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3师的兵力,为何多达37000人?“三发两编”谈判未果所致

度度狼观抗战 2023-09-21 06:19:09

1945年11月26日清晨,杜聿明指挥的第13军和第52军,击破八路军李运昌部的顽强阻击,攻陷了辽西重镇锦州,及至东野在辽沈战役中,再次解放这座关外第一名城,已经是三年之后了。就在之前一天,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3师主力,刚刚到达锦西(今葫芦岛)的江家屯一带,已然来不及驰援锦州了。

(黄克诚)

新四军第3师自苏北盐城出动,奉命北上前往关外的时间,是同年9月23日。此前该师兵力已达37000余人,经过出发前的必要精简,实际出征兵力为35000余人,编有四个旅和三个特务团,时任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刘震、副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

在长达近两个月逾3000华里的艰苦跋涉中,第3师期间仅在山东临沂休整了两天,其他时间全都在赶路,加之水土不服,掉队和伤病人员激增,赶到河北玉田境内时,部队已损失3000余人。

按黄师长的预估,只要赶到东北后得到一定的休整和补充,第3师仍然能够迅速投入战斗。毕竟敌人这两个军的总兵力,不过60000余人,如果第3师的32000人能够及时参战,加上山东军区第1师、以及冀东八路军留驻锦州的7000余人,我军亦有50000之众。

那么锦州这座关内外咽喉之地,或许能够守住,如果再坚持到各路出关部队的到达和汇合,那东北解放战争的局面,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黄克诚和三师部分干部)

一、苏北来的新四军主力师

遗憾的是,第3师在锦西地区几乎一无所获,既没有武器弹药和粮食军费的补充,也没有像在苏北老区那样,得到百姓们的欢迎和支持。

尤其要命的是,东北此时已经寒风刺骨,而远道而来的3师指战员们,还都穿着在苏北行军作战的单衣,一个个冻得直哆嗦,这还怎么打仗?

这还是在黄克诚在某种程度上抗命,坚持全师携带轻重武器上路的结果,否则新四军第3师的整体情况会更糟。饶是如此,仍然缺乏相当数量的武器弹药,加之部队极为疲劳,确实无力参与锦州的争夺作战。

11月26日这天,性格直爽的黄克诚给延安发出一封急电,说明了部队遇到“七无”情况后的巨大困难,建议东北我军暂时避敌锋芒:“进行短期休整,恢复疲劳,再行作战,建立乡村根据地,作长期斗争之准备”。

黄克诚之所以直接给延安发电报,是因为第3师根本联系不上“东总”,尽管他们相距不是很远,而暂时没有大功率电台的“东总”,当时唯一能够掌握的出关老部队,只有梁兴初的山东军区第1师,这也是导致锦州迅速失守的原因之一。

关于新四军3师在东北的作战历程,不是本文的讨论重点,许多历史爱好者深知,在解放战争初期,蒋军的一个嫡系军或者“整编师”,兵力基本在18000到30000人左右,个别满编率较高的单位,也就30000人冒头的样子,比如整编第74师。

顺便举几个例子:罗列整编第1师26000余人、赵锡田整编第3师18000余人、罗广文整编第10师25000余人、胡琏整编第11师30000余人,而进入东北的第13军和第52军,由于未及参加整编,仍各辖三个师平均约30000人,大体就是这么个情况。

军级单位兵力最多的一个,那得算西安绥署下辖之钟松整编第36师,拥兵36000余人,已经属于特例了。因为该整编师除去所辖三个整编旅之外,还额外配备了三个独立步兵团,是胡宗南集团在关中的战略预备队。

既然蒋军的军级(整编师)单位兵力普遍在30000人以下,则师级(整编旅)单位的兵力,当然普遍在6000到8000人左右,很少有超过10000人的,否则三个师(整编旅)再加上直属部队,那就要突破30000人这个值了,这是军事常识。

实际上,八路军山东军区出关各师的兵力,跟对手的规模也大致相同,比如梁兴初第1师到达7500人、罗华生第2师到达7500人,第6师和第7师均到达6000人左右,普遍还略低于东北蒋军(全部未参加整编)一个步兵师的兵力。

也就是说,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3师,其初始兵力之多,几乎四倍于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各师,更是超过了敌人兵力最多的一个军级单位,成为非常特殊的师级建制,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黄师长在苏北)

