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请一个流量明星,却让所有明星跪着看完,这档豆瓣评分9.1的国产综艺天花板《我在岛屿读书》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不得不提节目的三位神仙级常驻嘉宾,文坛顶流三剑客,余华、苏童和莫言,三人肩负着弘扬文化的重任,远赴海南分界洲岛畅谈文学,却一不小心承包网友全年的笑点,其中余华简直是观众的快乐源泉。
当苏童穿着崭新而体面的正装时,他直接花衬衫加花裤衩闪亮登场,毫无知识分子的包袱。早起录节目他昏昏欲睡,站着打盹。听到有糕点吃他立马惊醒,主打一个挨困可以挨饿不醒。莫言因有事耽搁晚到三天,余华接他时故意带上一本《等待戈多》,读两行就望了一眼,看莫言到底啥时才到。
等人员终于全部到齐,一群文坛大佬便围坐在一起,挨个回忆青春岁月。观众这才知道,看似高高在上的大文豪们曾经竟然那样接地气。比如余华看金庸也会跳过恋爱部分,直接到精彩的对打环节。与此同时他还不爱看古龙,原因是古龙老是喜欢下毒,没有打的部分那个人就被毒死了。在余华的嘴下,在枯燥的话题他也能聊出花来。
说到《活着》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余华的评价是,看完以后感觉不是他的小说,因为张艺谋有他的精彩想法,电影不同于小说,表现出来的内容要更加精彩,他觉得张艺谋不忠于原著是对的。理由说的很合理,但观众纷纷怀疑余华纯粹是懒得管,毕竟当初孟京辉想要把他的小说改编成话剧,他的态度相当好笑。
反正是你想怎么改就去怎么改,这个话剧如果成功了,那么你们直接去赞美演员和话剧,如果失败了,你们也直接去找他们,不要来找我。而且他对翻译的态度也是他爱怎么翻译就怎么翻译,我的思想就是永远不要来问我。但有时翻译不得不给余华写信,因为马大哈余华的书里常常有低级错误,翻译这次又在文字里边发现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主人公的名字到后来就变了一个人,只能向余华求证。
这些新奇的文学大佬青春往事,听得几个来做客的年轻作家津津有味,但最让大家欲罢不能的还是听他们聊从前那些读书写作的糗事。那时由于纸张不足,书籍供应紧张,想看到好书必须早早去排队购买。如果不小心睡过头,就会落得和苏童一样的下场。
79年高中生的时候苏童去买书,就刚开放的时候就什么书都没有了,就买到一本微积分,文学书都卖完了,不用抢完了,就这本书你要不要?那就要吧。苏童虽然没得选,但好歹能读到本完整的书。他的老友作家程永新更惨,他抢到的小说《高老头》堪称破烂。看的是候没有封面,然后当中只有那么一页,前后都掉了很多,结果还没有结尾。但那时没办法,有东西看就好了,能够看一段已经挺不容易了。
读书都如此不易,写作就更加艰难。曾经余华因生活所迫和莫言同宿舍创作,却因下笔的动静太大,把莫言吵得差点向他索赔,但你别以为莫言就很无辜,他可险些断送崔京生的作家前途。崔京生跟余华说他本来写的很好,就是被莫言给耽误了。因为莫言写到激动的时候,他的腿会抖动的,然后那个地板就会有声音,崔京生说他就写不下去了,本来他自己也是个大作家。
果然文化人吐槽起自己人来,那是既稳又准还狠。莫言吐槽余华出国非要去买邦邦硬的皮夹克,说皮夹克那硬得像盔甲,最主要那个衣服上还没有意大利的商标,然后服务员拿了一箩筐的商标说你随便拿吧。只要一说到往日趣事,他们的嘴就像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
尤其当他们几十年的好友,摄影家肖全携带着自己的纪实摄影代表作《我们这一代》登岛做客时,几位文坛老baby更是激动的语无伦次,只因《我们这一代》记录着海量包括余华、莫言、苏童在内的中国文艺黄金时代里,一线文艺工作者们年轻时候真实的瞬间与从未公开的往事。肖全以镜头为笔,一张照片一个故事的将一代文坛艺圈人的青春岁月真实呈现在读者眼前。
从中你不但能看到余华搞笑男的黑历史,读到苏童魔幻的离谱的成名路,还能了解到当今文艺圈所有你叫得上名字的大佬们风华正茂时的真实生活。走入《我们这一代》的世界,你便仿佛加入了大佬们的围炉谈话,沉浸式与文学共舞,与文人交杯。提升自我情操的同时,还能学会用大脑思维看待生活,从而丰盈自我充实内心,最终达到富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