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一大早就来到超市,打算买点好食材给家人加餐,在冷冻食品区,一个标有“特价牛排”的牌子让她眼前一亮,价格简直太划算了!
她心想晚上可以给孙子小明做一顿西餐尝尝鲜,于是买了一块回家。
煎牛排的时候,张阿姨觉得有点不对劲,这肉质怎么这么软嫩呢?简直像是被什么特殊处理过一样。
她心里犯起了嘀咕,但想想价格这么便宜,也就没太在意。
晚餐时,小明吃得非常开心,但饭后不久就开始捂着肚子,脸色苍白,张阿姨吓坏了,连忙给小明吃了药,才慢慢缓过来。
“这牛排怎么回事?”张阿姨心有余悸,突然,她想起社区里大家议论的“注胶肉”,心里猛地一紧。
她开始怀疑,自己买的这块牛排,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注胶肉”呢?
其实,张阿姨的疑虑并非空穴来风,“注胶肉”问题近年来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那么,“注胶肉”到底什么是?它又有哪些危害呢?
01什么是“注胶肉”?
“注胶肉”是指在肉类中注入食用胶(比如卡拉胶、黄原胶等)的肉类产品。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提高肉的含水量,通过增加肉的重量来提高利润。
卡拉胶和黄原胶本身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通常用于增加食品的稳定性和质地。
然而,当这些添加剂被过量使用或用于欺骗消费者时,其安全性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制作“注胶肉”的过程如下:
先将液态的食用胶混合物注入生肉中,然后通过冷冻或其他手段使胶凝固,从而“锁定”在肉里面。
这样处理过的肉看起来更加饱满、多汁,重量也会增加,对于不知情的人来说,很难从外观上区分是否为“注胶肉”。
02吃“注胶肉”有哪些危害?
尽管食用胶本身在一定范围内被认为是安全的,但过量消费或者在不恰当的条件下使用会带来健康风险。
因为食用胶很难被人体完全消化吸收,当这些物质大量存在于食物中时,可能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或其他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
此外,“注胶肉”中通常还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和化学防腐剂。
长期摄入这些成分,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脏疾病以及肾脏负担加重。
更严重的是,这些添加剂的累积可能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加患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03这4种肉真的应该少吃
1、火锅丸子
这些看似美味的小食常常含有大量的淀粉和添加剂,包括食用胶。
它们的肉含量很低,而添加剂的比例高,经常会造成消化不良。
在购买时应该优先考虑成分表,避开那些成分复杂或含添加剂过多的产品。
2、廉价牛排
市场上的廉价牛排往往是用碎肉和食用胶粘合而成的,这些牛排的营养价值远低于整切牛排。
在购买牛排时,应该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并且尽量购买整切的新鲜肉类。
3、烤肠
许多便宜的烤肠都是用注胶肉和大量淀粉制成的。
这些烤肠不仅营养价值低,还可能含有对健康有害的化学添加剂。
选择烤肠时,应该避免价格异常低廉的产品,并且注意查看产品的成分标签。
4、鸡排和鸡柳
这些街头快餐常用的肉类,在处理过程中可能添加了大量的食用胶和其他化学物质,用来改善口感和外观。
在选择这类食品时,应该优先考虑那些成分简单、透明的产品,避免那些添加剂过多的选项。
04在购买肉类时,如果有这些情况,建议不要购买!
1、米猪肉
购买猪肉时,如果注意到肉里面有类似米粒大小的白色点状物,这通常是猪肉中存在的寄生虫——绦虫的迹象。
这种肉类被称为“米猪肉”,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肠胃病变。
2、猪肉按压后无弹性
新鲜的猪肉应该有一定的弹性,在购买时,可以轻按猪肉。
如果肉质弹性差,说明猪肉可能已经放置较长时间,表面会留下明显的指印。
3、粘性猪肉
在选择猪肉时,用手触摸肉质,如果感觉到黏糊糊的,这通常说明猪肉存放时间过长,开始变质。
4、猪肉有异味猪肉如果有异味,尤其是一种不寻常的酸臭味,这说明肉已经开始变质。无论价格多么诱人,都应该避免购买这样的肉类,以保证饮食安全。
5、猪肉呈酱红色
如果猪肉呈现不自然的酱红色,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存放或不当处理造成的。
新鲜的猪肉颜色通常情况下是鲜红色,任何颜色异常都应该引起注意。
健康饮食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注胶肉”等问题食品,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并选择健康的肉类产品。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