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未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高品质引领写就“至精”答卷

扬眼 2025-04-30 16:07:18

在江北新区这片教育热土,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用积极创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作答。40余年来,扬子中学围绕“至精”精神,以“惟精惟一、崇善崇上”为笔,助推江北新区由教育大区迈向教育强区,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扬子中学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首批江苏省高品质高中市级培育学校。2024年高考,学校蝉联获得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七项大奖。东南大学综评校测通过人数、综评高校录取人数在全省位居前列;“海安至强985班”超80%同学被国内985等重点高校录取;一大批学子被中科大、南大、东大、西工大、中农大、南航等名校录取。

★“至精”答卷

高品质引领 高质量发展

校长赵林刚曾说,“江北新区的精神就是要先行先试、敢为人先。近10年来,在新区创新精神带动下,扬子中学发展也充满无穷活力。”

自“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学校联合南大、华师大、南师大等高校,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丰富校本课程数量,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复审,被推荐到江苏省教育厅参评省高品质示范高中。

2024年以来,扬子中学高品质建设持续发力,联合南京师范大学黄和院士团队,成立黄和院士科普基地;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建“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深化合作,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一代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所正青春的新区名校已经成为一所办学质量突出、特色发展鲜明、卓越学生向往的理想高中!

★“至精”协作

“双高”协同育人 培养创新人才

合作办学、多方共育是扬子中学卓越发展的重要法宝。学校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扬子中学与海安中学共同打造“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海安中学输出一流师资和卓越课程。双方在教师培养、教学管理、学生教育、竞赛培训等方面多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取得突破性成果。

学校与扬子石化、南京钢铁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开设特色课程。借助扬子石化行业优势,成立“大国工匠”校园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带领学生走进扬子石化厂史馆、南钢科技中心,助力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至精”课堂

师资力量雄厚 教学质效提升

不久前,扬子中学承办了“人工智能赋能语文教学研讨会”,吸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上千人观摩,展现出扬子中学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的担当。近年来,学校成功举办多场至精课堂展示活动,激发全体教师教育改革热情,推动“至精”课堂在日常教学中落实。

学校借助省级内涵发展项目“新青年终身成长的生涯澄明行动”“‘金陵风’地方文化课程基地”、省“十四五”基础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重点项目、市级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精准教学评价模式的校本建构”以及15项国家和省级规划课题的研究,扎实推进以“行·知·创”为特征的至精课堂改革。通过育人方式变革,学校课程既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又满足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个性需要。

在扬子中学,“尽精微,求极致”是所有老师秉承的育人初心。近三年,学校新增江苏省优秀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4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另有多人获得最美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省市级荣誉。数学、英语和生物教研组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研组”;新增区学带14人,覆盖九大学科,7人推荐参加南京市学科带头人评选,另有多人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基本功比赛中摘得大奖。

★“至精”少年

多元成长空间 “精朗”学子频出

知名校友郦波教授回访母校

扬子中学积极拓宽多元育人实施路径,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发展的N种可能。在去年建校40周年之际,扬子中学启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精澄至美”幸福校园建设行动、“院士”“大国工匠”领航成长行动、“人工智能 +”智慧育人范式探索行动、“双高合作”精朗学子精雅教师培养行动、小初高“协同聚力”拔尖创新人才共育行动。

扬子中学是“江苏省物理竞赛培训基地”。近三年,“精朗”学子的身影出现在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中。五大学科奥赛中,江苏省二等奖及以上200多人,其中获国家级奖项32人;“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人,15人获省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2人,省一及以上8人。

作为“南京市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南京市首批阳光体育学校”,扬子中学一直致力于探索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模式,为清华、复旦、南大、东大、北体等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田径队培养出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李玉婷代表国家参加巴黎奥运会。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和健美操等众多体育项目在省市各项比赛中均取得良好成绩。

学校还创立了桃源社生物社团、篆刻社团等40多个社团,并设有体育节、艺术节、诗歌节、戏剧节等,在课余给每位学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秀出才艺的盛大舞台。

为建设“精澄至美”校园,学校打造了致知力行生涯体验馆暨校史馆,生动展现四十年的辉煌历程和育人成果。还对学生宿舍、食堂进行升级改造,就餐选择多样化,宿舍温馨舒适,给予学生幸福感满满的校园生活。

【听TA说】

李聪煜 南京大学

我的班主任李跃东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备战高考难免有压力,但在他的引领下,我变得成熟、稳重、从容。老师们教学非常讲究方法,他们重视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我在高中时期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如今在大学里依旧受用。扬子中学还有非常好的竞赛学习氛围,我曾经获得过生物竞赛国家一等奖,现在我也会经常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进行竞赛辅导,分享我的经验。

王子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初三时,我通过科技特长生考入扬子中学,并且进入了“海安至强985班”。母校师资力量强大,高中三年,老师们不仅教会我们学习,还教会我们要做一个善良、有格局的人。他们经常给我们进行心理疏导,我从中受益颇多。在扬子中学,我自发地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我们开始主动学习,并且朝着目标不断激励自己,这样的高中生活就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招生连线】

咨询电话:58397128(招生办)、58396002(教学教研部)、58657966、58396012

特长生计划:科技类特长生20人(STEM创新实验、机器人各10人),学科类特长生40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各10人),体育类特长生12人(田径、女足各6人)。

通讯员 孙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