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法试验考试准侧

小菊儿 2023-10-23 08:59:17

考核项目

分数

评分要点

应会

(操作)

砂浆回弹法、混凝土回弹法、钻芯法

1、试验准备

10分

(1)砂浆回弹法试验准备:

a.检查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0”处。1分

b.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率定,钢砧应放在刚度大的平地上;1分

c.每个方向率定时应连续向下弹击三次;2分

d.率定试验分四个方向进行,且每个方向弹击前,弹击杆应旋转90度;5分

e.查看仪器绿标识处,仪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1分

(2)混凝土回弹法试验准备:

a.检查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0”处。0.5分

b.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1。0.5分

c.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率定,钢砧应放在刚度大的平地上;1分

d.每个方向率定时应连续向下弹击三次;2分

e.率定试验分四个方向进行,且每个方向弹击前,弹击杆应旋转90度;5分

f.查看仪器绿标识处,仪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1分

(3)钻芯法试验准备:

a .选择正确的钻头直径;2分

b.检查钻芯机是否具有足够的刚度、操作灵活、固定和移动方便,并应有水冷却系统。2分

C.钻芯机在未安装钻头之前,应先通电检查主轴旋转方向(三相电动机)。2分

d.游标卡尺、钢直尺、塞尺、角度尺状态正常,检查精度是否满足要求;2分

f.查看仪器绿标识处,仪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2分

2、现场检测操作及读数

30分

(1)砂浆回弹法现场检测操作及读数:

a.测区灰缝砂浆表面应清洁、干燥、测试面如有饰面层、粉刷层、钩缝砂浆、浮浆、油垢等,是否用8mm厚的砂轮将暴露出灰缝砂浆打磨干净平整后再进行测试。磨掉表面砂浆的深度应为5-10mm,且不应小于5mm。

2分

b.测位宜选在垂直墙的可测面上,并避开门窗洞口及预埋件等附近的墙体(一面墙只能为一个测区,一个测区画不少于5个侧位)。3分

c.墙面上每个测位的面积宜大于0.3㎡(大于0.55m*0.55m)。3分

d.每个测位内均匀布置12个弹击点。相邻两弹击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mm。3分

e.选定弹击点应避开砖的边缘、灰缝中的气孔或松动的砂浆。2分

f.在每个弹击点上,是否使用回弹仪连续弹击3次,第1、2次不应读数,应仅记读第3次回弹仪,回弹值读书应估读至1。4分

g.测试过程中,回弹仪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轴线应垂直于砂浆表面,且不得移位。

2分

h.在每一测位内,是否选择了3处灰缝,并应采用工具在测区表面打凿出直径约10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砌筑砂浆的碳化深度。3分

i.正确清除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不得用水擦洗。2分

j.正确使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砂浆交界面到灰缝表面的垂直距离,能正确找到颜色变化交界处;2分

K.每个孔洞碳化深度值是否测量三次。4分

(2)混凝土回弹法现场检测操作及读数:

a、画的测区位置是否与构件边缘距离不大于0.5m,且不小于0.2m;测区布置是否均匀分布;2分

b、测区的面积应不大于0.04㎡(小于0.2m*0.2m);3分

c、是否对测区表面清洁,表面不平时是否打磨混凝土表面;2分

d、测区正确选择混凝土浇筑侧面,正确标识(10个测区,每个测区划16格);4分

e、操作回弹仪回弹时,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做到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2分

f、每个测区读取16个回弹值,回弹值读数精确至1;2分

g、测区内测点分布均匀,相邻两测点的距离不小于20mm;1分

h、同一测点是否只弹击一次,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2分

i、测量碳化深度值位置的选择是否是在测区内,且混凝土表面密实,有代表性;2分

j、用工具形成的孔洞深度和直径满足准确测量测量碳化深度值的需要,正确清除孔洞内的粉尘和碎屑,不能用水;2分

k、正确使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碳化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能正确找到颜色变化交界处;2分

l、每个孔洞碳化深度值是否测三次,每次读数精确至0.25mm。4分

M、是否凿3个及以上测区数或孔洞。2分

(3)钻芯法现场检测操作及读数:

a.是否进行钢筋探测仪扫描钢筋的步骤,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3分

B.是否检查现场水电情况。2分

C.钻芯机就位并安放平稳后,应将钻芯机固定,固定的方法应根据钻芯机构造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钻取芯样时应控制进钻的速度。1分

D.芯样应进行标记(有外业钻芯记录)。当所取芯样高度和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重新钻取芯样。(标准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不宜少于15个,小直径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不宜少于20个)。2分

