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面子"全无的病!一阴一阳各有治法!陈作仁医案故事分享

道之中之筱 2024-12-09 07:42:54

大家好呀,今天,我们来说说一个让人"面子"全无的病——黄疸。这病可不是简单的皮肤变黄,而是脏腑湿邪在作祟!尤其是分阴黄和阳黄,区别还挺大,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它俩的故事。

黄疸是啥?

简单来说,黄疸就是肝胆不好,湿邪堵在身体里,胆汁出不去,浸到皮肤上了。于是,脸黄,眼黄,身上都黄。这病有两种“脾气”:

阴黄:性格偏“冷”,寒湿作怪。

阳黄:性格偏“火爆”,湿热捣乱。

这俩症状差别可大了,治疗方法更是南辕北辙,搞错了还不得了!接下来咱们用两个病例,来分别给你说清楚阴黄和阳黄的特点!

一、阴黄:寒湿来搞事

先说说阴黄,这是“冷性”的黄疸。让我们看看患者卢大哥的故事:

病例:冷得湿邪跑不动

卢大哥48岁,平时贪凉,爱喝冷水,还总爱在阴凉地睡觉。结果,寒湿堵住了脾胃,湿气走不了,就成了阴黄。卢大哥的样子挺惨的:面色黄得像嫩绿豆,大小便无力(清白、大便溏泄),整天无精打采,像个没魂儿的人。

医生一摸脉,脉象沉缓无力。结论:寒湿阴黄!

方子:茵陈蒿加四逆汤

治疗方向很明确:温阳散寒,健脾化湿!

医生开了一个暖身祛湿的方子——茵陈蒿加附子干姜汤:

茵陈蒿:黄疸的对头,湿邪的克星,清湿退黄最拿手。

附子、干姜:这俩负责暖脾阳,像小火炉一样把湿气蒸发掉。

薏苡仁、茯苓:一个祛湿健脾,一个利水排湿。

两剂药下肚,卢大哥的便便正常了,脸色也退黄了。后来加了些补脾的药,六天就彻底好了!

小Tips:阴黄患者避雷!

不能吃寒凉生冷的东西,比如冰水、冰激凌,都是病友的“仇人”。

阳黄的药,比如大黄这种泻热的药,就不要乱用了!

二、阳黄:湿热来作妖

再看看阳黄,这可是“火性”的黄疸。让我们瞧瞧万大爷的遭遇:

病例:喝酒喝出黄脸

万大爷64岁,酒量吓人,能喝几斤不醉。结果赶上六月天湿热,又喝高了,直接喝出重症黄疸。大爷当时的样子:浑身橘黄(像个老橙子),大便不通,小便也不利,浑身沉重,还发烧口渴,躺床上起不来。

医生一摸脉,沉实又快。结论:湿热阳黄!

方子:茵陈蒿加大黄栀子汤

治疗方向:清热利湿,通腑泻热!

医生给他开了个强力清热的方子——茵陈蒿加大黄栀子汤:

茵陈蒿:还是黄疸的对头,负责退黄。

大黄、厚朴:疏通肠道,把湿热“泻”出去。

栀子:清三焦热,泻火解毒。

木通:利尿,帮忙从下水道“冲走湿热”。

两剂药下去,大爷的大小便都通畅了,脸色黄退了一大半!后面医生根据大爷年纪大、身体弱,减去了大黄,加了点健脾化湿的薏苡仁。不到十天,黄疸就好了。

小Tips:阳黄患者避雷!

不要吃辛辣油腻的东西,比如火锅、烧烤,这些都是“火上浇油”。

阴黄的药,比如附子这种温补的药,就别乱用了!

三、总结:一阴一阳,各有治法

看完这俩故事,大家发现没?阴黄和阳黄完全是两种“性格”!

阴黄:寒湿作祟,脾阳虚,要用温阳化湿的方法治。

阳黄:湿热为患,火气旺,要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治。

所以,治黄疸必须辨证施治,绝不能乱补乱清,药不对症,可能会加重病情哦!

最后,咱们再复习一下黄疸两大“性格”对比:

特点:

阴黄(寒湿)

阳黄(湿热)

颜色:

嫩绿豆黄

老橘子黄

症状:

便溏、不渴、冷倦无力

便秘、口渴、身热沉重

治疗方向:

温阳散寒,健脾化湿

清热利湿,通腑泻热

代表方剂:

茵陈四逆汤

茵陈蒿汤加大黄栀子

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帮你更好地认识黄疸。如果你觉得有用,记得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也许能帮到更多人哦!

申明:

1、参考文献:《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协商。

3、所有治疗方案均需要辨证论治,如需用药请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加减,请勿自行用药。

0 阅读:9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3

用户13xxx03

2
2024-12-09 21:57

[赞][赞][赞]

道之中之筱

道之中之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