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公园里或郊外,你有没有注意过身旁的树。它们有多高?是什么味道?树皮的纹理什么样?有没有过冲动,想扑上去抱一抱?
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树,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朋友”。
在这个春日,一些年轻人爱上了“抱树”这件事——通过身体五感与树木“交流”,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身心疗愈。
“年轻人抱树吸春”甚至成了一个热门词条。闻树、摸树、抱树,成了年轻人的一种休闲放松方式,也慢慢形成大家的社交新场域。
01 冲动地抱住一棵树:
整个人都被“包容”了
在太湖边上的时候,小闲老远就看到了小岛上的一棵大树。
村里人说,这棵香樟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每一个村里的人从岛上离开或归来时,都要经过这棵树,住在岛上的人也会选择在树前拍摄全家福留念。
这棵树,是整个岛上村民的精神象征,也代表着村子的香火传承。
小闲直到走到大树的跟前,才感受到它的巨大。她突然觉得,这棵树好像有魔力一般吸引着自己。于是,她张开双臂,整个人都扑了上去,却只揽住了树干的五分之一。
当小闲正在为这棵树如此粗壮而感叹时,她突然闻到一股清香。“这棵树是香的?”她惊讶地跟同伴说。
小闲抱着一颗千年香樟树
“为什么要抱树?”同伴问。小闲把脸和整个身体都紧紧地贴在树干上说:“抱树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一切都被它包容着,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坚定。”
抱着大树时,小闲整个人像一个大字“融入”到了树干之中。
香樟树的香气让小闲的心情变得宁静,她用手轻轻地抚摸这棵树的树干,顺着粗糙的纹理往下滑,“好像大象的皮肤一样,是有生命的。”
小闲觉得,这些纹理都是时光雕刻出来的痕迹,而自己在它面前显得异常渺小,“它好像一个老人,我抱着它,感觉自己是个孩子,莫名觉得安心。”
小闲告诉同伴,“抱树”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治愈行为。
社交平台上关于抱树的帖子
网上有很多年轻人会晒自己周末到郊野或公园拥抱树木。这些年轻人被称为“树懒一族”。
小闲也把自己这段抱树的视频发到了网上,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评论。
有网友说:“拥抱大树真的会感觉到被宽容。”也有网友看完视频后,解了心中的疑惑:“我说为什么我有时候‘犯病’,抱着树不愿意动呢。”还有的网友说:“真的吗?我也要去试试”。
小闲并非是因追潮流才喜欢抱树的。早在“抱树”一词还没有成为一种休闲方式的时候,她就喜欢抱树了。
有时候走在公园里或者郊外,她会被某一个棵树吸引,有的树像太湖的千年香樟一样大,四五个人都抱不过来,还有的白桦树、杨树跟人的四肢粗细相仿,不同粗细的树抱上去的感觉不同:粗的树感觉到的是包容,细的树则感觉就是一个身边亲切的伙伴。
Sophia的抱树经历更早,她回忆自己第一次抱树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她用手环抱着树的枝丫玩耍。
不过那次抱树的经历并不算好,她的手被树上的毛毛虫刺到,疼了好久。但这并不影响Sophia长大后成为“树懒一族”。
现在,她仍然喜欢抱树,最近的一次抱树经历是上个月,她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学生在树林中的一次演出,上戏的学生们以树林为舞台,脚踩落叶围着树木跳舞,上演了一出戏剧。趁着学生们表演的时候,Sophia短暂地抱住了一棵树。
“年轻人抱树吸春”成了热门词条
Sophia看上的这棵树并没有什么特别,她只是突然觉得和这棵树有眼缘。后来她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可能是当时夕阳西下,正有橙黄色的阳光透过树林照到那棵深棕色的树上,而那棵树的粗细和体态恰好能让她一把怀抱住。
于是,按捺不住冲动,她就扑了过去,抱住了那棵树,“说不清为什么喜欢它,感觉就是一见钟情,想要抱一抱,就觉得很舒服,很安心。”
因为要跟上演员的步伐,抱树的动作只维持了片刻。若不是因为参加戏剧活动,Sophia一般会和一棵树抱很久,基本要在半小时以上。
她会坐在树下抚摸、观察:树下的草坪摸起来是地毯般的手感,树旁的石头有着锋锐的棱角……
