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的政治舞台一场没有硝烟的选举大战,正在席卷这个东南亚国家,而杜特尔特之女萨拉,再度成为焦点。
一个简单的支持率对比,就足够让人看清未来政治的走向,59%对25%!就是萨拉和小马科斯在民意中的悬殊差距。
菲国政坛从来就不怎么太平,家族政治根深蒂固,当权者后代能否延续权力,一直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这次选举中,萨拉的支持率居高不下,这离不开她老爸杜特尔特的影响力,杜特尔特当年以铁腕手段治理菲律宾,扫毒战打得狠、言辞放得硬,硬是把人民的“安全感”给提升了不少。
这一次,萨拉站在父亲光环下,不仅收获了老百姓对杜特尔特“余威”的认可,还因此显得更有实干能力,更踏实接地气,可你看看对手小马科斯,这名字就透着历史厚重感,他可是马科斯家族的代表,说一点历史,马科斯这家人可是有故事的人,尤其是他的爹老马科斯,老牌总统。
强权人物,不知道惹了多少事,搞得菲律宾过往几十年政治满是争议,所以,小马科斯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始终有一种被“历史包袱压得喘不上气”的感觉,这次59对25的支持率差距,看着是民心所向的结果,其实背后还有很多复杂的政治运作。
从某种角度说,这份支持率更像是一场权力之战的影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民意反应,杜特尔特家族的操作手段,向来不简单,一边借机拉拢民众,一边还不断强化国内军警势力,杜特尔特家族想干什么?那不是明摆着嘛,他们就是想延续家族影响力,牵着一条线掌控菲律宾的未来。
对外,萨拉不是还故意表现得比她爹更“低调”吗?这招叫放长线钓大鱼,不然还能怎么解释她对中美态度一贯的“一团和气”?说到中美,那就得聊聊中国的态度了,菲律宾曾经是美国的重要区域盟友,但杜特尔特时期,菲美关系走得才能算个“不上不下”。
这次萨拉的崛起,中国自然是盯得死死的,原因很简单,菲律宾,尤其是菲军,直接关系到南海这个战略地带,不管谁当选,菲律宾的决策都会牵扯到中美之间的博弈,中国完全明白这一点,因此,近年来都加紧观察菲律宾的军力发展和政策倾向,根本不敢放松。
对于中菲关系,中国也不是没有期待,如果萨拉上位,延续杜特尔特的“亲中”政策,那南海局势或许还能再缓一缓,但如果菲律宾军方换了个带有强烈亲美倾向的声音,那问题就复杂了,要知道,美国从来没打算退出西太平洋的争夺,菲律宾这个位于南海咽喉的国家。
就是他们的天然棋盘,小马科斯的支持率虽低,但也未必完全没有翻身余地,一旦局势出现反转,小马科斯赢得总统之位,那往后整个南海地区都有可能发生微妙的变化,再说一句,大国之间的博弈多狠多精,普通人是连想都想不到的,选举可以看作民意表达。
但这背后双边政府的外交较量才是最扣人心弦的,萨拉要是继续带领菲律宾向着“中国合作伙伴”的方向走,中国的南海战略就能多点喘息空间,但反过来说,小马科斯若是当选,意味着菲律宾可能重新选择“站队”,甚至在军事合作上公开向美国靠拢,尤其在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
这绝对是一枚不大不小的“定时炸弹”,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中国为什么眼光如此紧盯菲律宾?大哥,菲律宾的地缘位置谁都不会忽视,看看地图,它直接控制着通向南海的重要通道,并且还是东盟内部的重量级成员之一,作用怎么可能被低估?更别提南海的问题了。
这些年美国拉着一帮“盟友”瞎搅和,摆明了是想插手这片海域的地盘划分,菲律宾的选举结果,将决定中国在南海的一部分面子值能否继续挂得住,但话说回来,菲国的国内政治波动从来不是中国单方面能控制的,即便萨拉当选,中国和菲律宾之间如何合作。
仍然需要复杂的谈判以及谨慎的操作,一旦贝壳外壳稍有裂缝,就可能钻进无数的外界干扰,比如越南、日本,甚至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都不甘心在南海的较量中扮演附属角色,菲律宾国内任何一点变动,无异于让这些势力找到搅乱局势的突破口。
至于菲军,更不能小看,作为东南亚的军事力量之一,他们的军事合作倾向、装备来源,甚至战略思想都值得留意,去年菲律宾就接收了美国提供的几批新型装备,意味着美菲军事合作频率正在加快,而萨拉的选举胜利可能对菲军的亲中或亲美定位产生微妙影响。
这将直接牵动区域形势,这次菲律宾的大选已经不仅仅是国民的一个梦想体现,更是一次影响东南亚乃至全球力量格局的重大事件,杜特尔特之女萨拉的支持率领先,固然是一种民意冲击,也能给很多人看得过瘾的政治戏剧,但政治的本质是利益较量,这是一个多方权力。
多层筹码的博弈战场,中国要继续紧盯菲律宾军方的动向,更要观察大选结果对中菲关系的具体影响,不要天真地以为一份选民支持率就能定乾坤,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至于结局,大家可以继续看戏,但千万别忘了,这场选举的大幕,早就超越了菲律宾国内的舞台。
成为大国博弈的一部分,南海局势谁主沉浮,答案?还在候场的下一幕里。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