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布林肯相继访华,是美国的战术调整,不是战略转向

过河小卒子 2024-04-10 21:28:54
美国是不是觉得:“台湾岛”明显不止8500亿美元。

耶伦访华了,这是耶伦第二次访华。

上一次耶伦在中国待了四天三夜,而这一次,干脆要在中国六天;她第一站先前往广州,然后还要到北京。

耶伦是美国的财政部长,在美国内阁中,这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仅次于国务卿的官员。

对于访问目的,美国官员只是笼统表示:

1、耶伦将会见中方高级官员和在华开展业务的美国大型企业代表。

2、耶伦将寻求扩大与中方在打击金融领域非法行为方面的合作,这对于打击诈骗、贩毒和全球犯罪集团至关重要。

3、耶伦还希望在有利于美中两国乃至世界的重点领域深化合作,包括加强金融稳定等。

美国说的三个目的,最重要的实际是第三个:深化重点领域合作,加强金融稳定。

这就相当于说:美国期望中国在美国将要进行的“降息”中提供帮助。

中国怎么做才是帮助美国,加强了金融稳定呢?当然是买一点“美债”。

我们对美债要有正确认识,这东西是一种投资产品,如同股票、基金;并不是美国欠别人钱。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中国凭什么要买美国国债呢?这就牵涉很多方面,比如贸易、国际局势等等。

美国在遏制中国的外贸,如果中国赚了钱都拿去买美国国债,而不是拿到世界各地投资,美国打贸易战的动力就会减少很多。

世界局势混乱,投资容易亏本;而美债怎么说也是有收益的。怎么看都不是亏本的买卖。

其实,还有一点美国没说,中国也不会说。

美国希望中国保持一定数额的美债,这一定数额的美债相当于某种“保证金”。“保证金”越多,美国越放心,因为美国随时可以冻结这些钱,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

说个不是笑话的笑话。现在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以前是希拉里的幕僚,他曾经给希拉里建议:既然中国肯定会收回“岛”,倒不如现在用“岛”和中国交换他们拥有的美债。

沙利文的想法很务实,他怕中国一时火大,武统了岛,到时候美国鸡飞蛋打啥也得不到。而希拉里当时的回应是:这个想法很有趣。

中国持有美债最多时是2012年,当时的规模达到了1.3167万亿美元;从2013年开始,中国逐渐减持,现在约有8500亿美债。

中国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其实就是中美关系下滑开始的时候;而岛上的局势,也是从这时候变坏的。

我们当然会说:中国减持美债,是国家的政策,和这些没关系。实际上,美债减少了,假如中美关系哪一天崩掉,美国想没收“保证金”也没收不了多少。

美国希望中国多买美债,其实是讨价还价的举动。

我们换一种思路,是不是说明美国觉得:中美、中俄市场的差距,起码超过一万亿美元。

美国在中国收回“岛”的问题上一直搞“模糊政策”。假如中国武统,美国是否出兵,谁也说不清楚;但美国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把中国拥有的美债归零,全世界都有这个预期。

那么,美国现在希望中国再买点美债,是不是他们觉得:“台湾岛”明显不止8500亿美元。

中国、美国、俄罗斯,三个国家拧巴的关系。

其实,中美俄三国之间的关系非常拧巴,拧巴得两两都不敢过分接近,也不敢过分疏远。

这就是美国现在做梦都想和中国脱钩、冷战,实际上也在偷摸地进行着,但美国说啥也不敢公开的原因。

这也是俄罗斯现在做梦都想在军事上和中国结成某种形式的更紧密的关系,但中国说啥也不愿意的原因。

这还是美国和俄罗斯势同水火,关系明显已经坏的不能再坏了,但美国还是要千方百计留一条后路的原因。

我们首先来看美国。

美国最怕的是中国和俄罗斯结成经济、军事同盟,如果伊朗再加进来,真的搞出一个“中俄伊同盟”,那美国就没法混世界了。

美国的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早就说:美国要千方百计防止“中俄伊同盟”的出现,这将是美国的噩梦。

因为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优秀的劳动力、高效的执行力;而俄罗斯和伊朗都是资源大国,他们有世界上大部分的能源、矿产、土地等。

美国现在享受的一切,依赖的是世界产品和资源,其中中国制造是决定性因素;这三家走到一起,中国因此抛弃美国,这不是噩梦是什么?