E.钻芯后留下的孔洞应及时进行修补,采用比原设计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

2分

F.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在芯样试件上部、中部和下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共测量六次,取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芯样试件的直径,精确至0.5mm。5分

G.芯样试件高度用钢卷尺或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1.0mm;4分

H.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芯样试件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0.1°;4分

I.平整度用钢板尺或角尺紧靠在芯样试件端面上,一面转动钢板尺,一面用塞尺测量钢板尺与芯样试件端面之间的缝隙,取最大缝隙为芯样试件的平整度;4分

J.锯切芯样宜使用双刀锯切机,芯样补平装置除应保证芯样的端面平整外,尚应保证芯样端面与芯样轴线垂直。2分

K.抗压芯样试件的端面处理,可采用在磨平机上磨平端面的处理方法,也可采用硫磺胶泥补平,补平层厚度不宜大于2mm。抗压强度低于30MPa的芯样试件,不宜采用磨平端面的处理方法;抗压强度高于60MPa的芯样试件,不宜采用硫磺胶泥或环氧胶泥补平的处理方法。1分

3、检测记录表填写

10分

(1)砂浆回弹法检测记录表填写:

A.每一个方向的率定平均回弹值应为Rm=74±2,精确至1。2分

B.回弹记录中检测依据、设备编号、环境温度,检定有效期等,填写是否正确;2分

C.正确计算测位平均回弹值(每个测位所测得的12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其中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取平均值);精确至0.1。3分

D.测量碳化深度值是否填写正确并修约。应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3次,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0.5 mm。3分

(2)混凝土回弹法检测记录表填写:

A.每一个方向回弹仪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0±2,精确至1。2分

B.回弹记录中检测依据、设备编号、环境温度,检定有效期等,填写是否正确;2分

C.正确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取平均值);精确至0.1。3分

D.测量碳化深度值是否填写正确并修约。应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3次,每次读数应精确至0.25mm;应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0.5 mm。3分

(3)钻芯法检测记录表填写:

A.外业钻芯记录时,是否检查芯样的外观质量判断有效芯样,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宜为1.00;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一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芯样内的钢筋应与芯样试件的轴线基本垂直并离开端面10mm以上;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1分

B.内业记录时,用游标卡尺在芯样试件上部、中部和下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共测量六次,取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芯样试件的直径,直径测量精确至0.5mm,高度测量精确至1.0mm;是否计算了实际高径比高径比(H/d)小于要求高径比的0.95或大于1.05;2分

C.是否计算了沿芯样试件高度的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大于1.5mm。1分

E.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芯样试件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0.1°;是否判断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大于1°。1分

F.是否判断抗压芯样试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大于0.1mm;一般仪器测量不平整度最小分度为0.02。1分

G.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及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考官出题三个力值,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不再进行数据的舍弃,而应按有效芯样试件(不应少于3个)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中的最小值确定,精确至0.1 MPa)。4分

应会

(操作)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间距检测

1、试验准备

10分

a.钢筋扫描仪开机各项功能正常;1分

b.钢筋扫描仪电量达到80%及以上;1分

c.检测前应采用校准试件进行校准,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mm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1mm,钢筋间距检测的允许误差为±3mm。6分

d.游标卡尺状态正常,查看精度是否满足要求(0.1mm),不能选择钢直尺;1分

e.查看仪器绿标识处,仪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1分

2、现场检测操作及读数

30分

a.钢筋探测仪开机后仪器预热2min并远离金属物体调零;5分

b.在仪器上设置被测钢筋公称直径及保护层厚度量程范围;2分

c、沿被测钢筋轴线方向选择相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板应测6根钢筋;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10分

d、读取第一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在第一次检测的位置重复检测一次,读取第二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且两次的检测值相差不大于1mm,用粉笔标记该点保护层厚度值; 5分

d、梁、柱构件测试面一侧的主筋逐一检出并在构件表面标记位置,墙板构件测试面一侧连续检出7根钢筋并标记位置,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间距;8分

3、检测记录表填写

10分

a、计算各检测点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检测值并评定是否合格;精确至1mm;钢筋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3分

2、统计计算墙板构件的钢筋间距平均值并评定是否合格;精确至1mm。3分

3、检测依据填写正确;2分

4、检测数据及结果值填写正确并修约。2分

每个考生所用材料:提供砂浆回弹法、混凝土回弹法、钻芯法、保护层检测试件;相应配套仪器、钢砧、校准试件及记录表格等。

4bfnE����c_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