!!!”

听到毛主席责备,李银桥的心里十分委屈,但他却只能看着江青,希望她能说句公道话。然而,江青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由于不能当着毛主席的面说出没有上红烧肉的原因,李银桥站在那里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不住地流泪,以泪水来表达对江青不主动承担自己责任的不满。

对于李银桥,毛主席还是很了解的。他知道李银桥不会无缘无故地哭泣,便没有再说话,草草吃了几口饭后,走回了办公室,并将李银桥叫了进来。

看到李银桥后,毛主席向他道了歉,说:“我发脾气不对,可是……怎么回事?又是江青?”

此时江青虽然不在身边,但她毕竟是毛主席的夫人,李银桥也不能实话实说,便只好保持了沉默,眼泪再次流了出来。

对此,毛主席认为不能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便再三追问。于是,李银桥只好将实话说了出来。

听了李银桥的话,毛主席生气地说:“我就是农民的生活习惯,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吃饭不要她管,今后我吃我的,她吃她的。就这么办了!”

此后,除了偶尔和江青在一起吃饭外,毛主席和江青真的就变成了各吃各的。就算是在一个桌上吃饭的时候,两人也是各吃各的饭,各吃各的菜了。

0 阅读:189

兴衰五千年

简介: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