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低价车终于要来了,不过很可能是“缩水版”

车行放大镜 2024-11-01 15:34:37

技术降本难度大,特斯拉明年推出的低价车,很可能是“缩水版”,是基于现有平台开发的过渡性产品,而不是之前高调宣传的全新一代平台、成本降低50%、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革命性产品。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立志于改变人类未来的科技狂人,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非常善于“画饼”。凭借出色的“画饼”能力,他一次次打败资本市场上的空投机构。

虽然马斯克画下的“大饼”有不少成为现实,比如进入壁垒森严的航空航天业并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突破电动车的技术障碍大规模普及电动车,但也会经常跳票拖延,比如带来交通革命的自动驾驶、2.5万美元的低价车,迄今尚未兑现。

过去10多年,马斯克在特斯拉低价车项目上的态度反转又反转,尤其最近这次看起来前后矛盾的表态,令外界颇为困惑。近期还有部分媒体报道特斯拉放弃低价车项目,这其实是断章取义。

梳理马斯克在特斯拉低价车上的前后表态,《出行放大镜》认为,特斯拉的低价车肯定要推,只不过此低价车非彼低价车。

01

三年又三年 外界望眼欲穿

2018年8月,在3.5万美元左右的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引发购买热潮之际,马斯克接受了科技视频作者Marques Brownlee的采访,这位UP主问马斯克,特斯拉将来是否还会推出比Model 3更便宜的车型?

马斯克回答说:“最终推出2.5万美元的车型,这是特斯拉可能做的事情,不过即使是我们尽最大力量,也需要三年时间。”马斯克过去曾经谈到比Model 3更便宜的车型,但并未详细提及汽车价格与开发时间表,这是他首次披露低价车的价格与推出时间表,口吻还不太确定。

2020年,特斯拉走出“产能地狱”,2019年开工并建成的上海超级工厂极大缓解其产能压力,特斯拉全球销量大幅飙升。在当年9月的电池日上,马斯克再提及低价车时口气硬气了许多: “我确信,从现在开始,大约3年后,我们可以制造出一款非常有吸引力的2.5万美元电动汽车,而且这款汽车还能完全自动驾驶。”

但到了2022年,该兑现三年前画下的“大饼”时,马斯克又改了口风。2022年1月,在特斯拉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面对投资者关于低价车的提问,马斯克却坦率回答,要干的事情太多了,这个项目还没能排上号:

“目前我们并没有开发25000美元的汽车。未来某个时候我们会这样做,但坦率地说,我们现在已经有太多需要处理的事情了。所以,我们会在未来某个时候着手开发这款车型。”

到了2022年10月,在特斯拉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投资者追问特斯拉第三代平台(Model S与X为第一代平台,Model 3与Y为第二代)的进展,马斯克表示,目前没有公布确切的日期,但公司汽车开发团队的主要精力是开发下一代汽车。新一代汽车的成本只有Model 3的一半,产量可能会高于特斯拉目前所有汽车产品的总和。

他同时表示,这并不容易,如果能做到特斯拉市值将超过苹果:“当我说到这点时,我看到一条可能非常艰难的道路,需要惊人执行力,需要大量努力与运气,才能达到这样水平,那么我们的市值将相当于苹果和沙特阿美总和,我还没有把Optimus计算在内。”

到了2023年,特斯拉靠Model 3 、Model Y两款走量车型支撑数年,外界对于新的走量车型热情进一步高涨时,马斯克与特斯拉进一步打起了“太极”。

2023年3月,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三篇章(Master Plan Part 3),大谈“全面转向可持续能源,目标在2050年前实现能源100%可持续”的宏大愿景,但却对外界高度期待的下一代新车低价车项目、自动驾驶等内容一笔带过。

即便如此,宏图计划第三篇章中的一张图还是令外界兴奋不已,这张图表显示,在中级车Model 3 、Model Y之外,特斯拉在更低级别的紧凑型车市场也规划有产品,该产品将配备53kWh磷酸铁锂电池,目标销量4200万辆。

随后,外媒进一步挖出,特斯拉为新一代平台的车型规划为400万辆产能,其中200万辆来自新建的墨西哥工厂,剩余的200万辆由上海工厂和柏林工厂平分。

2023年5月,在特斯拉2023年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开发两款新车型,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在整个行业里面都是非常超前的,他个人预测这两款车型的年产量将超过500万辆。

2023年12月,马斯克在接受汽车拆解测评专家桑迪·门罗(Sandy Munro)采访时透露,特斯拉的低成本电动汽车项目已取得显著进展,该车将以非常高的产量生产:“我们正在开发一种低成本的电动汽车,它将大量生产。我们在这项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每周都会审查生产线计划。我认为,这辆车所代表的制造业革命将让人们大吃一惊。”

简而言之,特斯拉计划推出的2.5万美元特斯拉车型,将基于全新平台开发,采用革命性的制造工艺,通过技术创新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换言之,2.5万美元的低价车,将是特斯拉全新一代产品,在Model 3 、Model Y之后开启全新增长曲线,革命性不亚于2016年诞生的Model 3。

02

会加速到来 但很可能会“缩水”

到了今年4月,路透社爆料称,马斯克已叫停特斯拉的低价车项目,全力以赴开发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原因是受中国竞争对手的影响,中国市场低价车竞争实在激烈。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原话称:“供应商应该停止所有与H422/NV91(Model 2内部代号)的进一步活动”、“马斯克的指示是全力押注Robotaxi”。看起来真实度挺高,不过马斯克随后在社交媒进行否认叫停低价车项目,称路透社又在撒谎。

