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拉上窗帘
最近又发生飞机上因为座椅倾放而打架的事情。现在脾气暴戾的国人越来越多,一言不合便拳脚相加,甚至动刀子。这种事情在地面上比较好处理,因为我国地面上警力丰富。但在空中就很麻烦,可能会严重影响民航安全。
图:川航A350-900客机 摄:拉上窗帘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打开舱门,这种事情在韩国已多次发生。韩国乘客打开舱门的真正原因还不知道,但两个人打到兴起,优胜者打开舱门把失败者扔下去,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或者失败者为了泄气,打开舱门报复,也有可能。
另一种可能是影响平衡,战至酣时,动作力度难免过大。这时周边乘客特别是妇孺为免受波及,或许纷纷躲避。若太多人员同时向机头或机尾移动,则可能影响平衡,危及整机安全。
矛盾若发生在安全出口附近,风险就会更大。一是安全出口的把手很显眼,顺手就能获取。二是安全出口处相对开阔,易于施展孔武之气。飞机看似结实,其实内层壁板很薄,用力抠取便能揭下一大块。无论进攻或遮挡,导致电线等裸露,也不安全。
图:客舱内打斗,很不安全! 摄:拉上窗帘我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暴戾之气本不该如此严重。究其原因,“可倾斜座椅”是矛盾根源。随着客舱座椅越来越密,倾放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关于这个问题拉总已多次撰文评述,现在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只要多广播几遍“调节座椅前,请与后排乘客商议”。
西方厂商将飞机客舱座椅设计为“可倾斜”,就像不靠谱的边境线一样留下了无尽的麻烦。它使居中空间的使用权变得模糊,引发矛盾。当务之急是必须从法律上明确这片空间的所有权,并正式向乘客通告。
若认定座椅的可倾斜空间属于前排,则后排应无条件服从,也就是说在前排乘客倾放座椅时后排乘客不得提出任何异议。若认定座椅的可倾斜空间属于后排,则前排乘客必须在征得后排乘客同意后,才有权向后倾放。这样一来乘务组有了依据,也就不会再搅和稀泥。
或者如果仍然搅和稀泥,也至少提醒前排乘客注意素质,例如要求前排向后倾放之前,必须提醒后排乘客,免得饮料打翻等。
图:应该明确空间使用权 摄:拉上窗帘座椅倾放问题在一些国家不存在,例如日本、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但是在俄罗斯、美国和英国,都时有听闻。有些航司采取“驼鸟”政策,将座椅锁死无法倾斜。然而这样很不舒服,特别是夜间长途飞行时非常倒霉,既影响健康,也不利用航司做生意。我国是世界第二民航大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智慧。我国有很多民航独特现象,例如“撒币”。现在许多机场在廊桥张贴“禁止撒币”提示,就展现出了我国独领风骚的气势,那么拉总在此建议:
也在廊桥上张贴提示:向后调节座椅前,请与后方乘客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