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北伐只是损失两万多人,为什么被视为“十误之首”?

人文之光啥 2024-08-16 00:52:12

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天国军事斗争方面主要依靠陈玉成和李秀成。身为天王的洪秀全本来应该处理好陈玉成和李秀成之间的纠纷,但毫无疑问,洪秀全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这导致李秀成和陈玉成之间各自为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最终的结果就是,陈玉成先被清军俘虏而后被杀,而李秀成也在洪秀全死后不久,在掩护幼天王出逃的过程中被俘。在被俘的过程中,李秀成留下了《自述书》,总结了太平天国败亡的原因,其中按照李秀成的个人看法,太平天国的北伐,是导致太平天国败亡的十大原因的首位因素。

但是问题来了,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拥有军力几十万,甚至北方地区的部分反清武装还表示服从太平天国号令。而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不过两万多人。这两万多人的损失,怎么就成了太平天国军事失败的首要原因了?

1、精兵的意义

从世界军事历史来看,任何一个政权或者一股力量掌握的武装,其实都可以按照装备、单兵作战能力等因素,分成精锐和辅助,或者说主力和辅助。比如抗日战争期间,主力团的团长地位就要比其他团的地位要高一些。

太平天国在北伐中损失的两万多人,其实都算得上太平天国的精锐,甚至可以视为稳定局面的核心武装。

太平天国被视为农民起义,但是,早期的太平军,很多战士并不属于农民,而是属于炭工。从斗争角度来说,炭工的斗争意志要强于农民。所以太平军在金田起义的时候,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人。但是就是靠着这两万多人,太平天国才得以席卷广西、湖南等省份,并吸纳了矿工等群体加入太平军。

太平天国北伐的军队,其实就是这原始武装中的一部分。当时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到一路转战到江苏,一共有精兵六万,而北伐损失的两万,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占比高达三分之一。之后太平天国虽然也有补充兵源,但是这些兵源的斗争意志方面,远不如当初的精兵。

甚至精兵的意义,也具备定心丸或者说定海神针的作用。如果精兵基数太小,是做不到震慑其他部队的功能。尤其是一些兵油子居多的部队,如果没有精兵部队的监督,是很难发挥该有的作用的。

此外,两万精兵北伐,也意味着太平天国的核心区域的防务能力遭到削弱。这也等于客观上为曾国藩等团练武装在南方发展,提供了时间窗口。

2、平衡问题

此外,政治讲究一个平衡问题。虽然在永安,洪秀全就确立了太平天国的体制:即除了天王以外,其余的这些王爷要服从东王杨秀清的号令。后世认为这个主张导致了杨秀清一家独大,并为后来的天京事变埋下了隐患。但是,杨秀清起初虽然的,但还远没到一家独大的状态。最起码冯云山和萧朝贵,都能起到制约杨秀清的作用。

萧朝贵在战死以后,萧朝贵的“西殿”架构还存在,而“西殿”也掌握太平天国一定的武装力量。其中北伐被消灭的这两万多精锐,很大部分比例来自“西殿”。本来“西殿”武装力量的存在,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东殿”杨秀清的势力。但随着两万多北伐精锐的丧失,杨秀清也不再忌惮“西殿”。

所以之后的杨秀清,频繁依靠装神弄鬼的把戏胁迫洪秀全,打压韦昌辉。而杨秀清的这些行为,也让洪秀全深感,再不铲除杨秀清,自己只怕性命都难保,于是有了天京之变。

天京之变导致了杨秀清、秦日纲的丧生,之后韦昌辉也被诛杀,石达开也宣布率领部分太平军的部队出走,从此太平天国进入衰败阶段。

所以,李秀成把北伐视为太平天国的十误之首,并非没有依据。

0 阅读:19

人文之光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