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27国、北约秘书长及英国首相均受邀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重要会议,主要议题是如何增强欧洲对俄罗斯的防御能力。所有这些参与者——27个成员国加上北约秘书长和英国首相——将共同探讨欧洲如何抵御俄罗斯,并考虑如何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实施的新关税政策。
此次会议由欧洲理事会主席定性为一次关于欧洲自卫的闭门协商,尽量低调处理,以免引起过多关注。这不是一个正式的高峰会;我们只是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并不会做出最终决策。此外,会议气氛较为温和,并未过于紧张。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个缺少美国参与的“自由联盟”似乎正在逐步形成。
如今看来,美国采取这样的立场确实值得注意。随着英国脱离欧盟,它与美国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成为英美的核心盟友之一。现在,它们正在独立地召开重要会议,而不再包括美国。这种变化在过去四年里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如今局势的发展也是迫不得已的结果。
目前,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在上述会议中宣布,丹麦同意让美国进一步增加在格陵兰岛上的军事存在。这一举动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与此同时,参议员卢比奥昨日透露,他在与巴拿马总统的谈判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巴拿马已决定不再续签与两家香港公司合作运营的港口合同。相关方面正在进行详细的核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终止合同。
然而,在解除合约的过程中必须谨慎行事,以避免引发法律纠纷或高额赔偿的风险。因此,当前的重点在于寻找适当的依据或理由作为终止合约的基础。另一方面,特朗普表示将尽快与巴拿马总统通电话,争取推动该事件的解决进程。综上所述,尽管巴拿马港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最终结果尚不确定,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此事可能会得到缓解。这一切的变化应该归功于特朗普政府及其支持者的工作成果。
现今而言,尽管特朗普未能如愿将运河掌控于美国之手,但其一系列举措最终促使巴拿马坚定地站在了这一边。可以说,这对美国来说也是一种成果。至于丹麦方面,则正在效仿巴拿马的做法,探索一种折中方案。
鉴于特朗普的主要理由在于安全考虑——由于中俄船只频繁出现在该岛屿周边,而现有的美军基地力量显得相对薄弱,丹麦建议可以增加驻军人数来解决问题。丹麦表示自己将投入20亿美元用于加强防卫,并且已得到法、德等国的支持,承诺派出部队协助。
如此一来,原先的安全顾虑便得以消除,从而不再有抢夺的理由。因此,通过当前方式处理此问题确乎具有正面意义,不过基本矛盾似乎已被缓和。此外,欧盟正迫切期望与特朗普尽快商讨关于关税纠纷等事宜,以恢复双方的良好沟通。
然而现阶段存在的唯一不足是,美国商务部长鲁斯纳克的正式任命或许还需时日,据今日所见,相关委员会已进入审议阶段,小肯尼迪等人也参与其中,预计批准过程较为顺利,除非遇到意外阻碍,否则其余环节均不会出现问题。
谈及美国与欧盟之间的互动,昨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发表声明,警告特朗普若对欧盟进口商品加征新税,欧盟必将坚决反击。她进一步指出,贸易战可能引发大量岗位流失,特别是在美国境内的欧洲企业直接或间接支持着约45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包括350万名美国员工)。
这意味着一旦爆发贸易战,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将十分庞大,后果不堪设想。自特朗普执政以来,至今已有近半个多月时间,期间却始终未与欧盟及冯德莱恩建立任何形式的联系。甚至有人质疑,即便只是简单的通个电话也不曾有过,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为此,欧盟计划召开紧急会议,深入剖析局势并寻求应对策略,可以预见,形势并不乐观。
如今美欧关系已远非昔日可比,紧张态势愈发明显。冯德莱恩再次呼吁重启与中国间的经贸对话,明确表达出对调整现有贸易格局的意愿,此举无疑给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了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