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林黛玉鸣不平:史湘云的扇套子不是她铰的,她也没喂过宝玉喝酒
我发现,一些人习惯性地往林黛玉身上泼脏水,他们对林黛玉的批评也莫名其妙。
比如:这些人指出林黛玉刻薄、小心眼时,所提出的论据居然是:林黛玉吃飞醋铰了史湘云的扇套子;
这些人指出林黛玉没有教养、上不得台面时,所提出的论据居然是:林黛玉在史太君破陈腐旧套这段情节中,当众喂贾宝玉喝酒。

史湘云是林黛玉的小表妹,林黛玉没有任何理由弄坏她的东西;
贾宝玉是林黛玉的小表哥,他们需要避讳男女之别,林黛玉没有任何理由喂他喝酒。
可请读者注意,在这些论据都真实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证明林黛玉刻薄且没有教养,这时候,问题就集中在了这些论据的真实性上了,这些论据是真的吗?
不卖关子,什么林黛玉铰了史湘云的扇套子,还有林黛玉给贾宝玉喂酒,这些都是伪命题,没有发生过!
我很纳闷,这些无缘无故对林黛玉的指责从何而来?
答案也许就在袭人的那张破嘴和影视剧上。
先来说袭人:

袭人是铁杆儿的钗粉,她最擅长带节奏污蔑与她利益有冲突的人,她就是个骗子,谎话张嘴就来:
她可以污蔑林黛玉不做针线,可事实上,林黛玉也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人家不只会做针线还会裁剪和刺绣;
她也可以污蔑整个怡红院的丫鬟都懒、都不做针线,可事实上,不论人品,麝月、晴雯、秋纹的工作态度很不错,得到了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和主人贾宝玉的认可。
再来说影视剧:
尤其是大名鼎鼎的87版《红楼梦》的这张剧照,几乎可以捶死了林黛玉的没有教养。以至于林黛玉真的给宝玉喂过酒吗,这个很重要的细节却很少有人去追究。

林黛玉是什么人?
作为一个资深的红迷,我都感觉作者对林黛玉过誉了。在作者的笔下:
林黛玉是世外仙姝,可见作者对她容貌和气质的赞美;
林黛玉是心比比干多一窍的姑娘,她不过就是一个小女孩,作者居然能把她同千古忠臣之首的比干相提并论,可见作者对她品行的赞美;
林黛玉住的潇湘馆翠竹环绕,竹象征着文人的气节,可见作者对她气节的赞美。
作者会让林黛玉这个被他顶格赞美的姑娘,做出没有教养的事情吗,很明显,不会的。

读者从《红楼梦》的立意上,就可以直接否定掉林黛玉没有教养这个论点。(林黛玉不是完人,她可以有缺点却不会没有教养)
可无奈影视剧对一些读者的影响太深了:林黛玉铰了史湘云的扇套子,林黛玉给贾宝玉喂酒,这些不符合原著的看法同绛珠仙子如影随形。我为林黛玉鸣不平,咱们就扒一扒细节,彻底否定这些本不存在的论据。
一.史湘云的扇套子,是贾宝玉铰的

话不多说直接上原文:
史湘云冷笑道:“前儿我听见把我做的扇套子拿着和人家比,赌气又铰了。我早就听见了,你还瞒我。这会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们的奴才了。”宝玉忙笑道:“前儿的那事,本不知是你做的。”袭人也笑道:“他本不知是你做的。是我哄他的话,说是新近外头有个会做活的女孩子,说紥的出奇的花,我叫他拿了一个扇套子试试看好不好。他就信了,拿出去给这个瞧给那个看的。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
原文比较长,为了让读者看清楚真相,我选择的是全部引用,没有删掉中间任何一句话。
咱们从史湘云对林黛玉的不满开始,一句一句去捋这段话。
史湘云送给贾宝玉的扇套子被人铰了,对于这件事,云儿还知道细节:扇套子是贾宝玉和别人去比之后,赌气被人铰了。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这种闲话是谁传的?

