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灵兽第1194篇原创文章
生鲜是一条漫长的赛道,烧钱烧不出行业壁垒。
作者/楚勿留香
ID/lingshouke
1
“活着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本来生活创始人、CEO喻华峰在本来生活创立十周年的致辞中感慨道。
十年来,无论是生鲜电商抑或实体生鲜门店都倒闭无数,整个生鲜赛道更是血流成河。
资本蜂拥而入时,“烧钱”抢市场的“模式”横行;资本退潮时,整个生鲜行业一地鸡毛。
然而,抱着实现更高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宏愿,无数入局者和资本仍然在生鲜电商领域苦苦探索,其竞争激烈程度也从未稍减。这一点也可从中国民营企业的寿命中初窥端倪——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3.7年,中小企业寿命则平均为2.5年。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内生鲜电商的“先行者”本来生活不仅活着,更交付了扎实的业绩:其线上业务已经实现连续4年经营性盈利和现金流为正。
10年的实战中,本来生活反复验证了一条经验:生鲜是一条漫长的赛道,烧钱烧不出行业壁垒,也不能通过互联网思维的“闪电战”终结竞争。
“跑得太快、烧钱太多,都是死路一条。”本来生活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只有打造稳健的、不断增强的自我造血能力,才能活下来、活得久、活得好。”
从2016年开始,本来生活就与流血狂奔的行业“背道而驰”,停止了烧钱,也不再跟着市场的节奏扩张。而是专注于摸索一套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重要特征是“稳健经营”,即确保正向现金流、保持持续性盈利、系统性降本增效。
由此看来,它称得上是最早意识到“精耕细作”重要性的生鲜电商:坚持品质至上,改造并深耕供应链,创新优化整个交易链路,“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这是其找到的业务模式“最优解”之路。
毕竟,运营效率和供应链能力才是生鲜重要的壁垒之一。
达尔文说,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于环境变化做出最合适应对的。
“为什么能活过10年?毫无疑问,我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探索精神,都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本来生活这样阐释自己能活下来并活得好的原因。
正是这种适应能力,让它在稳健发展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战略上的思考。
2
早在2020年,本来生活与《灵兽》交流时就表示,生鲜最后的决战仍然在线上。
但线下门店是基础。消费者既有线上需求也有线下需求,最终两者将会融合。
2017年,本来生活开始做社区生鲜连锁——本来鲜,希望将其打造成社区生活的基础设施。
这基础也是为线上“打地基”。最后的竞争还是要回到线上,即在线下店里买即时需求的商品,在线上买非店的商品。
门店的SKU数终归是有限的,但线上SKU数可以成倍放大。
“这就极大地扩张了门店的SKU和坪效,店的效率就被放大了。”本来生活表示,“每一个门店都是流量的入口,与线下结合后,线上将焕发真正的生命力。”生鲜依然需要流量才能发挥更大价值,就像美团王兴把外卖变成了流量一样。
在当时的本来生活看来,“生鲜店的‘终极模式’就是以店为基础的复合模式。从另一个角度看,‘终极模式’可能并不存在,因为会不断进化。”
如今多年后再回头看,本来生活确实践行着“线上+线下”的融合之路。
当前生鲜消费需求的丰富性、时效性已是市场大趋势,也给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未来随着老龄化、小家庭等人口结构变化,社区商业活跃人口将不断增长。社区生鲜店会成为像水电、网络一样的社区基础设施。”
3
对本来生活而言,十年的积累,正是下一个十年的开始。
2012年,本来生活网创立。创立之初,它就选择了一条艰难且需要长期坚持的道路:做线上的Whole Foods。
Whole Foods是全球最大的天然食品及有机食品超市。带着朴素愿望创建的本来生活,其创立初衷就是为了让备受食品安全困扰的国内用户想到优质食品就想到本来生活,想到本来生活就想到优质食品。
初衷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优质”背后意味着两方面的要素:一是,要找到好的产品,并将之变成商品;二是,要将好的商品,通过最优链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送到消费者手中。
如果将这两点分解,前者要求生鲜企业必须具备挖掘原产地的能力,即在全球寻找最好的产品,并将之商品化、品牌化;后者则要求企业具备极强的供应链能力,比如生鲜品往往需要全程冷链运输,叠加门店或线上履约能力。
“品质是应对万变的基石。”本来生活发言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对本来生活而言,品质是起点而不是卖点。”
“坚守品质,相信时间的力量”被确立为本来生活的经营理念,其含义颇深:既包含对品质、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的坚持,又奠定着本来生活打造差异化发展的根基。
