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拐卖46名外籍女子反复嫁人获利133万”冲上热搜。
最高检披露的这起案件,揭开了婚介市场最血腥的一角——犯罪团伙将46名外籍女性像“商品”一样偷渡入境,伪造婚姻关系,反复转卖给多地单身男性,单是“中介费”就狂赚133万元。
更荒诞的是,这些女性被“嫁”给不同男性后,有的甚至被要求配合拍摄“恩爱视频”,成为犯罪团伙继续招揽客户的“广告素材”。
而所谓的“跨国婚介”,不过是人口贩运的遮羞布。
“爱情屠宰场”的套路有多深?
有婚介所将KTV工作者包装成“婚托”,骗取250万元;有人伪造警察身份,编造“父亲重病”骗走300万。
还有电诈团伙在婚恋平台伪装“成功人士”,诱导女性参与赌博网站,后台操控输赢,有人被骗847万。
犯罪团伙以“商务考察”“旅游签证”为幌子,安排外籍女性偷渡入境。
有人被多次转卖,甚至遭强奸胁迫。
更讽刺的是,部分受害者本身已在原籍国有婚姻关系,却被当作“货物”反复交易。
国内婚介机构无需资质审查,推荐性标准形同虚设。
从虚构身份到跨国骗婚,犯罪手段不断“迭代”,受害者遍布全国。
审核漏洞让诈骗分子轻松入驻,用户信息成了“待宰羔羊”的标签。
四、【最高检敲响警钟:爱情可以期待,但绝不容忍罪恶!】检察机关呼吁:婚介机构必须守住法律底线,消费者更要擦亮双眼!
给单身者的血泪忠告:
① 警惕“跨国速配”“高价彩礼”等话术;
② 核实对方身份,别被“警察证”“房产证”等伪造证件迷惑;
③ 发现异常立即报警,别让“爱情”变成“人财两空”。
当婚姻变成买卖,当爱情沦为骗局,我们不仅要追问犯罪者的良心,更要反思:是谁在纵容这些“黑中介”野蛮生长?
或许,比严打更迫切的,是让每个人学会在“甜蜜陷阱”前,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讨论:你或身边人遇到过婚恋骗局吗?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警惕更多人!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