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卖油翁》其实是被阉割版,与原文仅差13个字!意思却大不同

小马说历史 2025-02-16 10:52:42

近年来,教科书进行了许多次的改版,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教科书的里边的人物或故事都被踢出了课本,例如张衡的地动仪,神医扁鹊等。

还有一些则是被一些教育专家建议移除教科书,例如岳飞、王昭君、屈原等。各种原因十分复杂。

而还有一些教科书里的内容或文章,则是在入选的时候,就已经是被删减阉割过了。例如让初中的孩子们印象最深的那篇文章《卖油翁》!

手头无书,特意登录了智慧教育平台下载了原文,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原文的最后一句话是:

康肃笑而遣之。

其实真正的原文在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为啥这13个字要被删除,留不得呢?

这还有从这13个字的意思说起。

古代啊,因为纸张、笔墨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所以文章都比较言简意赅,别看只有区区13个字,但是这13个字却内藏2个典故,用意很深。

其一,解牛--庖丁解牛

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厨师庖丁因为长期宰牛对牛的结构特别熟,再通过长期的练习,他分割牛肉牛骨功夫十分了的。

这个典故主要强调的就是长期的实践练习使得某种技能特别精湛。

其二,斫轮--轮扁斫[zhuó ]轮

这个典故大家就比较陌生了,出自《庄子》外篇·天道最有一段。

故事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做轮扁的工匠。

他特别擅长制作马车的车轮,可以不靠任何测量工具,拿起斧子就抡出一个车轮。

有一次,轮扁在屋外做车轮,齐桓公在屋内读书。

轮扁工作累休息的时候,他看到齐桓公读书很认真。

他就问齐桓公:大王看的啥书啊?

齐桓公:看的圣人之书。

轮扁:圣人?圣人还活着吗?

齐桓公:圣人早死了!

轮扁:大王,不用这么认真看书,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火了:我看圣人之书,哪里用得着你一个做车轮的小木匠指手画脚?你凭什么说圣人之书是糟粕,说不出所以然,我便要杀死你!

轮扁不慌不忙的说: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啊!比如我做这车轮,如果下手慢了,做出来的车轮就会松动、不牢固。

如果我下手快了,做出来的轮子就会紧涩、不好镶嵌。因此,我下手必须不快不慢,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至于到底应该快还是应该慢,我没法传授给孩子,孩子也无法直接继承这技术,所以,我70岁了还在做车轮,孩子们暂时还没法接我的班。

而现在古人和他们没法传授的心得都已经消失了,因此,大王你所读的所谓圣人之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庄子讲述的这个故事的结局,齐桓公是杀死了轮扁,还是听进去了轮扁的话,庄子并没有说。

但是既然故事能够流传下来,说明,齐桓公肯定是听进去了,他应该也赞成了轮扁所言,不能死读书的理论。

因此,轮扁斫轮的故事就是在提醒我们:

第一,不能迷信书本,人生的经验和心得,连父子也无法继承,唯有亲自实践方能出真知。

第二,读书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便是千百年来的圣人所言,也有他的局限性,不一定全都正确。

轮扁的造轮功夫娴熟就是因为长期实践,想要达到他手中无尺,而心中有尺的的程度,光靠人教是不行的,必须得亲自实践、长期练习。

了解了这2个典故的意思,我们回头再来看这句话----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意思就是----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这回,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

卖油翁原文通篇目的在于讲述,无它,唯手熟尔!

卖油翁和庖丁、轮扁一样都是因为长期练习做到了在各自行业精湛的技艺。旨在表明一个浅显的道理:熟能生巧。

而最后的这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也不算多余。但是如果多出这句话,势必就要给学生解释其中轮扁斫轮的典故。

可学生听完轮扁斫轮的故事会怎样想呢?他们会思考熟能生巧,还是会思考读书无用?这篇文章在7年级下册,而此时的学生大多十三四岁,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严重。

你说熟能生巧,好好学习,好好做题。

他说读书无用,死读书更无用,没读过书的也能当老板,实践出真知。

两相对峙,不免产生麻烦。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本意是通过历史典故来间接的表达熟能生巧的文章核心思想。

但是,欧阳修可能也没想到,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千百年后,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需要去理解他那些复杂的文化典故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更有可能会产生误会和歧义。

因此,为了不产生歧义,不引发学生的误会,不使得他们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观念。就必须删减这句话。

这既是从文章教育效果考虑,也是从简化教学流程考虑。

毕竟我们现在大多采用的是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留给老师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也是有限的。

为了避免麻烦,只能一刀切,以确保学生不会因为这篇课文而产生对书本知识轻视等心理和行为。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不再是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保留住卖油翁的最后一句话,以激励同学们加强对书本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思考。

但是现在,不用想了,巨大的内卷正在掏空我们精力和时间,向上是唯一目标,牛马不需要思考,火车只需按照铁轨走。

0 阅读:0
小马说历史

小马说历史

小马说历史,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