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为何被污蔑脑后有反骨千年

帝国五千年 2020-08-28 12:30:13
前言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强大的汉王朝开始走向灭亡之路。从黄巾起东汉朝廷各路起义军四起,皇权式微,因此各镇诸侯势力强大。自古乱世出英雄,我们所熟知的东汉末年经过数十年的动荡最终形成三方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东吴孙家三代经营立足江东,而作为皇室后裔的刘皇叔辗转来到荆州与孙权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而刘备顺势占领荆州大部,曹孙刘三方分割荆州。刘备自从驻足荆州邀请诸葛亮出山之后再也不用担心后勤问题,刘备在前方可以放心打仗,诸葛亮在后方整备军粮后勤。拿下荆州之后,不断收拢荆州各路人才。而刘备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益州,益州自秦开始成为天府之国,刘备与诸葛亮隆中策略就是拿下荆州和益州。

刘备要夺取益州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理由,恰好此时曹操想要拿下汉中,益州之主刘璋感到曹操的威胁,汉中一丢益州必然不保,而汉中张鲁和刘璋一直都是死对头,这时候刘璋想到了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皇叔。刘皇叔趁着机会带上部队进入益州,刘璋盛情邀请让刘备驻扎葭萌(今广元),而作为文章的主人公也是第一次登场。刘备进入益州带的主要人物是军师庞统,老将黄忠和本文章主人公魏延。

魏延

可能有很多人疑问,魏延不是在关羽在攻打长沙郡时得到的战将吗?在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确实如此。关羽在攻打长沙郡时,与黄忠对战,黄忠觉得关羽忠义不忍放冷箭而被太守韩玄认为其通敌要将其斩首。而魏延在韩玄手下不得重用想投奔刘备,趁着机会救下黄忠杀韩玄投靠刘备。在古代的忠义面前,此时的魏延杀主自然在诸葛亮眼中是个不忠不义的小人。而魏延的反骨自此之后就带上了,而且带了几千年。

但是毕竟是小说,小说更多的为了凸显主要人物,自然次要人物就被利用和其他化。魏延就是其中之一,罗贯中老前辈也没有想到他的小说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自然也不会照顾一个很久以前的将军的名声。事实上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第一次的出现是在刘备入蜀之时。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作为官方记载也是二十四史之一,自然可信度更高。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来就是蜀汉的官员,后来司马昭灭蜀汉,又到了曹魏做官,司马炎夺得天下之后就做了晋朝的官。对蜀汉真实的历史更加了解。不过这段也仅仅证明魏延出现的时间,并不能代表魏延无反骨。又据《三国志》记载: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这意思是刘备在征讨荆州四郡之时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因为刘备采取了一个好的策略就是表刘表之子刘琦为荆州刺史,所以刘备南下之时兴的是刘琦之名。我是替你们前主公刘表的儿子刘琦来和你们谈判的,你们本来就是刘表的手下,如今曹操已经被我赶跑了你们应该回到刘表的麾下。自然四位太守就投降了,毕竟曹操都被赶走了,还是回到老主公的麾下。既然没有受到抵抗,那么就不存在反叛,而作为长沙太守韩玄还好好的在刘备手下做事,自然不存在魏延反叛一说。

魏延

魏延也是着实委屈,一心一意的在刘备手下干事,不想千年之后背下如此骂名。但是作为主公的刘备却甚是喜爱这个将领。从入蜀开始刘备就带着黄忠、魏延,都是新手。作为老将关张赵留守荆州,可见刘备是重视魏延的。魏延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栽培,显示带着自己的班底跟着刘备入川,一路立下不少战功,刘备封他为牙门将军。牙门将军本就是刘备首创的,前一任还是在长坂坡救后主的赵云,可见刘备看重魏延。随后汉中之战结束更是让魏延进入蜀汉集团核心。刘备和曹操在汉中进行拉锯战,最后以刘备占领汉中而告终,战争结束之后刘备准备回成都,而留守汉中人选上就出现了分歧。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都参与了汉中之战,都有战功。而张飞作为刘备的老班底兄弟自然成了首要人选。况且关羽镇守荆州,汉中作为益州的北大门自然需要一个信得过人镇守,连张飞自己都觉得会是他。结果在任命大会上,刘备任命魏延作为汉中太守镇守此地,众人也是惊奇不已。刘备也是给足了魏延机会,问魏延要是曹操举兵来犯你可如何抵挡?魏延答曰:“如果曹操举国来犯我就大王抵挡他,要是曹操率十万偏师来攻打,我就为大王灭了他。”此话一出,刘备非常满意留下魏延就回成都去了。

魏延

魏延也不负刘备重托,一直到诸葛亮北伐,汉中都并没有出现问题。而刘备素来看人很准,刘备重用魏延可以看出对魏延放心,也知道他的能力可以胜任。同样是刘备记在心里的人还有马谡,马谡的结局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前的嘱托,北伐任用马谡驻守战略要地街亭,而马谡自恃才高,不听王平之言导致街亭丢失,第一次北伐失败,事后被诸葛亮斩了,由此可见刘备确实识人。

魏延的表现可以说从出现开始就是一路平步青云,刘备称帝后被封为镇北将军,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又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和凉州刺史。此时魏延可以说是蜀汉第一将,赵云已经老了,其他四位将领相继过世。诸葛亮北伐的第一倚重之人自然是魏延,之后再北伐中建功又被封为前将军,假节。可见诸葛亮也很重用魏延。

不过人的性格不同,就如关羽虽然忠义但是却瞧不起士族所以最后被糜芳和傅士仁出卖。魏延也有个毛病就是与其他同事关系差,在诸葛亮北伐时期这种更加凸显,魏延和杨仪素来不和,而诸葛亮爱惜两人的才能经常从中劝阻,诸葛亮在时自然可以稳住两个人。不过好景不长诸葛亮身死北伐途中,临终前让魏延断后,命杨仪等人回师成都,要是魏延不听就由他去,也许诸葛亮心里知道魏延不会放弃北伐,毕竟在第一次北伐之时就提出子午谷奇谋。魏延作为大将当然有自己的想法,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就让杨仪等人带着诸葛亮的灵柩回成都,他在汉中继续北伐。

杨仪

杨仪本来就与魏延不和自然两人互不听从,但是大多数人也对魏延不感冒,而且诸葛亮已经死了,遗命回成都大家自然听从就跟着杨仪回成都了。但是魏延很不高兴,你们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生死而耽误北伐大业呢?就带着自己的部队跑到杨仪部队的前方烧了栈道,而两人的矛盾更加深了,两人分别上书后主说对方造反。后主刘禅也拿不定主意,就问董允和蒋琬谁对谁错,他们都相信杨仪而不信魏延。结果魏延被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事实上魏延被没有想过造反,只是想继续北伐,实现刘备的遗志,可惜却无人相信。后来杨仪也没有好下场,因为回到成都后以为后主会让他像诸葛亮一样倚重,却不料诸葛亮生前已经指定蒋琬为后继人选,心生怨言被后主得知被废,后自杀。

参考文献:《三国志》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帝国五千年

简介:回望华夏五千年,一起看历史故事。