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毛泽民发妻探望毛主席二姑后人3张合影,感谢30年前救命之恩

醉卧沙场红尘情 2024-12-16 10:20:38

留守的小脚妻子,令毛主席尊敬的“四嫂”

农历1895年12月22日,王淑兰出生在湖南湘乡团田刘家湾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她生性开朗活泼,勤快麻利,5岁时被强行裹了小脚,没有进过学堂,17岁受父母之命,嫁到韶山冲上屋场,与毛泽民成婚,王淑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子,可没想到,嫁到毛家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王淑兰和公公婆婆相处7年,在这7年间,她孝敬公婆,勤劳持家,辅助公公和毛泽民干农活、做生意,支持毛泽东、毛泽覃去城里上学,受到了一家人的夸赞,她也是毛主席一直尊重的“四嫂”。

1919年,是毛家最不幸的一年。10月,毛泽东的母亲去世,不久,毛泽民和王淑兰6岁的儿子毛远益患急性肝炎,也不幸夭折。1920年1月23日,毛泽东的父亲也因患急性伤寒病逝,热闹的大家庭突然逝去3个至亲,大哥毛泽东经常不在家,毛泽覃随大哥在长沙上学,是毛泽民和王淑兰在艰难地支撑这个家,1922年5月,王淑兰又生下了女儿毛远志。

受大哥和大嫂杨开慧的影响,一家人跟着舍家闹革命,王淑兰于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前夕,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和杨开慧最后一面成了诀别,其实,毛泽民和王淑兰、毛泽覃和周文楠,他们的最后一面都是诀别,从此,三位妻子带着孩子过上了担惊受怕、东躲西藏、多次入狱的日子。

王淑兰,一个没文化的小脚女人,开始了几十年的留守生活,到处漂泊、乞讨、流浪,最艰难时,是毛主席二姑的儿子收留了她们母子三人。

王淑兰母子去上海找毛泽民无果,万般无奈,步行400多里投靠亲戚

1929年,王淑兰第二次入狱时收养了烈士罗醒8岁的儿子,改名毛华初。

出狱后,地下交通员孔福生同志把王淑兰一家三口送到长沙东乡榔梨隐蔽起来。在此期间,杨开慧被敌人杀害,毛泽民协同组织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解救到上海。王淑兰想走出困境,她决定去上海找毛泽民。

1931年冬,王淑兰带着11岁的儿子毛华初和10岁的女儿毛远志,在毛泽华(烈士毛泽建的亲弟弟,后牺牲)的陪伴下去了上海。

没想到,一行四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上海,却得到毛泽民已转移苏区的消息,她们不得已又返回长沙。

长沙的街头风声鹤唳,王淑兰为了寻找一个栖身之地,她把孩子安排到榔梨乡下,踮起一双小脚,独自一人步行去400多里外的华容去寻找亲戚。

当时,受到追捕的不仅仅是毛家兄弟一家人,跟着他干革命的亲友也在追捕之列,逃难到华容的亲戚就是毛主席二姑的儿子贺晓秋,同时去华容的还有外婆文家的亲戚。

毛泽东有两个姑姑,二姑嫁贺姓,韶山乡韶光村人,贺晓秋是毛泽东二姑父的侄子,贺晓秋育有两个儿子,长子贺林生,次子贺凤生,因毛泽东姑母姑父的儿子早逝,贺凤生便隔代过继给他们承嗣。

贺晓秋(1896~1960)是毛泽东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的支持者,1925年8月,反动派捉拿毛泽东,是贺晓秋等冒着生命危险把毛泽东送出了韶山。后来,贺晓秋举家迁往湖南华容。

贺晓秋在华容也是给地主家做长工,家境贫寒,当他看到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四嫂时,惊讶不已,而王淑兰已经几年没见到过亲人,她再也忍不住心酸的泪水,放声哭了起来。

贺晓秋夫妇生性善良,王淑兰向贺晓秋夫妇讲了这几年的遭遇和目前一家人的无奈,贺晓秋不由分说地凑了点钱租了一辆马车,将毛华初、毛远志兄妹接了过来,王淑兰母子终于摆脱了危险,虽然住的是简陋的窝棚,但有了家的温暖。

