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曲艺的门类,为何京剧的繁荣比不过相声,不仅是郭德纲的缘故

北展溜溜球 2021-04-17 12:13:25

一直提到京剧的繁荣和相声的发展,而在其中成为纽带的人物是郭德纲。也一直在思考:相声的再次复兴是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郭德纲先生的出现加速了这种过程。

相声的繁盛不是相声界的狂欢,而是德云社的独秀。郭德纲走红之后,全国形成了一大批相声团体,但火爆的也只有和短暂的一段光阴,如今的相声团体大都艰难度日,靠蹭德云社的热度勉强裹腹。

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相声是地域狭窄的艺术。也只有在北京、天津、西安等几个北方大城市才有生命力,才有观众。

京剧还没有火爆起来,至少离一部分观众心里的高峰差距依旧不小。麒麟剧社能卖的出票,但也是赔钱赚吆喝,能持平就是不错的一种状态。

京剧的花费远比相声大:观众是去听相声,看京剧的,一个听,一个看道尽了艺术的精髓。相声是语言艺术,用语言的包袱逗笑观众,虽然也有卖相的成分在,但都是附加的部分,不占主流。

京剧则大不相同,讲的是唱念做打,观众看的也是这个。演员的妆容、服饰、动作都是艺术的组成部分,要求也大一些。

如果非要挑剔相声的花费,就是一身大褂,且不强制。只要两个人到了,穿着得体,拿着话筒上台就是一段相声。至于大褂、桌子、醒木、扇子这些东西,好多曲艺社都不摆放,台上就只有两个话筒。

京剧不上妆的戏也有,但至少要带锣鼓场吧。一个艺术家一个脾气,放的录音不合适这算谁的?若严格的来看,像是京剧的戏服、头冠、点翠、乐队等必需的因素实在太多,也就形成了庞大的经济包袱。

又有多少人敢动这个大包袱,郭德纲不也是玩票吗?这是真喜欢!

京剧的繁荣比不过京剧,第一点是学艺的经历,也就是演员的侧面。前面也提到了演员的身段动作也是观众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登台必须要经过几年的严刑拷打,苦练实干,研究唱念做打,才能站的住台。

唱的不行、身段不行,再标榜自己是京剧的正统,观众能让你下不来台。

相声则不一样,虽然讲究说学逗唱四门,但谁见过相声大赛比太平歌词,相声大赛比背贯口?相声听得首要是节奏感,演员台上的节奏如何是首要的评判标准,至于本功,都是隐藏的内容。这也就出现了:基本功不好,但上台能说,说完有彩的现象。

第二点是艺术的特性,也就是快与慢的争议。在社会娱乐化、快节奏的时代大潮之中,慢节奏咿咿呀呀的京剧并不契合时代的要求,也不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

这样一来就体现了相声的灵活性,根据观众需要,说娱乐化的相声,说脱口秀般的相声,说没骨有段子的快相声。观众买的起票,哈哈一笑就得了。至于铺平垫稳不去要求、中心思想不去要求、意义价值不去要求。

京剧你能编出全是流水的大戏吗?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的唱一些名段,近十年了还是这样。

第三点是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艺术的社会意义。这一点是艺术存在价值的比较,在最早期的曲艺雏形之中,既有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爱情传说、奇闻异事,也有保境安民、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前者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品,后者是社会教化的先头兵。

这也是为什么文艺方向被牢牢把控的原因,是不允许一些私立团体存在的原因。文艺也承担着劝人向善的教育意义,为了搞笑存在是胡说八道。

相声既然是语言的艺术,就比较灵活自如,发挥作用也更加灵动,因此承担的教育意义也就更为明晰,提到的相声会复兴也是这个原因。

因此,京剧缺少的不只是一个郭德纲,更是适合时代的新作品。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晓风残月

晓风残月

2021-04-21 22:07

象牙塔内的人没有危机感,这才是主要的原因

北展溜溜球

北展溜溜球

分享文化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