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之畔、运河之滨,一幅“活力丹徒和美乡村”的文旅画卷正徐徐展开。镇江市丹徒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以“文旅融合”为主线,通过培育新业态、深耕文体旅品牌、优化服务供给,走出了一条产业提质、文化惠民、生态赋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千年古邑焕发时代新韵。

茉莉花开
该局先后获评镇江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进集体、2022年度文广旅系统高质量考核先进集体、2023年度全省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等荣誉。
同期,该区在省散打锦标赛荣获3金3银5铜,在省县组田径比赛荣获2金3铜,全省第24名的好成绩;在省县组乒乓球比赛和省县组游泳比赛,分别位列全省第11和第24名。
赛事活动点燃文旅新引擎
近年来,丹徒区文体广旅局以“体育+”为突破口,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协助举办第十五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多方面展示丹徒特色非遗项目、农耕文化等精彩纷呈的文旅产品,充分调动群众和文旅企业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建设的积极性。

拼抢
2024年大运河系列赛启动仪式暨2024年大运河自行车系列赛(镇江丹徒站)、江苏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等国家级、省级以上赛事活动在丹徒落地,不仅让丹徒成为活力四射的“运动之城”,更以赛事为窗口向全国展示乡村风貌、城市形象。
举办江苏省“村BA”篮球邀请赛和丹徒区和美乡村“村BA”篮球邀请赛,承办镇江市少儿网球比赛、少儿武术(散打)俱乐部联赛等比赛20余场,唱响丹徒全民健身进行曲,谱写全民健康新篇章。
今年,该局持续深化“文化润民 与您相伴”文化时光嘉年华系列活动和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打造贯穿全年的丹徒特色文体旅品牌系列活动;重点筹办“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镇江首场进丹徒活动、2025年“百场村晚”下基层演出活动、书画名家作品专场活动、2025“宜城·长山”杯长三角地区桥牌公开赛、2025年江苏省青少年体育训练营乒乓球项目、2025年江苏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等活动。

开赛
惠民工程提升幸福指数
丹徒区以“民生温度”标注文旅发展高度。在文化方面,2024年完成9个文旅融合新场景建设任务,5家文化站被评为特级文化站、4家文化站被评为一级文化站、1家文化站被评为二级文化站。其中,丹徒区图书馆获评“2021年江苏省公共数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江苏省最美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和“江苏省2022年度红领巾读书征文评选组织奖”。

省级旅游度假区世业洲
在体育方面,持续完善室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2022年至今完成278个健身广场体育设施购置审核及场地勘察,共计发放全民健身路径245套,篮球架80副,乒乓球桌102张,让“10分钟健身圈”触手可及。
2024年以来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30余场,其中文艺播种计划66场、文艺演出41场,展览、培训、阅读等其它活动31场,覆盖城乡,真正实现文化“沉下去”、幸福“提上来”。
在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举办“活力丹徒·绝对唱响”2024丹徒区歌唱祖国大学生歌咏大赛暨校地合作“文艺进校园”活动。打造“全民美育大讲堂”品牌,举办第二届“天使之眼”儿童画展和“南乡如歌”画展等馆内展览和馆外巡展系列活动。

米芾书法公园
项目引领激活产业动能
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的背后,是“项目为王”的硬核支撑。
该局坚持项目引领发展,推荐开心休博园申报江苏省文旅消费热力观察优秀案例,指导江苏捷星游乐园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获得市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共计110万元;西谷里生态农旅项目、长山国际航空飞行营地等5个项目被列入2024年镇江市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

又见浮玉国家乙级民宿
目前,丹徒区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家,其中:4A级:醋文化博物馆、米芾书法公园;3A级:开心休博园、橘江里景区;2A级:冷遹纪念馆、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国家乙级民宿1家(又见浮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区1家(醋文化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江心洲五套村、世业镇世业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家(世业镇卫星村、宝堰镇宝堰村、世业镇先锋村)等。

国家级非遗传承点:镇江醋博醋坊
该区已成功入选第二批江苏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项目名单,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此外,充分利用该区文体旅资源,持续提升“文化润民 与您相伴”系列活动影响力,通过“跟着主播去旅行”等创新营销,丹徒文旅资源在云端“出圈”,吸引八方来客。

村晚下基层
值得一提的是,赴北京举办振兴“江南抗战第一镇(宝堰镇)”诗书画巡展,收到全国近百件诗书画名家的精品佳作参加巡展。

揭牌
文脉守护筑牢发展根基
文物保护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发展的同时,该局以敬畏之心守护文化根脉。

宝堰美食节
先后开展全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国有馆藏文物盘库建档和珍贵文物复核鉴定、全省田野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配合市文物局开展高资河区域北斗村遗址考古调查探源工程;提交审计国家、省市文保资金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关联项目材料。

授旗
文化传承成效显著。围绕“博物知旅”主题,组织开展“纪念馆里的红色教育第二课堂”,“纪念馆里的非遗体验课”等活动,让文物“活”起来、文化“传”下去,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双向奔赴。
安全护航优化市场生态
近年来,丹徒区以“严管厚爱”营造健康文旅环境。落实“双减”工作要求,严格审核准入,在微信公众发布事关培训机构白名单《告知函》;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小耳朵”专项整治,严打“小耳朵”销售、营销等行为,逐步建立健全了丹徒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

签约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播出规章制度,圆满完成了“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播出工作,应急广播工程切实履行了公共服务职能。
积极推行艺术培训行业“智慧消防”,丹徒区12家已审核通过的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均已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并接入“智慧消防”平台,完成率达100%。
严格的市场监管与贴心的服务保障,让游客既“玩得开心”更“玩得安心”。
从赛事燃动城乡到文化浸润民心,从项目落地生花到文脉绵延不息,丹徒区文体广旅局正以“文化润民 与您相伴”品牌为笔,书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未来,这座兼具古韵与活力的江南之城,将继续在融合创新中奏响“诗与远方”的华美乐章。
通讯员 高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