这闲话会是潇湘馆的人传的吗?
不可能!原因很简单,在那个时间点,史湘云和林黛玉劲儿劲儿的,云儿是不会跑去和潇湘馆的下人闲聊的。
这闲话会是贾母院子里的人传的吗?
不可能!贾母院格局太大,一群丫鬟婆子在其中忙着争权夺利,不会有人去关心几个小孩吵架这种小闲事儿的。
这闲话是谁传的?
此事指向性唯一,这个闲话是薛大姑娘房里的下人传的。
史湘云最喜欢她的宝姐姐和宝哥哥,她来了荣国府之后首选就是和这两个人打交道。云儿能知道这些小道消息,既然不是从怡红院袭人嘴里传出去的,自然就是从蘅芜苑莺儿嘴里传来的。

莺儿这姑娘上蹿下跳,是荣国府里的包打听,她会替她的主人宝姑娘,说出宝姑娘端着身份不方便、不能说的话的。
比如:
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还比如:
我送下东西出来时,悄悄的问 小红说:‘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回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 平儿去,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看那个光景,倒象有什么大事的似的。姑娘没听见那边老太太有什么事?
史湘云的扇套子被铰了这件事儿,还不知道会被莺儿渲染成什么样呢……
果然,莽撞、冲动的史湘云在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就杀进怡红院兴师问罪!

而这时候,就到了袭人这个忠犬向薛宝钗表忠心的时候,袭人得和她指望提拔她的宝姑娘打配合呀。
不卖关子,无论是贾宝玉还是袭人,都亲口承认了铰史湘云送给贾宝玉扇套子的是贾宝玉。
请读者仔细看,贾宝玉是这么说的:宝玉忙笑道:“前儿的那事,本不知是你做的。”
这句话的主语很重要,前儿的那事,(谁)本不知是你做的?此时,才华横溢的贾宝玉偏偏在说话的时候省略了主语,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他怂了。
贾宝玉这个人很怂,就不用我来论证了吧,他犯了错,任何人去质问他,他的反应都是不敢直面错误而会逃避。
这一次也不例外……

咱们抓住宝玉的话头,把贾宝玉说过的话该有的主语给填上,读者就会发现,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前儿的那事,(我)本不知是你做的。那史湘云送给贾宝玉的扇套子是谁铰的,自然是不敢承认这件事情的贾宝玉。
您要是还不信,咱们紧接着仔细分析袭人的话:
叫他拿了一个扇套子试试看好不好。他就信了,拿出去给这个瞧给那个看的。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
袭人的这段话的主语是谁,答案唯一,还是贾宝玉:是贾宝玉拿了扇套子给这个瞧那个看,也是贾宝玉惹恼了林姑娘,并且把扇套子铰了两段。
咱们从人物的性格上分析,贾宝玉能做出这种事。

贾宝玉生起气来就砸东西: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往地下一掷,豁郎一声,打了个粉碎,一直是有前科的。
他一生气就铰了一个扇套子,更是在读者意料之中的事。
可这件事情在袭人的有意带节奏下,在宝玉又怂了不敢承认之下,铰了史湘云送的扇套子的罪名就落在了林黛玉身上。
而林黛玉本人呢,黛玉本人对此事完全不知情,她也没有为自己辩驳的机会。

莫名其妙地被人泼污水,是林黛玉生活中的常态:
史湘云的扇套子,被袭人污蔑成是林黛玉铰的;
滴翠亭事件,薛宝钗也利用林黛玉去顶锅。
此时,我就在替林黛玉鸣不平,替林妹妹来解释原来扇套子被铰和她毫无关系,这件事情是贾宝玉做的。
至于林黛玉给贾宝玉喂酒,更是子虚乌有……
二.不存在的喂酒事件

说到林黛玉给贾宝玉喂这件事,这件事没办法开门见山,咱们得从头说起。
“林黛玉给贾宝玉喂酒”,这段情节出自于史太君破陈腐旧套。史太君破陈腐旧套,这段情节,作者最想隆重推出的小高潮,应该是贾母说的“掰谎记”。
贾母说的掰手谎记中谈的自由恋爱的姑娘,究竟指的是谁:
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
这个人,不可能是林黛玉也不可能是薛宝钗。
原因很简单,在红楼时代,自由恋爱是不合礼数的,贾母不可能在元宵节这种日子、在亲友都在的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揭自家的短。

