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年被整编裁减的营连和战友
万斌涛 撰文供稿
1992年,继百万大裁军之后进行第二次裁军减员。我时任政委的21集团军高炮旅,也经历了一场复杂曲折、使人难忘的整编经历。那些被整编裁减的营连和战友,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是年八九月,像往年一样正常,我部分配来了十几个新毕业的学员干部。部队教育训练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种情形让我和旅长苗逢雨都产生了误判,以为这次部队精简整编没有我们的事。
不料情况发生变化。十月中旬的一天,军长钱树根和副军长沈宝兴来到我旅,让我们召开党委扩大会,传达高炮旅整编的命令。钱军长告诉我们:高炮旅与兰州军区高炮七旅合并,组成新的21集团军高炮旅。随后具体方案很快下达:高炮七旅整建制不动,番号改为21集团军高炮旅,我们仅留一营,留在高炮旅编制内,改为二营。机关和其余营连都要整编裁减,另行分配和安排。
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许多同志思想转不过弯,情绪比较激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觉得既然保留21军高炮旅的番号,又称作两个单位合并,为什么把我们除一营外的首长、机关和部队都精简整编了?普遍心里有点憋屈。部队思想混乱,波动不安的情绪很快蔓延开来。
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顺利完成这次整编任务,我们及时召开全旅排以上干部会议。旅长苗蓬雨在进行思想动员,强调安全顺利落实营连移交和人员分散安置工作的同时,公布了各营连的安排方案。我在会上强调干部要带头执行命令,纠正和克服错误认识,服从上级指挥,严防违犯组织纪律和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整编顺利完成,为老高炮旅留下最后的好印象。当听到旅里的安排计划后,不少同志当场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内心都明白,从此以后就要和老营房、老战友告别了。
难以分离的时候到了。四营高度分散:营部和十连分散至55师,十一连分散至坦克12师,十二连分散至63师。营长柴宏喜看到本营的干部战士几乎遍布全集团军,不由得伤心地掩泪而泣,多好的连队多好的兵,再也看不到了。
五营整建制交给139师高炮团。该团政委刘林福亲自来接五营,在宝鸡虢镇火車站等候车运时,营长李宽寅突然抱着副旅长柏义军难过地哭了起来,引得在地上坐着等车的好多战士也跟着哭了。难分难解之情溢于言表。上车前,李宽寅集合部队,要向我报告,我示意他向刘林福政委报告,他说这是向高炮旅的最后一个告别。我只好接受了他的报告,不由得眼含热泪。
三营在华阴农场执行支援三夏任务,军里指示不必返回,让就地分散安置,就地消化。就这样,三营干部战士分布在农场总部和四个分场,服从命令,没有怨言,没有一个要求返回老营房。有的干部后来回到营区处理个人事务,看到人去楼空的营房,见不到早已搬走的同一营区的昔日营连战友,不由得眼含泪水,真想痛哭一场。
二营在1985年组建高炮旅后,一直没有装备五七高炮,训练时使用的是供民兵训练的高炮。这下编入47集团军高炮旅,可以换装了,干部战士心里热乎乎的。当真的乘火车离开时,却又流露出对老部队老营区老战友难以分舍的感情。
宝鸡高炮旅分布在天王、䝞镇、伐渔,引子沟和太子沟等五个营区,部队高度分散。部队撤走后营房管理难度大了。军里指定旅长苗逢雨,参谋长张乙森等同志组成留守处。改为二营的原一营暂时留守老营区。特务连连长谭志恒带领本连在营区执行协助看守任务告一段落后,全连仅有的40多名干部战士,全都交给了军技术部管理。指挥一、二连上交了所有装备器材,也分散安置到61师和临夏高炮旅。
大约二十天时间,高炮旅依靠自身的力量,按照上级部署,安全、顺利,有序,圆满地完成了整编、遗散、移交和搬迁等任务。部队思想觉悟高,风气正,组织纪律性強,没有发生损坏财物,化公为私,.乱拿或偷窃的不良行为,没有发生大小事故。
高炮旅在宝鸡县谢幕了。组织上让我和副旅长李富华留任21集团军高炮旅,新址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高炮七旅领导也都重新冠以21集团军高炮旅领导的称谓。李富华以副旅长兼参谋长的身份,和我先后到临夏营区,通讯科长王登义按李副旅长安排,带着机关、卫生队和修理所二三十人乘火车也到了新营区。就这样,宝鸡的高炮旅结束了,临夏的高炮旅启航了,部队番号仍然叫陆军第21集团军高射炮兵旅。
三十二年过去了。看到经过多次整改的我军日益强大,常常想起那些在军改中做出自我牺牲与奉献的部队和指战员。他们是铺路石,是先行者,是值得怀念和点赞的集体和个人!
万斌涛
2024年9月26 日写于北京
作者简介:万斌涛,曾任185团战士,186团政治处宣传股长,62师政治部干事、科长,62师炮兵团政委,184团政委,21集团军高炮旅政委,21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