实际上,俄罗斯和德国走到一起,美国丢掉的是欧洲;俄罗斯和中国走到一起,美国丢掉的是全部,这其中还包括军事上的实力对比。

为了防止俄罗斯和德国走到一起,美国从苏联解体时就开始行动,在德国培养自己的代理人,挑起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彻底斩断俄罗斯和欧洲的联系。

冷战结束,德国的政治家还是很有水平的,他们利用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用欧元统一了欧洲市场;

接着,德国在科尔、施罗德、默克尔三位睿智的政治家的努力下,和俄罗斯建立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俄罗斯有无尽的能源和资源,德国工业突飞猛进。

2021年,默克尔离任了,美国培养的代理人全部成熟;于是,“俄乌战争”爆发,美国炸掉“北溪管道”,打压欧盟经济让欧元势衰;俄罗斯和德国成为仇敌。

我们都知道欧洲缺少能源,其实最缺的是德国,其他国家并不缺;一场“俄乌战争”让科尔、施罗德、默克尔三任德国总理几十年的努力化为乌有。

这些人能把默克尔气死

可以说,美国用一场“俄乌战争”,让俄罗斯远离欧洲、远离德国,美国保住了自己对欧洲的控制权。

怎么让俄罗斯和中国不越走越近呢?这就关系到中国的利益问题。

首先,中国是个不结盟国家,但这个“不结盟”不是永远的,而是出于自身需要的。

中国的发展有赖于世界市场,没有了世界市场,中国和平崛起的路也就崎岖不平;而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就是美国和欧洲。

所以,不能让中国对美国和欧洲两个大市场完全死心;要是中国发现自己不管怎么办,都没办法进入这两个大市场,那么经营俄罗斯等次要市场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中国每年在美国市场赚到的钱都是六七千亿,在欧洲还要多一点;而和俄罗斯的贸易,这些年不断增长,现在也就是2000亿。

这里面有市场边际的约束,也有贸易种类的制约,很难改变。

只要中国对美国和欧洲市场还没有失掉信心,中俄就不会形成更紧密的军事关系,因为谁都不会和钱过不去。

现在,美国做梦都想把中国从美国和欧洲市场赶出去,因为中国赚钱太多了;但美国又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绝,因为做绝了,中国就会离开,走向俄罗斯。

美国想办法遏制中国,对中国又是贸易战,又是“科技战”;又是“产业链重整”,又是“不影响国家安全”;实际上,这就是冷战、这就是“脱钩断链”。

但美国在说法尽量柔和,行动尽量隐蔽;又是“小院高墙”但不“脱钩断链”,又是“要竞争”但不“冷战”。总的原则就是:决不能把中国推到俄罗斯一边。

再来看看俄罗斯的想法。

俄罗斯这个国家,一言难尽。他们是欧洲国家,国土又横跨欧亚,对东北亚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他们还对太平洋和印度洋有许多想法。

不要怀疑,俄罗斯人是亲西方的,现在和西方搞得不好,是因为美国要把他们踢出去。如果上帝满足俄罗斯一个要求:是和西方走近,还是和中国走近。俄罗斯一定选西方。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人对西方接纳自己满怀信心,他们激动万分。但现实给了他们狠狠地教训,俄罗斯被美国无情的对待,就像战胜国对战败国那样对待。

普京上台,他也是亲近美国、拥抱欧洲的,他和小布什是好朋友,还和默克尔成为姐弟一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普京为俄罗斯融入西方做出的努力。

直到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和俄罗斯渐行渐远,普京才真正意识到:俄罗斯不可能被西方接纳的,俄罗斯在西方眼里,就是个“新型殖民地”。

于是,普京开始爆发,他坚决收回克里米亚,瞅准机会打起了“俄乌战争”。

其实这个机会还是中美关系变化带来的,中美安克雷奇会谈破裂,俄罗斯才敢认真考虑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

现在的俄罗斯希望和中国的关系更加深入、全面,实际上他们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中国也从很多方面给了俄罗斯帮助,尤其关系到国家稳定的民生产品。

