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老照片见证三峡百年沧桑

浩航浏览趣事 2025-02-20 11:48:36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和湖北宜昌的西陵峡。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历来以险峻著称,又因三峡大坝而闻名海外。也是古代众多骚人墨客争相吟诗作赋、旅行赞美的对象。

比如最著名的当属“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寥寥数语,三峡两岸千变万化的景象尽在笔端。

“诗圣”杜甫的诗:“远山朝白帝,深水竭夷陵”,表达了对三峡的赞誉。

白居易的诗:“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写出了三峡险奇的景观。

司空曙的诗:“峡口巴江水,无风浪也翻。”突出了三峡江水风景。

北宋文豪欧阳修在被贬夷陵时有诗云:“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描绘了三峡下牢溪的景观,三峡的风光。

至于三峡的险峻,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更是专门有关于三峡的一篇散文,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三峡两岸连山,悬崖绝壁遮天蔽日,只有正午和午夜才能看到太阳月亮。说明三峡很窄,而且是南北走向,太阳垂直照射才能照到江面。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意思应该是夏天时水涨漫过河岸,沿河走不通了。襄陵,是水漫河岸。沿溯,是顺着河走。山谷的路是顺着河边修的,因为两边山壁陡峭。

从这段描述看这个三峡是平时沿溯顺河走,夏天涨水才能通轻舟,大概是木筏或羊皮筏,说明这个江并不大。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日行几百里,就是水流很急。白帝城海拔高,所以说在彩云间。李白是玩的漂流,从白帝城漂流下来的,所以才能日行千里。

一到夏天涨水,就是山顶雪水融化。平时河滩都是石头,夏水漫陵才能走船。两岸山坡陡峭,顺着河边走路,山谷很窄正午才能照到太阳,这种峡谷在江河上游很常见。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组珍贵的老照片来一起领略一下民国时期长江三峡的险峻风光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沧桑。

险峻的江面上停着几艘帆船

江岸的纤夫排成几队,拉着纤绳将船拉往岸边

江面上行进中的帆船

纤夫们赤身披着厚巾,辛苦之极

险峻的三峡

一艘小船坐满了过江的老百姓

驮着装满货物的竹筐,等待过江的老百姓

岸边的建筑

江岸开阔地,众多帆船甚至还能依稀看到轮船行进和停锚

造船的场景

以上素材均为网上收集整理,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0 阅读:11
浩航浏览趣事

浩航浏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