二、新四军各部的发展历程

抗日军兴,“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初建时,并未下设师级单位,而是编组成为四个支队(旅级),全军兵力只有10378人,尚不及当时南京政府一个“调整师”的额定兵力,即两旅四团约10923人,这是历史事实。

但是新四军又确实是一个普通的军级单位,这是双方反复谈判的结果,所以叶挺才被任命为中将军长的职务军衔。其主要原因,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实际兵力,受条件所限,恐怕当时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统计数字,我方估计应有20000到30000人左右。

然而在各游击队奉命下山,分头向皖南军部所在地集结期间,曾经出现了多起意外事件,彼时部分蒋系官员还是贼心不死的,加之一些游击队警惕性不够,从而遭到了对手的围攻、缴械甚至是屠杀,兵力确有一定的折损。

新四军正式组建完毕后,立即奔赴抗日战场,经过三年多的浴血奋战和发展壮大,截止到1940年底,该军总兵力已增加到到近90000人,主要战斗序列是:

新四军军部:下辖第1、第2、第3纵队(六个团)和教导总队。

江南指挥部:下辖四个团。

江北指挥部:下辖两个支队、一个游击纵队及直属部队共十一个团。

苏北指挥部:下辖第1、第2、第3纵队和两个直属团共十一个团。

豫鄂挺进纵队:下辖两个支队及直属部队共十一个团。

八路军第四纵队:下辖三个旅共七个团(转隶而来)。

八路军第五纵队:下辖三个支队九个团(转隶而来)。

粗略计算,不计游击总队、自卫总队等等地方武装,此时统归新四军军部指挥的正规作战部队,建制数量已经高达六十个团,兵力数字是初建时的九倍。

而从部队编制的杂乱程度可以看出,由于得不到新的正规番号,新四军仍然未设师级建制,多以纵队、总队、支队再辖团的组织形式,分头在各地坚持抗日战争。

在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中,遭到顽军重兵围攻的,只是在皖南的军部和三个纵队约9000人,其中牺牲被俘7000余人,另有1000余人成功突围。

也就是说,尽管军部遭到顽军的偷袭,但是新四军真正损失掉的部队,还不到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四军得以迅速重组军部,并以陈毅为代军长。

同时对全军战斗序列进行了整编,正式下辖七个师及十几个直属独立团,总兵力约96000余人,注意这七个师的番号都是我方自行编拟的,各师初组时兵力如下:

(早期的新四军战士)

第1师:粟裕任师长, 兵力11000余人;

第2师:张云逸任师长,兵力18000余人;

第3师:黄克诚任师长,兵力20000余人(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

第4师:彭雪枫任师长,兵力15000余人(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

第5师:李先念任师长,兵力15000余人;

第6师:谭震林任师长,兵力8000余人;

第7师:张鼎丞任师长,兵力3000余人。

三、关于"三停三发两编"的谈判未果

截至1940年底,新四军的实际建制级别,如仅仅按兵力规模计算,已经等于当时的一个“集团军”建制(下辖两到三个军)。

再到军部完成重建的1941年春夏,情况更是如此,拥兵七个师近十万人马,完全超过了杂牌军一个集团军的实力。

但问题是,“新编第四军”作为一个军级建制,不仅没有被重庆政府升格,反而被诬为“叛军”撤销了番号。

因此在1941年以后,新四军既得不到正式的承认,更得不到任何粮弹补充,完全进入到独立自主坚持抗战的时期。

新四军主要领导更换以后,随着战略方针的正确,部队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主力部队很快达到十余万人。

与此同时,在国内外舆论的声讨下,重庆当局在政治上也非常狼狈,对新四军番号的重建和存在,表现出既不承认也不深究的复杂态度。

(代军长陈毅)

一个军编为七个师十几万人,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至1942年的晚些时候,两党关系有所缓和,蒋氏也提出举行双方领导人会唔。

延安方面考虑再三,派出了刚刚伤愈回国的八路军115师林师长,以特使的身份赶到重庆,进行初步接触。

我方谈判的基调,是强烈要求重庆政府同意"三停三发两编",所谓三停,是指必须停止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事进攻、停止在政治上进行压迫、停止对重庆《新华日报》的打压。

所谓三发,是指重庆政府应该跟抗战初期一样,须按时定量给八路军和新四军发军饷、发粮弹、发药品;至于”两编“则是要求重庆当局,承认和允许我军编为两个集团军的建制。

此前第八路军已经改番为”第十八集团军“,因此,另外一个集团军建制的申请,很明显是指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四军,道理明摆着,让重庆同意八路军总部升格为战区的想法,百分百是不现实的。