中国也不敢完全把能源寄托在俄罗斯身上,这本就不符合战略物资多元化的原则;另外,俄罗斯想法很多,今后的政策也让人不放心。

说到底,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对外的贸易各方面也不是山穷水尽,谁都不会主动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如果美国直言“冷战”,完全“脱钩断链”,贸易全部停摆,那就是另一回事,“中俄伊”三国肯定走到一起,抱成一团。

也许有人说,中国这样是不是有点鸡贼,想在“俄美”之间骑墙啊。

骑墙、左右逢源这些小伎俩,其实是没有志向的小国才干的事,比如印度,就喜欢干这种事。

格局放大一点,中国是要和平崛起的;中国自己就是一面高墙,而不是骑墙的小孩;中国自己就是水源,而不是迎合水源的洼地。

耶伦还有想法,只是说得比较隐晦。

搞清了“中美俄”三国之间拧巴的关系,就知道耶伦想要中国再买点美债的原因:美国实际并不想降低中美贸易,这本身对美国就有好处,更别说对美国战略的影响。

只是出于美国一些资本和政客的狭隘,美国现在有点暴冲,想尽快把中国遏制住;但美国又没那个实力面对把中国完全得罪后的局面。

只要耶伦敢提“买美债”,就说明美国做好了一些方面妥协的准备,比如贸易、岛的问题。因为“保证金”提高了,美国心里多少也平衡些。

但这些并不说明美国会和中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美国遏制中国是一个长期战略,他们一定会坚持下去。

现在这样,是因为没办法,不得已而为之。真把中国逼急了,一拍两散,美国立刻就会感受到无穷的压力。这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傻 X行为。

美国官员说了,耶伦访华六天要做很多事,主要是会见中方高级官员和在华开展业务的美国大型企业代表、寻求扩大与中方某些方面的合作、深化重点领域加强金融稳定等。

实际上,第一句“会见中方高级官员和在华开展业务的美国大型企业代表”也有很深的含义:为什么把“中方高级官员”和“在华开展业务的美国大型企业代表”放在一起?

这是美国想借助耶伦访华要做的另一件事:寻找给美国经济提供支撑的制造业。

众所周知,美国现在的科技还是有优势的,但在制造上,美国搞的都是高大上的芯片等,拿得出手的波音眼看着要完蛋,成为“破音”了。

一些基础的工业,美国现在真没办法和世界竞争,更别提中国了。

在新技术应用上,中国已经走在前列,比如电动车,现在已经奠定了世界无敌的江湖地位。搞得美国和欧洲都放弃电动车赛道,造车传统大国日本默默玩氢能源去了。

作为国家经济方面的决策者,耶伦当然要为美国谋划,因为支撑国家货币的基本还是工业制造。美国现在搞的“AI大模型”,这东西怎么看都是玄幻的一张大饼。

为什么说“AI大模型”是玄幻的大饼,没法支撑国家经济的未来呢?因为国家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解决人民生活问题,解决人民就业、增收问题。

而那个大模型,直接冲着“替代人类工作”去了。如果技术真的成熟了,产品全面铺开了,大批人员下岗失业,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的?不可想象。

不是说这种技术没未来,而是目前看不到它全面推开的样子,也就没法形成大规模产业。

再退一步,这东西就是推开了,明显的是会造成极端的贫富分化。将来的国家就会像历史学家写的那样:人类被分成“有用阶级”和“无用阶级”。

“有用阶级”是有技术的人,他们能控制AI;“无用阶级”就是那些没有科技能力的人,他们对世界来说是没用的,活不活着无所谓。

说远了,实际上耶伦是要给美元找一些工业支撑,而中国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电动车、新能源等工业规模已经成型。在这里,美国有没有机会?

所以,美国官员说耶伦访问目的,第一个就是“耶伦将会见中方高级官员和在华开展业务的美国大型企业代表”,这话里明显有想法。至于怎么谈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耶伦也好,布林肯也好,他们访华,是美国遏制中国在战术层面进行的调整;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是不会变得。

现在要调整战术,因为美国实力不够,也因为美国怕走得太远,把中国逼到完全和俄罗斯一起。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俄乌战争”,没有中东乱局,美国会调整吗?

不可能的,美国会挑起中国周边的各种问题,让亚洲陷入战火。

美国即使调整,也会找俄罗斯调整,毕竟俄罗斯人还是更加亲美的。

1 阅读:3

过河小卒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