Sophia喜欢大自然,她本科学习的也是环境专业。她是一个喜欢通过触感感受大自然情绪的人,梧桐树的光滑、樟树的粗糙,在她看来都是树木带给自己的一种情绪。
02 抱树成为一种社交:
每个人都期待着
Sophia第一次知道“抱树”这个词,源于上海的一个名为“一起抱树吧”的线下活动,该活动会邀请网友去公园或郊外不定期抱树。
Sophia一直想参加这个活动,但都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一起抱树吧”
“一起抱树吧”的公众号创建于2023年3月12日,15日他们就发起了第一期抱树活动——“上海首届抱树比赛”。
活动设计了三个环节:速度抱树,即一分钟内抱树最多者获胜;深情抱树,即挑选一棵树在一分钟内深情地拥抱它,最深情者获胜;创意抱树,即用任何能想到的方式拥抱大树,脑洞大者获胜。
活动地点就在上海静安区大宁郁金香公园。据主办者说,当时原计划招募16名网友参加,结果招募文章推出后,一小时内就有25名网友申请入群。无奈之下招募活动只能提前截止,其余网友只能被“顺延”参加4月份的活动。
其实,抱树活动也是一个舶来品。主办方举办这个活动,是因为无意中看到了一篇介绍芬兰每年8月举办抱树大赛的文章,被芬兰的抱树大赛触动,但在国内却没有找到合适的组织和活动,于是决定自己办一场抱树比赛。
为此,他们还邀请了一些朋友内测,模拟了抱树活动,意想不到的是,活动很受欢迎,非常成功。
“想不到拥抱一棵大树会有安定、温暖、快乐的感觉”“想不到一群连名字都不认识的女孩,会因为抱树,紧紧地拥抱彼此”“想不到抱树还可以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姿势”“想不到小小的抱树动作居然快乐到让朋友说更喜欢自己的工作了”。
内测成功了,正式活动也很快“上档”:活动一开始由一名00后带领网友们在森林中体验八段锦,然后开始了一分钟“速度抱树”比赛,最多的一个参与者一分钟抱了37棵树。
在第二个项目“深情抱树”中,原本规则是一分钟内最深情拥抱树木的人获胜,没想到拥抱了一分钟后,每个人都不愿意与树木分开,“大家好像进入了一个磁场”。
最后,网友们修改了规则,当场放了一首5分22秒的音乐,在音乐的陪伴中,每个人都紧紧抱住了自己心仪的大树。
“一起抱树吧”举办的活动
参与活动的小新说:“我挑了一棵根部有大裂缝的树,我坐在地上依偎它,感受它的呼吸同时也向它索取能量。整个5分22秒我的脉搏稳定在60,我猜它应该和我一样。”
小丰也很喜欢这一环节,她说:“5分多钟抱着树,什么都不想,就贴着树皮,摸着鼓起的树痂,在婆娑光影沙沙叶声中,我(好像)‘消失’了。”
其他的参与者也各有体会:有的人抱树时思绪飘回了童年时代;有的人发现自己的焦虑随着音乐和拥抱大树被消除;有的人则和大树交上“朋友”,记下树上挂着的铭牌编号。
活动结束后,参与的网友普遍反馈,这次活动很有收获,唯一的遗憾是:时间太短。他们都想与大树和自然有更长时间的“连接”。
从2023年3月19日至今,除了冬季里最冷的两个月,“一起抱树吧”几乎在每个月都举办抱树活动,活动地点也走出上海,到了更多的地方。2024年3月12日,“一起抱树吧”还进行了周年庆典,举办了一场“森林音乐会”。
通过线下活动,“抱树”开始成为年轻人新兴的一种社交方式,渐渐变得全球化。
小河晒自己抱树的帖子
2022年冬天,在温哥华工作和生活的小河第一次感受到了抱树的魔力。
当时她正走过一个公园,偶然间看到了一棵高大的红杉树,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她感觉那棵挺立的红杉“正向外释放着温度”。于是她伸出手抚摸粗壮的树干,立刻感觉有一股暖流通过手掌传递到身上,随后小河抱住了那棵树,想要吸取来自大树的能量。
“那一次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当时站在红杉树下,突然就觉得自己很渺小,我们每个人在自然中都没那么重要。”小河回忆说。
这次经历让小河觉得神奇。后来,小河在网上搜索到了上海“一起抱树吧”的活动,便想要参加,但因为人在温哥华所以搁置了。
2023年春天,她和一个朋友一起策划了一场抱树比赛,地点就选在了加拿大首都温哥华的一个公园里。
活动的规模不大,只招募了10名华人网友,活动也相对简单,起初是大家坐在公园的树林里冥想,然后分头去找喜欢的树拥抱、观察、触摸,最后大家一起分享感受。
其中有一个华人朋友的分享令小河印象最深,他说,自己以前从没认真地观察过一棵树,他抬头看着高大的树冠,就好像生命都被遮蔽、被包裹了起来。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有些人对大树依依不舍,有些人赶紧跟大树多倾诉几句人生困惑。每个参与者都感觉到了放松和快乐,他们还跟自己拥抱的树做了简单的告别。
加拿大的抱树活动