可是,家里突然多了三张嘴,靠贺晓秋做长工,一家人吃饭就成了问题。在乡下,王淑兰也找不到了缝补的活计,她不想太拖累好心的亲戚,为了填饱肚子,她狠心把儿子送给地主家放牛、做工,把女儿送给傅家当童养媳,她自己挖野菜、刨菜根维持生计。

1935年,王淑兰和孩子又回到了韶山。1938年,王淑兰把毛华初和毛远志送去延安,找他们的父亲和大伯,而她自己转身投奔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王淑兰又踮起一双小脚,开始了自己的“长征路”,衡阳、临武、嘉禾、桂阳、广西桂林等抗日战场都留下她的足迹。

八年抗战,她送情报、筹粮、宣传,或与战友们一起,或与组织失联单枪匹马寻找组织,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王淑兰心系毛家,“我生是毛家人,死是毛家鬼!”

王淑兰是位传统女子,她一生没有再嫁,对毛泽民忠贞不二。

当毛泽民的第二任妻子钱希均来看望毛华初时,王淑兰怕儿子想不开,就劝说儿子:你父亲长期在外,需要个贴心人照顾他。

1950年,当王淑兰知道毛泽民的第三任妻子朱旦华和儿子毛远新生活在南昌时,她执意去家里看望她们,看着可爱的毛远新,她疼爱不已,“这是润莲的骨肉啊!”还拉着她们母子俩去照相馆合个影。

而钱希均和朱旦华两位老红军,也把毛华初和毛远志当成自己的孩子。

一次,钱希均来到湖南,听说毛华初病了,在宁乡的灰汤疗养院治病时,她便驱车一百多里前去探视。

疗养院的门卫见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开口就要找身为副厅长的毛华初,以为是来找他办事的,便问:“您有何事?”

钱希钧大大方方地说:“我是她母亲。”

在钱希钧的心目中,毛华初、毛远志、韩瑾行就是她的亲生儿子、女儿、儿媳妇。

在毛家人的心目中,她们不仅是亲人,还是战友,革命情谊大于天,她们都不曾忘记初心,这怎能不令人们敬仰、怀念!?

王淑兰三次去华容探亲,不忘亲人当年的救命之恩

1954年,王淑兰带上节省下来的微薄的工资,加上每月儿子儿媳给的零花钱,拎起小布包,她迫不及待要去华容看望贺晓秋一家人。

此时,毛华初已是湘潭县委书记,他通过华容县委打听到贺晓秋一家还在老屋居住,联系上贺家人后,便安排母亲起程。

“妈妈,我送你过去,路程很远!”

“华初,你就送我到县里,车不要开进村子,太招摇。”

“那边不通汽车,你的腿走不了这么远的路,你已不是当年啦!”儿子着急了。

“没问题,你要贺晓秋的儿子赶个牛车到县里接我好了。”

贺晓秋吩咐儿子贺凤生用有扶手的椅子做了一副杠子,再垫上一层薄被柔软舒适,把四嫂抬回了家里。

20多年后与贺晓秋相见,两双饱经磨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四嫂,熬过来了,熬过来了!”

“我只要不死,一定会来找你们的!”王淑兰回忆起20年前的艰难日子,老泪纵横,贺晓秋的救命之恩她一直记在心里。

1963年9月,王淑兰第二次来到华容,遗憾的是贺晓秋夫妇已于1960年去世,贺凤生早已入党,并担任生产队大队长,党支部书记。王淑兰备感欣慰,与大家合影留念。

1963年11月,王淑兰受华容县委的邀请,又一次来到华容,她用切身经历讲述毛家的革命往事。

从华容回来后,王淑兰感到腰疼,她认为是下乡累了,歇歇就好了,谁知病情发展很快,坐立都困难。

儿子赶紧将她送到湖南湘雅第一附属医院,一检查,仿佛是晴天霹雳,王淑兰患上了“骨髓癌晚期”,命运又给她一次大挑战。

经过半年多与病魔的抗争,1964年7月6月,王淑兰走完了68岁的一生。

“我要回韶山,我喜欢热闹的地方!”

“我累了,走不动了,我将永远守护着韶山冲上屋场这个家!”

这是王淑兰的生前遗愿。

0 阅读:19

醉卧沙场红尘情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