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是我国现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令我党和西北红军转危为安,更令国共两党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但如果没有爆发西安事变,我党的命运又会如何呢?要知道当时我党的处境可是非常困难的,不仅兵力、武器弹药稀缺,就连补给都无法满足。
晚年徐向前元帅曾透露说:“就算没有西安事变也不用慌张,中央留了一招强有力的杀手锏。”那么这个“杀手锏”是什么呢?
中央红军遇到困难,徐海东出手相助
1935年10月,中央和红军陕甘支队长征抵达陕北根据地。当领导人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物资稀缺后,不禁长叹一声。要知道我军长征后本就十分困难,急需物资补充,没想到却看到这一现象。
由于陕北根据地处于大西北干旱的黄土高坡,不仅降水量少,生产方式落后,就连交通也是有些困难的。这里没有充足的食物养活军队,也就不利于我军接下来的作战。
10月22日,中央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在会上,张闻天率先发言:
“陕北根据地和我们之前待过的所有根据地都不一样,这里降水量少,导致农作物很难生长,而且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南方也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粮食稀缺,还有民族矛盾、隔阂等问题困扰着我军。陕北根据地北边的群众大多是蒙古族,西边大多是回族。不管是蒙古族还是回族,他们和汉族的生活方式都截然不同。
双方语言不通,这也导致红军很难筹集物资,更别说宣传红军的政策了。后来毛主席亲自向徐海东借钱,更能反映出中央红军遇到的困难有多大。
当时中央红军刚经历过长征,物资匮乏,每位战士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甚至几天都见不到粮食,只能吃野菜、啃树根。食物稀缺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大家没有过冬的衣服,初冬还穿着破烂的单衣,很多战士没有布鞋,穿的还是草鞋。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毛主席无奈只能向徐海东借钱。徐海东所率领的红15军团比中央红军早到几个月,再加上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说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当看到杨至成送来的毛主席的借条,徐海东心里十分难受,当即找到军团供给部部长:“咱们现在还有多少家底?”部长迟疑了一下说:“还有7000块!”
徐海东高兴地说:“那太好了,拿5000块给中央红军送去。”部长有些不愿意,他说:“首长,您不知道现在柴米油盐都很贵,战士们没有买冬衣,就连您都好久没添置冬衣了……”
徐海东摆摆手,不让部长继续说下去:“这些困难我们都能克服,但现在中央红军比我们更需要这笔钱,不要再说了,明天一早就给他们送去!”
第二天一大早,中央红军后勤部就收到这沉甸甸的5000元。毛主席知道后十分高兴,甚至过去了几十年仍记得这件事:“当时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徐海东同志借给了我5000元,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
蒋介石拒绝联共抗日,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除了补给困难外,红军还遭受着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1935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成立“西北剿匪总部”,随后调集重兵向我军发起进攻。参与“围剿”的敌军人数远远多于红军,他们不仅采取军事进攻,还采取经济封锁。
1936年4月,国民党军更是加紧“围剿”陕北苏区,除了有阎锡山部外,蒋介石还派出自己的中央军精锐部队51个团,前去支援阎锡山。
10月28日,蒋介石再次部署重兵,企图将红二、红四方面军“围歼”在黄河东岸的靖远、海原附近。
当时敌我双方兵力悬殊,再加上国民党军拥有的都是美式枪械,子弹充足,我军想要获胜还是有些困难的。然而就在我军遭遇险境之际,“西安事变”爆发了。
12月4日,蒋介石来到西安,准备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出兵进攻红军。原来在此之前,东北军和西北军光大官兵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都不愿意和红军打仗了,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蒋介石自然不肯,因此刚抵达西安就将杨虎城和张学良叫去,让他们立即出兵。杨虎城和张学良对视一眼,开始劝蒋介石放弃内战。但不管他们如何劝说,蒋介石始终不肯改变想法,无奈两人只能离开。
12月7日下午,张学良独自一人来到蒋介石的住处,再次劝他放弃内战,没想到这次却遭到蒋介石的严厉斥责:“汉卿啊,你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怎么能有这种想法?我告诉你,我是不会和共产党合作的,你死了这个心吧!”
张学良离开后,杨虎城又来到蒋介石的住处,劝他停止内战。毫无疑问,杨虎城也遭到蒋介石的拒绝。
12月11日,张学良去见蒋介石之前,曾和杨虎城见了一面:“你说如果这次蒋先生还是不同意停止内战,我们该怎么办?”杨虎城毫不犹豫地说:“那就绑了他!逼他停止内战。”
杨虎城的话令张学良十分震惊:“这,这能行吗?”杨虎城说:“我们除了这个没有其他办法了。”张学良点点头,说:“好,那你等我消息!”紧接着便去华清池见蒋介石。
张学良作最后一次劝告,仍被蒋介石拒绝了,他回来就对杨虎城说:“他又拒绝了,我们只能用武力囚蒋了。”
12月12日凌晨5点,孙铭九带着一个连的兵力包围了蒋介石的住处,随即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随着“砰”的一声,蒋介石被惊醒,顾不上穿衣服,披着睡衣就往外跑。
当时前院正在打斗,后院的门被锁住,蒋介石只能在侍卫的协助下爬墙逃命。他慌忙之中往山上跑去,躲进一块岩石旁的小洞。等孙铭九等人解决完院内的侍卫,冲进蒋介石的卧室才发现他早已逃走。
孙铭九摸了摸被窝还有余温,当即下令:“快点搜,他刚走没多久,肯定逃不远!”很快,孙铭九等人就在后山上的小洞里找到瑟瑟发抖的蒋介石。
上午10点,孙铭九等人将蒋介石塞进汽车,送到张学良的指挥部。后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表全国通电,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至此,国共两党再次迎来合作,我军的危机也解除了。
就算没有西安事变,中央仍有一招杀手锏
随着“西安事变”的结束,抗日战争的爆发,战士们积累作战经验,我军在战场上频频获得胜利,发展也越来越好。假如没有西安事变,那么我党会如何解决这一险境呢?
徐向前晚年回忆说:“就算没有西安事变,中央仍留了一招强有力的杀手锏。”
原来在西安事变爆发前,中央曾给徐向前发去一份绝密计划:
“徐向前同志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就地改编为西路军,必须在一年内取得和苏联的联系,方便我党得到苏联的支援;红军主力则离开陕甘宁根据地,向山西进发。
如果阎锡山同意和我党合作的话,那么我党将留在山西,反之则前往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之后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转战到安徽、山东等地,最终返回西北。”
这一计划路程遥远,也被称为“第二次长征”。然而还没等我军实施“第二次长征”的时候,西安事变就爆发了。不过这也能看出毛主席的深思远虑,他从不会坐以待毙,而是准备多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