小河说,后来,她再路过公园的时候,还会去看看自己曾拥抱过的那棵红杉树,但后来再去,感觉和第一次拥抱时已经有所不同,就好像是会见老朋友,新鲜感没有了,却多了些许留恋。
参加这次活动的10名华人,有设计师、创业者、公务员、户外爱好者,通过拥抱大树,大家不仅与自然产生了连接,还认识了彼此,敞开心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
很多网友表示,很期待下一次的抱树活动,还有同在多伦多的华人在网上给小河留言,希望她再举办一次抱树活动。
03 低成本的社交疗愈:
心理学家说能产生快乐激素
“如果一个人抱树可能会觉得有点傻,但如果是大家一起,就会变成一种风尚。”小河认为,抱树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走进自然,并从中吸取能量。
作为一名“人生教练”,小河帮很多年轻人做过人生规划,她发现,疫情后的这几年,人们对自然的需求变高了。
小河觉得,过去有一段时间,城市里的娱乐活动占据了人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忽视了自然带给身体的快乐。但现在,人们发现大自然能让人放松,能减轻心理负担,能让人在自然中学会“臣服”,于是他们开始主动选择回归自然。年轻人爱上了踏青、徒步、野营这些低成本的接触自然的方式,包括抱树。
抚摸一颗巨大的树
Sophia觉得,抱树跟抱人是有一点相通的,都能够给人一种安慰和温暖。同时,当抱树变成一种潮流,很多年轻人参与抱树,这一行为就成了一种新的人与人“连接”的方式。
“小树自己可以抱,大树要几个人环抱,带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Sophia认为,抱树这种社交是有身体接触的,能带给人更深的体验。
据“一起抱树吧”公号中的科普文章介绍,抱树活动起源于芬兰,在芬兰北部有一片名为哈利普的松树林,哈利普森林的名字由芬兰语的拥抱(Hali)和树(Puu)组成。森林位于芬兰最北段的拉普兰地区,这里的树木以松树、桦树为主,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挂着积雪,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
芬兰的森林覆盖率接近75%,从2016年开始,每年8月的最后一周被芬兰确定为“拥抱树木周”。
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来芬兰北极圈的游人越来越少,人们都刻意保持着社交距离。“不能抱人,那就抱抱树吧”,哈利普森林的拥有者雷卡里奥一家在2020年8月开启了抱树大赛,抱树大赛由此诞生。
从2016年开始,每年8月的最后一周被芬兰定为“拥抱树木周”
至于为何抱树会使人获得安慰感,临床心理学家、被称为“拥抱医生”的斯通克·劳沙尔博士在他的著作《拥抱疗法》中解释说,“拥抱树木”有助于提高人体内的催产素水平,这是一种与幸福感、快乐感、平静感、信任感等情绪体验密切相关的激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也认为:“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能量,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大大减少摩擦。”
对于有些网友提到,抱树时会不会有蚊虫叮咬和过敏的情况,环境专业毕业的Sophia说,尽管小时候第一次抱树就被毛毛虫吓到,但这并未影响到她后来对树木和大自然的热爱。
后来她学习环境专业,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大自然相处——比如在抱树之前,可以环顾树木一周检查树木是否有虫子,如果实在担心蚊虫叮咬,可以穿长袖的衣服。至于过敏问题,只要树木本身不是过敏源,就不会导致过敏。
“其实我每次去树林里都会被叮好几个包,但也没关系,人本身就是大自然中的一环,想要亲近大自然就要接纳大自然中的一切。”Sophia说,抱树在年轻人中流行,年轻人从自然中获得力量,但她也提醒,希望大家爱护树木,拥抱树木而不要毁坏树木,组织抱树活动更应该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我们从自然中吸取能量,而要留給自然的只是一个拥抱就好。”
参天大树给人自然的治愈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统筹 | 林艳 张彬
图片 | 受访者供图、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