在这些具体要求中,蒋氏对于“三停”不置可否,毕竟都是政治层面的事情,并不触及其核心利益,或可答应。

但是对于八路军、新四军能够“合法”扩编并发展的相关条款,那是坚决不肯让步,在谈话中更是暴露出真实的想法:

“你们既然拥护政府和委员长,而又提新四军,在报纸上、文章中皆是新四军,承认新四军等于不承认政府,今后切勿再提新四军”。

也就是说,关于新四军建制升格一事,重庆当局在会晤中,认为干脆没有商量的余地,谈判因此无疾而终。

关于新四军扩编为“集团军”的努力失败后,考虑到两党关系的实际状态,延安也未单方面升格新四军的编制,并且出于斗争策略的需要,将“新编第四军”的番号一直保留到1947年初,直至我华东野战军组建之时,才正式弃用新四军番号。

既然重庆当局不允许扩编,新四军只能一边对日伪作战,一边以各师兼(二级)军区的形式,全面开启独立自主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模式,从而出现了较为特殊的“师级编制”。

(陈毅和彭雪枫)

四、新四军3师发展为野战纵队

新四军活跃的华东和华中地区,多为敌后抗日战场,人口稠密且经济发达,并且蒋系正规军早已望风而逃,因此各师(各军区)在战斗中逐渐发展壮大,虽然还顶着师级番号的名头,但是部队数量早已超出了“师”的范畴。

在1944年对日大反攻之前,第1师兼苏浙军区的主力部队,发展到31000余人(另有地方武装6000人)、第2师兼淮南军区的主力部队,发展到33000余人(另有地方武装11000余人)、第3师兼苏北军区的主力部队,发展到28000余人(另有地方武装22000余人)。

第4师兼淮北军区的主力部队,发展到33000余人(另有地方武装23000余人)、第5师兼鄂豫皖军区的主力部队,发展到47000余人(另有地方武装数万人)、第6师主力部队并入苏浙军区、第7师兼皖中军区的主力部队,发展到20000余人(另有地方武装7000余人)。

可以看出,黄克诚率领的第3师(兼苏北军区),还不算新四军各师中兵力最多的一个,也反映了新四军当时的实际情况。

再经过大半年的发展,至日本宣布投降时,第3师已经下辖四个旅、三个特务团共37000余人。

总体而言,新四军各师在抗战中后期的真实状态,可谓是“编制小但兵力多”,相比于蒋系军队的“编制大而空额多”,足以说明人民群众支持的对象是谁。

比如在豫湘桂战役中,杨森第27集团军一路溃退到贵州,所辖两个军的总兵力只剩16000余人,经整补后也不过30000余人,其窘况可见一斑。

编制归编制,级别归级别,抗战胜利以后,陈毅奉命率新四军军部北上,在山东临沂接手“山东军区司令部”,充分说明新四军在我方内部,实际已达到“大军区”的级别。

此时新四军拥有主力部队215000余人、地方武装97000余人,另指挥民兵和自卫武装等96万人。

而八路军正规部队的各师、各旅,都是各大军区按正常编制规模组建起来的,毕竟跟新四军的情况有所不同,其中山东军区的各师,多在6000人到8000人左右、其他大军区的各旅,则多在4000到5000人左右。

横向比较的话,新四军的旅级建制,所辖兵力与八路军一个师大体相当,又明显大于八路军的一个旅。

新四军第3师到达东北时,下辖第7旅、第8旅、第10旅和独立旅,历经四平保卫战等苦战,于1946年6月撤至松花江以北整补。

在东北民主联军的整编过程中,以新四军第3师主力为基干(调出第7旅),1946年9月在黑龙江的海伦和安达地区,正式组建了野战第2纵队,以原副师长刘震为司令员,全纵兵力30000余人。

这支部队的番号,先后是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第二纵队,是东北我军最早的五个主力纵队之一,1948年底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的新番号。

由此可见,新四军第3师在东北我军初期的作战序列中,是非常特殊的,研读军史时尤应注意,比如东野第一纵队组建时,是以山东军区第1师、第2师和滨海支队合编而来,基本是由三个师级单位所构成的。

0 阅读:65
度度狼观抗战

度度狼观抗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