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电影《哪吒2》大放异彩,刷新多项影史纪录,全球总票房已突破100亿元。3岁就拥有标志性烟熏妆和一口鲨鱼牙的吒儿也成了不少人的“赛博孩子”。
作为“家长”,除了关心孩子开不开心,也会关心孩子健不健康,包括口腔健康。
吒儿的牙齿虽为角色设计,但有几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小朋友都会出现的,比如牙缝大、缺牙、地包天。今天就来解答一下家长们关心的三大问题——
一、为什么小朋友的牙缝都比较大?
小朋友牙缝大,一般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儿童的乳牙体积相对较小,而颌骨却在不断生长发育,这就好比是一个小房子在慢慢变大,但里面的家具(乳牙)还是那么小,自然就会出现空间富余,牙缝也就大了。这种牙缝大,专业术语叫 “生理性间隙”,是为后续恒牙的萌出预留空间。
乳牙之间有适当的间隙,更有利于恒牙的正常排列。要是乳牙排列得紧紧巴巴,一点缝隙都没有,那恒牙萌出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牙齿拥挤、错位等问题。
当然,小朋友牙缝大也不全是正常现象,有些情况还是需要我们家长警惕的:
1、乳牙早失:乳牙因龋齿或外伤提前脱落,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占据恒牙萌出空间,形成局部缝隙或拥挤。
2、不良习惯:长期吮指、吐舌等行为会压迫牙齿,影响颌骨发育,导致牙弓狭窄或牙缝不均。
3、乳牙滞留:乳牙未脱落而恒牙已萌出,形成双排牙,可能挤压邻牙造成缝隙或错位。
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儿童齿科医生建议,家长应带孩子定期口腔检查,若牙缝异常需及时干预,避免影响恒牙排列。
二、儿童缺牙该不该补?
在影片中,敖丙对哪吒进行了 “反向安慰”,提到了 “虽然你眼眶发黑鼻孔朝天牙还缺了一颗,但我觉得,你就是很好很好啊……”
除了老年人,小孩子也会有缺牙的情况。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会换牙,缺几颗牙没关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乳牙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孩子咀嚼食物,促进消化吸收,还对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有引导作用。
如果乳牙过早缺失,相邻的牙齿可能会向缺牙间隙倾斜,导致恒牙萌出时空间不足,出现错位、拥挤等情况,影响孩子的口腔功能和面部美观。而且缺牙还会使孩子咀嚼不便,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影响身体发育。
既然缺牙危害这么多,是不是所有儿童缺牙都要马上补呢?这也需要看情况。
如果是因为蛀牙或外伤导致乳牙早失,可以佩戴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移位,侵占恒牙萌出的空间。
如果孩子是换牙期缺牙,也就是恒牙萌出前的暂时性缺牙,那么无需处理,但需观察恒牙萌出的时间,一旦延迟的时间超过了半年,最好拍牙片检查看看,是否有先天性缺牙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萌出异常。
先天缺牙可以通过正畸调整牙齿的位置,或者成年后种植修复。
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缺牙,建议及时带他到口腔医院,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判断需不需要进行处理。
三、3岁儿童“地包天”要不要矫正?
哪吒的牙齿还有一个显著问题是“地包天”。
“地包天”(反颌)是乳牙期常见的错颌畸形,表现为下牙覆盖上牙,是我国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
孩子出现地包天,可能是由于不良哺乳姿势、不良习惯(如咬上唇、吐舌头)、遗传等因素导致。电影中,哪吒经常双手插兜吊儿郎当,不时有前伸下颌的俏皮动作,这种习惯就非常有可能导致“地包天”牙齿畸形。
地包天如果不及时矫正,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可能会逐渐加重,形成骨性畸形,不仅会造成口腔功能异常,影响咀嚼、发音等,还会对孩子的颜面美观及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3 岁儿童地包天是否需要矫正?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医疗院长王凯表示,地包天属于儿童口腔中的“急症”,在孩子能够配合的情况下,3~5岁乳牙期是一个矫正地包天的黄金时期,可以通过活动矫治器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改善咬合关系,早期干预可大幅降低手术概率。
孩子的口腔健康关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正如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孩子的牙齿健康也需家长主动守护。从乳牙期到恒牙期,科学干预,能让每一颗牙齿成为笑容的“灵珠”,而非困扰终身的“魔丸”。
儿童口腔健康维护小tips:
均衡饮食:多吃苹果、玉米等粗纤维食物,促进乳牙自然脱落,减少滞留风险。
定期检查: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乳牙滞留、龋齿等问题。
纠正习惯:戒除吮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避免颌骨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