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上进和有学习的自驱力,父母先要认识自己和成为自己

爱读书的百合 2025-01-07 10:22:06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孩子,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孩子上进和对学习有自驱力,这是为人父母的本能。

不过即便父母却容易在过度关注孩子的过程中,而忽略了自我的发展,一心想让孩子好,反而会拖了孩子的后腿。

对于父母来说,成为自己才是帮助孩子的捷径。

父母如何成为自己,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很深奥的问题。

自我简单说寻找的是“我是谁”的问题,但自我具有灵活性、自然文化性以及统一性。

这也是在读自我领域先驱心理学教授罗伊·F·鲍迈斯特的《我从何来》中受到的启发:

自我包含一个心理结构,这一结构根植于大脑,又在充满符号和信息的社会中运作。

而自我概念,并不是单个概念,而是一系列信息的集合。自我概念和自我并不同,自我概念只是一个实体,一个重要的事物,而自我则是父母的身份地位和内在过程的综合。

定义自我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自我知识,执行功能和关系自我。涵盖着文化、社会、信念、身份、道德的融合。

这也就意味着思维的不同,认知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人们的想法与自我是会不断变化的。

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都可以在试错与优化与交互中,让自己的思维、行为与内在发生变化。

父母先成为自己后,才能引领孩子去思考“我是谁”以及“我想成为谁”。

因为孩子没有那么多经历与阅历,很多时候会受父母的影响。

比如自信的孩子很渴望尝试新事物,并相信自己,而自卑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做什么事都容易畏首畏尾,心态也不够开放,更容易在受挫中轻易放弃或逃避。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很容易不相信自己,更愿意从别人或外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从而会心生畏惧或不安。

只有自我实现当下的统一性时,才会做到自治、自立和自控。

也可以理解为自由意志,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能为自己的选择而承担。

而父母想要引导孩子成为他自己,最关键的一点是父母要先孩子一步成为自己,找回自我。

成为自我的最要一个要素是觉知。在《我从何来》中作者也提到:

要了解自我,重要的是要了解自我觉知的优势和作用机制。人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但是人类的自我觉知和其他生物的自我觉知明显不同。

人们往往在觉知自我时,表现会更好,因为无意识中就会与标准对比,无意识的过程源于观点和自尊的结合。

而无意识又会被想法、感觉或冲动而左右。

只不过无意识引发了反应,但又容易否认这些想法,所以就会造成刻板印象或当局者迷。

无论是想法、感受或行动,都决定了自我的完善。而父母只有先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去更多相信一些东西。

这时候反而注意力会拉回到自身上,更容易实现自我。

父母的觉察和内省是相当重要的,也可以通过自我参照,观察别人对你的反应,来提升觉察力。

每个人都喜欢赞扬,拒绝责备和批评。在受到批评和责备以及危机感时,就会陷入防御。

一旦陷入防御时,情绪就会相当不稳定,容易陷入后悔和悲伤以及内疚。

父母会这样,孩子也容易这样,正如罗伊·F·鲍迈斯特所说:

在需要做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是一种低耗能的应对方式。

习惯也未必是对的,只是一种本能的应对方式,越是在情绪之中费尽心思去做更多选项时,会更容易损耗自我和情绪内耗。

在自我损耗时,是没有勇气做更多选择的,只愿意维持现状或妥协,拖延或摆烂。

这时,更好的做法是表达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和天赋以及潜力,在直面的过程中找回自我。

只有将自我找回来,才不会自我逃避,可以从降低标准、放下自责以及将糟糕的感觉转念,并主动从压力中向前一步去释放,就能慢慢恢复心力,提升自驱力。

这本《我从何来》虽然专业性比较强,但对于自我的剖析不仅全面而且深刻,非常值得一读。

0 阅读:5
爱读书的百合

爱读书的百合

专注于家庭教育父母心理陪跑,孩子厌学休学,沉迷游戏情绪内耗,缺乏自驱力,情绪疏导和疗愈以及女性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