为了保证商品品质,本来生活需要开发出一套能够将全链路“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全程可控的供应链模式——其在行业内首创“生鲜DTC”(Direct to Consumer)产地直采模式,实现了智慧链接供需两端。
这也意味着,本来生活网从一般电商所担当的经销渠道变身为集“产品定制方+营销方+渠道方”于一身的多元角色。
与传统生鲜电商直接将产品从产地送到消费者手中不同,这代表本来生活需要深度参与产品开发与定制,为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各个流程打造“标准化”。
在产地端,本来生活充当了“生产者”的角色,使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的“原生态”蜕变为生产标准统一、口感品质稳定的商品,再通过建立科学的种植、采摘、加工、追溯、物流等一系列标准化、数字化流程系统,从源头树立商品质量标杆。
在物流仓配过程中,其必须从供应短链化和物流优化两方面着力,从根本上实现流通环节的降本增效。
由于生鲜品易损易腐、非标、短保且价格波动大的特性,注定了生鲜供应链在全球范围都很难搭建。“如果没有现代的技术手段、专业的管理团队和管理工具做保障,非常难管理好生鲜供应链。”本来生活网物流中心总经理吴建伟曾坦承。
为了寻找到这条“最优”流通链路中,本来生活在多重探索后选择了自建城市中心大仓模式,并进一步通过精益管理实现更为严苛的生鲜商品品质把控。
吴建伟表示,“我们自建仓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履约交付这一部分功能,还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品控。商品入仓这一步即代表着我们对产品质量进行把控后,再将安全的产品送到客户手上。”
同时,吴建伟也强调,依托高效的仓储物流体系,生鲜商品可以实心全流程可溯源,这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食品安全、给予了消费者安心。
这套从原产地选品,到全程可追溯、可质控的供应链体系,是本来生活斩获众多拥趸者的秘密武器之一——从品质到品牌,在褚橙之后,本来生活已挖掘打造出400多个农产品品牌。
以“做优质食品的标志性品牌”为愿景的本来生活,正在走一条强化自身独特竞争力的路。
4
2021年7月,本来生活发起成立“科技赋能农产品品质联盟”,携手拜耳作物科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SGS等联盟成员,从一粒种子开始,将更加绿色、安全、前沿的国际科技生产种植技术与标准带入生产端。
如今,在全国各大核心原产地,这样标准化、优质化、绿色化、科技化的本来果园、本来基地不胜枚举。
同时,在海外,本来生活网遍布全球各大产区的超级买手们与700多家直采供应商伙伴也携手构筑了一条“从产地到餐桌”的最短交易链:新西兰维必滋巴氏杀菌奶、新西兰佳沛奇异果、美国车厘子、泰国大椰青等一系列优质进口生鲜商品,都经由本来生活通过产地定制、包机包船直采等方式引入国内市场,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
另一方面,本来生活通过生鲜DTC模式打造出的生鲜农产品品牌也在积极促进了核心原产地的培育,其中“蒲江丑柑”这个区域品牌的崛起便是一个缩影。正是搭上本来生活生鲜DTC的便车,这一优质新品种在消费市场迅速被认知,其定制化的生产方式也使当地丑柑种植得以快速实现产业化发展。
任何零售业态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社会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大背景。衡量生鲜生意模式好坏的标准,也应当包含能否促进中国现阶段农业产能的正向转化。事实上,本来生活创立的十年,正是与农业、农人、农产品打交道的十年,也是通过市场端不断反向促进产地农业、种植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十年。
当生鲜零售从“流量端竞争”进化为“产业链竞争”,对于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将起到关键主导作用。而以下游市场端的能量倒逼农业上游价值链的升级,是生鲜行业需要担当的时代使命。
因此,本来生活尤其看重对上游的赋能,也在乎利益和利润是否留给了土地,“让良心农人获得良心回报”是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
在7月17日十周年战略发布会上,本来生活发起“商业向善”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倡议,号召关注社会责任的企业和组织从生产、服务、流通、消费到传播等生鲜农产品服务链条的各个环节共同参与,通过“商业向善·乡村振兴4.0”与“商业向善保供赴约”等核心产品,一起为乡村振兴、保供赴约、助学等社会议题与公益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本来生活网华北大区总经理薛磊表示,“创业十年,本来生活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发展中始终致力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家怀抱超利润之上的使命感、扎根在农的生鲜企业,在下一个十年是否能赢得蓬勃发展、筑牢基业长青,值得我们期待。(灵兽传媒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