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这一清代宫廷特有的配饰,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讲究?

爱喝水的兔子 2025-02-12 21:37:23

朝珠是清代官员和后宫女性身份地位的象征,其讲究之处颇多。

首先朝珠的构成十分严谨,通常由108颗主珠串成,每27颗间穿入一颗大珠,共四颗,称为分珠,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这108颗珠子还寓意着一年中的12个月、24节气、72候,展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朝珠的材质更是多样,包括东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多种珍稀材质,这些材质的选择与佩戴者的身份品级紧密相连。

例如,东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可以使用,明黄色绦带为皇帝专用,金黄色则为太子所用。

官员们则根据品级佩戴不同材质的朝珠,如珊瑚、翡翠等。

佩戴朝珠时也有严格规定,男女有别。

男子佩戴时,三串“纪念”中两串在左,一串在右;

女子则相反。

此外,朝珠的佩戴场合也有讲究,如皇帝在祭祀时会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质地和颜色的朝珠。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