但不能否认的是,此时在马斯克心目中,低价车项目的优先级不如Robotaxi,因为他宣布今年8月份将发布Robotaxi产品。8月份Robotaxi跳票后,特斯拉在今年10月10日正式发布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和Robovan无人驾驶货运车,没有方向盘、没有刹车与加速踏板,马斯克兴奋地表示这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还称Robotaxi是“交通行业革命”。

但业界的反应却比较平淡,由于缺乏具体技术和产品的相关细节,以及明确的量产时间表,业界认为马斯克依然在“画饼”,行业分析师表示Robotaxi业务短期内难以盈利。竞争对手Waymo创始人更亲自下场提醒(泼冷水),发表千字长贴力证:“从让车辆能够自动驾驶到建立安全、稳健且合法合规的无人驾驶网络,使其能与当地社区和谐共处,还有大量的工作。”

资本市场更是一边倒式表示“失望”,发布会后,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截至10月11日,特斯拉美股跌近9%,创下近两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市值在一个交易日蒸发近700亿美元。

自2023年宏图计划第三篇章发布会以来,业界对于马斯克与特斯拉“愿景宏大、缺乏细节”的“画饼”已经越来越不感冒了,因为马斯克为特斯拉规划的未来蓝图固然美好,但业界更关心特斯拉如何应对中国市场竞争对手的有力竞争?

特斯拉旗下承担销量重任的车型Model 3 、Model Y已经推出多年,Model 3自2016年推出几经将近10年,Model Y于2019年推出也有5年的时间。在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后来者们快速追赶、欧美市场电动化进程放缓的影响下,仅靠两款车型支撑的特斯拉在2024年已增长乏力。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营收负增长,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上半年,特斯拉裁员又降薪,还重谈了供应链价格、严控管理与销售成本。多种降本措施之下,今年二季度与三季度,特斯拉财报中的关键数据才有所改善。

对于特斯拉这种追求每年50%高增长的科技明星企业来说,节流固然重要,但开源增收才是根本。因此在10月24日特斯拉2024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在开场发言中主动透露:“我们仍将按计划从2025年上半年开始提供更经济实惠的新车型。”并据此推断明年特斯拉的汽车销量增长20%-30%。

但在随后的问答环节,马斯克又表示:“我认为拥有一款售价 25000 美元的普通车型毫无意义。这很愚蠢。这与我们的信念完全背道而驰。”

从24日会议的内容来看,马斯克和特斯拉的高管花了很多时间介绍2026年即将(又一个三年后) 推出的Cybercab ,并透露目标是每年至少生产 200 万辆 Cybercab,生产地点不止一家工厂,最终可能达到 400 万辆。它的价格大约为 25000 美元。

在这次会议上,马斯克再次强调他对自动驾驶的坚定信念,特斯拉即将推出的所有汽车都将是自动驾驶汽车,而且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显而易见”。

马斯克与特斯拉高管对于低价车项目破朔迷离的表态,的确实令人生疑:大谈特谈三年后才有望落地的Cybercab,却对明年上半年即将推出的低价电动车避而不谈,不谈产品细节,不谈技术革新。

这很反常,如果真的是之前马斯克画饼中的低价车,是全新一代平台的新产品,如果真能实现成本降低50%,能通过“开箱”工艺(Unboxed process)简化汽车制造工艺并大幅降低成本,如果能搭载完全自动驾驶技术,但凡有一个维度的重大突破,马斯克和特斯拉的高管能如此低调,藏着掖着?

更大的可能是,此低价车非彼低价车。一些行业分析师认为,特斯拉明年推出的低价车,很可能是“缩水版”,是基于现有平台开发的过渡性产品,而不是之前高调宣传的全新一代平台、成本降低50%、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革命性产品。真正革命意义的新一代产品,要等到马斯克大谈特谈的Cybercab上市。

事实上,低价车“缩水”此前也有征兆,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会议中,特斯拉称新车计划有望提前落地,同时,这些车辆将利用下一代平台以及现有平台,将能在与目前车型相同的生产线上生产。

“我们更新了未来汽车产品线,相比之前沟通的22025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新车型将会提速。”

“这些新车型,包括更便宜的版本,会用我们下一台造车平台,也会利用我们当前的平台,而且会在存量车型的产线来制造。这个更新,可能会导致原本预期的降本幅度要缩减,但可以让我们在不确定时期,以更高的资本投入利用效率,来审慎提高销量增长。这也能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前接近300万的最大年产能,在投资新产线之前,保证产量比2023年能有超过50%的增长。”

前后对应起来看,马斯克在特斯拉低价车上的矛盾表态就顺理成章多了。归根结底,在智能化的下半场,特斯拉技术创新的速度不及预期,全新一代平台、通过技术创新推进制造革命与大幅降本、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目前看来很难量产装车。迫于市场压力,特斯拉只能采取折中方案。

这样的折中方案、过渡性产品,自然没法和革命性产品相提并论,在追求极致的科技狂人马斯克眼中,自然也没什么好讲的。

被视为全球创新企业标杆的特斯拉,在智能化的突破上屡屡跳票,也再次印证了汽车行业专家所说的,电动化只是序幕,智能化的下半场才是决胜的关键。

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4
车行放大镜

车行放大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