如果林黛玉谈自由的恋爱,就是荣国府不会教养姑娘,这个责任得由林黛玉的监护人贾母来负。
贾母绝不会蠢到,在公开场合讽刺自己。
如果薛宝钗谈自由的恋爱,同她交往的男子是谁?薛宝钗十二三岁就进了荣国府,除了贾宝玉之外她没有机会接触别的男子,这个男子只能是贾宝玉。
贾母绝不会疯到,当众污蔑自己的孙子和薛宝钗有染。
贾母在说谁?
这个答案很明确,贾母在说薛姨妈。
读者要知道:薛姨妈可是世家王家的嫡出小姐,她完全可以嫁进世家或者书香门第,不至于低嫁给商人薛老爷。

姐姐嫁进国公府,妹妹嫁给商人,这不合逻辑,现代网剧都不敢这么拍段子!
家长偏心没有这么偏的,这件事情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薛姨妈和薛老爷是自由恋爱,薛家为了名声只能承认这门亲事。
也许连作者都没有想到,他都暗示得这么明显了,读者还是不注意。因为读者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个更吸睛的人物上,这个人物就是林黛玉。
也许连作者都只能无奈地一声长叹,他没想在这段情节中突出林黛玉啊,怎么关于林黛玉的讨论量如此火爆,这一火,火爆到了几百年之后……
林黛玉的火爆点,就在于这句话:
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
这句话在古人眼中很不重要,以至于红楼同时代的人连一句批语都没留下过。

咱们仔细看这句话,因为一些读者甚至包括某些关于《红楼梦》的影视改编,大概率都误读了这句话。
这句话能证明林黛玉喂贾宝玉酒了吗?
不是的!
咱们扒皮拆馅来分析一下这句话:
林黛玉端起一杯酒,然后把酒放到了宝玉的唇边,这等于林黛玉喂宝玉喝酒吗?
不是的!
林黛玉做的动作只是把酒杯端到了宝玉的唇边,然后宝玉喝了这杯酒,只是宝玉接酒的过程被作者省略而已。

黛玉的动作,类似于这样。
这杯酒,自是宝玉双手端着酒杯喝的。
至于原因,在这里:
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
贾母命宝玉给姐姐妹妹斟酒,还令这些孙辈女孩把酒都干了,这句长辈之言,林黛玉无法执行,
喝干一杯酒,对于其他身体好的女孩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林黛玉来说是很大的身体负担,在喝酒和生病之间,林黛玉很自然地选择了拒绝喝酒。
这杯酒林黛玉该怎么婉拒?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时候,林黛玉也没喝酒,在轮到她喝酒的时候,她选择把酒给倒了。
可在贾母和亲戚家的长辈都在场的情况下,林黛玉不能也不敢直接把酒给倒了。
这时候,林妹妹选择让宝哥哥帮她把酒喝了,是一种中规中矩的选择。
哥哥给妹妹敬酒,妹妹就算因为体弱不能喝,也要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对哥哥应有的礼数,这时候林黛玉选择高举酒杯,至宝玉唇边,这就是一个敬酒的姿态,不含其他!
请读者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这个点几乎被所有人都忽略了,贾母是命宝玉给姐妹斟酒,可宝玉喝酒的时候,还没给林黛玉倒酒呢。

这个时候的林黛玉只是向贾宝玉提示:她不能喝酒,让宝玉不要真的斟酒到她面前,产生两个人都尴尬的结果。
咱们继续看情节的发展:
宝玉又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
到了这个时间点,贾宝玉才斟了酒:他直接替林黛玉斟了酒,这后面应该又省略了一句话,他也替林黛玉将酒直接喝了。
整段文字,从未出现过林黛玉喂宝玉酒的描写!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误会,有的时候也只能感慨,也许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收视率太高了,才造成了这样原不该有的误会。

顺便再解释一下,之后王熙凤的话,并不存在什么替二玉在众人面前遮掩尴尬这种事,因为二玉就没做过什么尴尬事。
王熙凤不便当众说林黛玉身体不好这种话,因此她把话绕到宝玉身上:酒这种东西对身体不好,有的时候也是可以不喝的。
王熙凤的情商真是没得说……

看《红楼梦》,不喜欢林黛玉没什么大不了的,林黛玉又不是银子,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她。可话又说回来,读者不能因为林黛玉没做过的事情而不喜欢她,更不能因为一些错误的认知而无端指责她。
对于那些无端的指责,我替林黛玉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